“成长并不只是年龄的成熟,更重要的,是人心灵的成熟。”
成长,有许多标志,年龄,身体特征只是其中的一些。但真正意义上的长大,是人心灵的成熟。
小时候总是向往着长大,以为长大后便可以像大人一样,拥有自己的事业,能靠自己生活。于是,我无时刻不在想着长大。
那时,我以为有好成绩就是长大了。我开始努力学习,不懂的就会问,作业认真地完成,老师说什么我就做什么。一年下来,我都在努力学习。期末考试也拿到了三门二百九十六分的好成绩,被老师评为了“三好学生”。我兴高采烈地回到家中,拿出成绩单,对父母自豪地说“我成长了!”但他们只是笑了一下,说:“你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我很困惑,我成绩还不够好吗?我问过爸爸妈妈,他们说要我自己体会。
过了几年,我进入了三年级。爸爸妈妈的时间也都在工作上,我只好在别人家午托。第二个学期开学时,爸爸妈妈给我一些钱,说要我自己去报到,我手中握着沉沉甸甸的钱,带着一些顾虑来到学校。以前所有的事都是父母帮我办好,现在换我自己做了,还真不习惯。我自己买好了本子,交了钱,回到家中。晚上,我再次询问父母,我是否长大了,他们还是摇头。
我有些失落,我已经做得很好了,像古人说得“年小志气高”一样,我符合所有的条件:自立,有目标,有能力。我想出去骑车,让自己开心一下,放松一下。
我推着单车前行着,像以前那样飞驰在小道上。突然,我撞倒了一个老爷爷,我急忙下车去扶他,围观的人很多,但没人来帮他。我将他送回家,这才知道,他是一个空巢老人。儿女在外工作,老伴也死了。于是,我一有时间就来看他,陪他聊天……爸爸妈妈竟也夸我长大了。说我有责任心了。
我恍然大悟,原来真正的长大是心灵的成熟。“责任越大能力就越大。”那一刻,我才真的长大了!
回忆从前,时光的洪流滚滚而过,只留下记忆的碎片。那一刻,我长大了……——题记
时光荏苒,白驹过隙。转眼间,我已十三岁。但那一幕,却仿佛还在眼前。只因,那一刻,我长大了。
那是四年级。那是的我,沉默寡言,性格内向,同学们似乎也遗忘了我的存在。一节语文课,老师心血来潮般,点名让我回答问题。我惊讶地站起来,大脑一片空白。张嘴,却无法发出声音。
“你难道不知道她是‘哑巴’吗?”我望向那张充满了恶意的脸,泪水不受控制般,汹涌而出。窗外的阳光那么刺目,让人睁不开眼。
下课了,老师把我喊到办公室中:“是吧不是感觉很委屈?可是你如果不表达自己,即使受了委屈,也只能是‘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来,先喝口茶。”老师温柔的说。我接过茶杯,渐渐停止了哭泣。“你的成绩那么好,为什么不尝试说出来呢?你要知道,世界就是你的,关键是你用什么样的精神,奋斗去获得世界对你的青睐以及你对世界的喜欢。”老师微笑着说。微风拂面,恶意无比。
过了一个月,班上举办了“班级辩论赛”我也报了名。当我站在讲台上时,心中又犹豫了起来。这时,耳边仿佛又响起了那段话:“生命由你选择,辉煌还是平庸,源自你的内心。”加油!我暗暗给自己打气。教室里,响起了我自信的声音。
同学们鼓起了掌,老师也微笑了起来。我是声音不禁越来越大。终于辩论完了,教室里掌声雷动,看着老师柔和的面庞,我也露出了自信的笑容。暖洋洋的春风吹拂在人身上,那么醉人。这一刻,我长大了。至今,这件事仍是我记忆中的珍宝,我一直珍藏着它。那一刻,我长大了……
雨,悄然无声的下起。空气中略带着一丝凄凉。手中还攒着那鲜红的试卷,拖着沉重的脚步缓缓走回家。
雨越下越大,仿佛在发泄着什么。我也赶忙躲进了附近的小凉亭,凉亭内有一位老者与一位年轻的小伙子正在下棋。仿佛给这雨天增添了一丝乐趣,我不由得来了兴致,忘掉了考试的忧愁,静静地在棋桌边坐了下来。
老者似乎是一名老手,下棋时不紧不慢,沉稳得很,而年轻人,似乎是新来的,下棋时有点紧张其中还带着点焦急。老人娴熟的拿起一只兵往前走,年轻人便紧随其后的开始动车,老人捻起一枚马走上前,年轻人有点迷茫,表情有点疑惑,好像在思考着这是为什么?而后,年轻人继续发动进攻,拿着车奔到了对方领域,而老者则是又拿起马往前,年轻人开始有点自负,他拿起车直闯军营,这是老者才缓缓发动车,年轻人见状,把车退了下来,而老者的马已经渐渐逼进军营,年轻人见了急忙发动另一个车,而此时两个车已被控制,年轻人仿佛有点沉不住气,想冲破防线,可冲动是有代价的。果不其然,不过几下败给了老者。老者依旧还是之前的不紧不慢,而年轻人已仅是满额大汗。
雨,渐渐停了。凉亭内,我惊叹于老者的棋艺,而老者却缓缓的开口说:“年轻人,不要灰心。我像你那么年轻的时候也是这样。总是带着一股劲头,敢于挑战,但是有挑战便会有失败,谁的人生经历中没有失败呢,你们还年轻,正值青春还有大好的光阴,到了我这个年纪的时候你也会像我一样感叹!”说完便悠哉的转身离去。而我的心灵似乎受到了冲击。
雨。停了。仿佛冲刷掉了这世间的一切,我的内心却变得温暖,内心的忧郁也随着雨水消散。心中回味这老者的这一番话,我想:“那一刻,我长大了!”
还记得那个小女孩吗?她才两岁,会说“爸爸”“妈妈”就能让父母笑的合不拢嘴。
还记得那个女孩吗?她已13岁,只要一犯错就会被责骂。他们总说“你长大了”,但她讨厌长大,那意味着要失去很多,就不能再听见,她还是个孩子。
但再一次争吵中,她明白,她是该长大了。
“你们一点都不了解我,我还是不是你们亲生的!”我怒吼着,“我就是垃圾堆里被你们捡回来的。”我说完这句话时,脸涨红,眼珠子瞪着。“我要离家出走,让他们的后悔。”这鬼主意一下窜入我被气得不能思考的脑子。是,我要离家出走。就在我转身的那一刻,我看见母亲眼睛里闪烁的泪花,我慌忙逃出去,怕下一刻,就看见泪珠落下。
我漫步在街道上,路灯把我的影子拉得很长,好像是“长大”这繁华城市没有,我小时候在小树林,田野好玩。小时候,在夜晚下乘凉,萤火虫闪着莹光到处飞,昆虫在草间演唱,树叶沙沙随风旋律者,月牙儿发着浅金光,乌云蒙着黑乌纱……
现在好想回去,可我在长大道路上渐行渐远,不能回头。
“女儿,快回来。”我听见父母叫唤声,我不知怎么办。逃?还是回去?最后寒冷和饥饿使窘迫的?我选择回去。
回到家后,母亲看着我,眼中泪花越聚越多,最连续掉后像断线的珍珠,顺着她那开始衰老的脸颊流下,泪珠一点一滴打击在我的心上,几根白发悄悄混入母亲一直引以为傲的黑长发。
他们让我早些睡觉,然后就离开了。我又从床上爬起,听见父母房间传来声音“哟,轻点,疼”。“叫你不小心摔着,活该!”“女儿走了,我能不着急?你也不急着哭的停不下来……”
那一刻,我觉得我长大了,长大意味着失去很多,但也会收获很多,我不再害怕长大了。
我长大了,他们老了……
又到了上午第四节,我们在教室里静静地看书,突然,一阵饭香从食堂偷偷飘进教室里,我不由地想起了自己的家……
去年八月,我家新添了一个小弟弟,他漂亮、活泼又可爱,我们一家人都很高兴。喜悦的背后却是家务事的增多,妈妈得照看弟弟,还要操心我的生活。疫情期间,爸爸不能外出工作,替妈妈分担了不少。后来,疫情有所缓解,爸爸又去工作了,妈妈更忙了。
那天,弟弟在妈妈的怀中睡着了,要放到卧室去,就轻声对我说:“佳欣,把门开一下。”在开门的一瞬间,我分明着到了妈妈乌黑发亮的头发里夹着一丝白发。我又凝神细看,妈妈光洁细腻的眼角隐隐现出一道皱纹,我心里有说不出的难过。
“我想学做饭。”我轻轻地央求妈妈。
妈妈看了我一下,说:“真的?那就从做面汤和炒鸡蛋做起吧。”
“想要学好做饭,先要学会开火和热油,还要知道油温要几成热才能下锅,搅面汤要用筷子朝一个方向搅。”
“打鸡蛋也是。”
“炒鸡蛋时,要从锅边点点往里倒,待它膨胀起了,就赶快翻几下就起锅。”
……
妈妈耐心地教着我。
刚开始的两天,我炒的菜不是没开火,就是油太少;不是锅没热就是炒糊了。“哎呀!我好笨啊!”我气得直跺脚,而妈妈却说:“别着急,要一步一步慢慢来。”
我又鼓足勇气,试了一遍又一遍。终于,我成功了!当我做好饭菜端过去给妈妈品尝时,妈妈微笑着说:“我的好姑娘,你长大了!”
对!没错,我长大了!我已经不再是那个遇到困难就只会哭鼻子的小女孩儿了,我现在是一个大姑娘,可以为父母撑起一片天空的姑娘了。
下课铃声响了,我缓过神来,开始排队下楼前往餐厅吃饭。路过教学楼下的花坛时,看着那碧绿的青草,我不由想起刚背诵过的《游子吟》——“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