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语有云: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只有踏踏实实一步一步的将脚下的路走好,才有可能走下千里长途,只有一心一意一点一滴的积累下每一滴水珠,才会有浩荡奔腾的江海,只有安安心心得用扫帚扫好家中的每一寸土地,才有可能扫除天下的大事。
陈蕃是东汉时的名人,他少年是独居一室而庭院龌龊不堪。
他父亲的朋友薛勤见状批评说:“孺子何不洒扫以待宾客?”他回答说:“大丈夫处事当扫除天下,安事一屋?”薛勤当即针锋相对地反问,“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诚然,大的成功都是有微小的成功堆砌起来的,如果一个人连小事都做不好,那么何谈成大事、就大业?古人有云,“千里之堤,毁于蚁穴”,讲的就是细小事情的重要性,告诫我们要防微杜渐,用小的“智慧”来装饰大的“智慧”。
达芬奇是享誉世界的美术大师,他在8岁时就立志成为世界上著名的美术家,他成功了,但是,在他巨大的艺术成就,精湛的画技背后,不仅是《蒙娜丽莎的微笑》,还有的是小学时一个又一个的鸡蛋,我们可以试想,如果达芬奇一开始画的不是鸡蛋,从最初树立了要成为世界顶级的美术大师开始就不屑于画鸡蛋,不屑于基本的绘画技巧,而是苦心作画,画一些高难度的`美术作品,那我们现在也学就看不到经典的蒙娜丽莎了,而达芬奇也不可能成为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一颗闪耀的画坛巨星了。
太史公曾曰,“众口铄金,积毁销骨”。小事情的作用虽然是隐形的,但力量是巨大的。
我们可以像陈蕃一样有远大的抱负,但决不能忽略这实现抱负所必需的扎实努力。须知,小的成功成就了大的成功。成功是日积月累的金字塔,而不是一蹴而就的空中楼阁。从小事做起,不止是伟人,对于我们,同样是如此,作为初中生的我们,应清清楚楚的明白,知识是一点一滴积累的,并不是明天考试今天在家里抱着参考书肯一晚上就可以解决问题的,知识,时间,成功,收获,对每一个人都是平等的,平时积下每一滴水,踩好每一寸黄土,认认真真的扫好自己家里的每一寸土地,才有机会,扫天下。
关于“一屋不扫,能否扫天下”的话题,从古到今众说纷纭.然而,我坚信:一屋不扫,也可以扫天下。
我们这里的“一屋”指的是琐碎小事,“扫天下”指的有所作为,叱咤风云,名垂青史。
古往今来,多少名人正确理解了:“一屋不扫,可以扫天下”的精髓,品尝到了成功的甘露,成为深受人们爱戴的英雄,为人们谋得福利;又有多少人误解了这句话,最终“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给人民带来了灾难……
千秋暴君秦始皇,在统一天下之后,大肆施行君主专制制度,近乎疯狂的中央集权,使他一个人管辖的公务琐碎至村庄中的小纠纷。正是这种过分的“扫一屋”,使他每天批阅奏章直至深夜,根本没有时间来反省自己的是非对错,制定国家的朝政纲领。他这样做的后果我们大家都有目共睹,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为了表现他的暴君形象,人民生动的塑造了孟姜女这一形象。孟姜女,哭长城,惊天地,泣鬼神,千古绝唱,撕心裂肺.秦始皇事事皆亲历亲为,他也没有得到好下场:居崤函之利,拥庸州之固的军队居然被两个农民的.起义给摧垮。岂不痛哉?
试想一下,如果秦始皇“一屋不扫”,不去亲自管理民间的杂事,把他们交给地方官吏办理,自己留有时间去对自己将要做出的决定进行深思熟虑。那么,“覆压三百余里,隔离天日”的阿房宫,用人民的血肉筑起的秦始皇陵兵马俑将不会动土兴建,人们也不会对缺胳膊少腿的人感到麻木,孟姜女将会是一个幸福的少妇形象。屋屋都扫,真能扫天下吗?
与秦始皇所不同,带领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作主站起来的毛泽东却不屑于一些小事.他在长沙读书时,从不扫自己的屋子,不注重小节。在他带领红军队伍南征北战,性命攸关的岁月,红军战士要给他一把枪,主席愤然道:“我要是会打枪,红军就完蛋了!”他还成立了一个同学会,有一条会规就是:不谈金钱,不谈女人,不谈琐碎小事。就是这么一个有所为有所不为的人,取得了赫赫战功,他的名字也光荣地载入史册。
毛泽东不拘小节而成大事,这难道不是“一屋不扫,可以扫天下”的最好写照吗?试想一下,主席要是从学习枪法开始,一间间屋子逐渐扫下来,他带领千千万万中国人民站起来要等到何年?
马列主义认为,世间万物都存在着矛盾,而矛盾又有主要和次要之分。解决了主要矛盾,次要矛盾也迎刃而解。况且,人的精力是有限的。把精力过多地放在琐事上,必定会对谋划大局产生影响。这实在是因小失大、得不偿失啊!
所以:一屋不扫,可以扫天下。
放眼古今,励志成材者比比皆是:颜琛知耻寒窗苦读;张海迪身残志不屈;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秋瑾立志学艺成巾帼英雄;周恩来为中华之崛起而用功学习……他们之所以能够成为万世敬仰的楷模,就是因为从小树立了远大的理想,并能朝着这个目标坚持不懈地努力,不断地克服困难。
当我了解这些杰出人物的故事后,我感到非常惭愧。每当在学习中碰到一些问题时,我就烦躁不安,不是试着自己去克服它,而是选择依靠妈妈或同学,缺少自己动脑筋解决难题的精神。阅读了这些故事之后,我才明白这种依赖行为其实是一种不良的学习习惯。
妈妈曾经给我讲过这样一个故事:东汉有个少年名叫陈蕃,他居住的房间龌龊不堪。他父亲的朋友薛勤批评他,问他为何不打扫干净来迎接宾客。他回答说:“大丈夫处世,当扫除天下,安事一屋?”薛勤当即反驳道:“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是呀,一个人假若连小事都不肯去做,那他怎么可能去做大事呢?我常常在想,长大了要做科学家,或做一名警察,还或做一名成功的`商人。可是,如果我从小不肯动脑筋解决这些小小的难题,长大后又怎么能实现自己的理想?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的确是这样的,一个人要想在事业上有所成就,必须从小一步一个脚印地去追求、去探索。今后,我将学习他们的顽强精神,在学习和生活的道路上排除万难阔步前进,真正成为一名励志少年。
陈番是东汉时期的名人,年少时卧室特别脏乱。他父亲批评道:“此处是狗窝?”他却毫不在意的反驳道:“大丈夫处事当扫除天下,安事一屋乎?”父亲当即反问:“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也是,大的成功都是有微小的细节一天天积累起来的,正所谓“一口吃不了一个胖子”,如果一个人连小事都做不好,又何谈做大事,成大业呢?
古人常说“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其实也就是想告诉后人我们对微小的事不要放任不管,要用“小智慧”装饰“大智慧”。
其实只要我们仔细观察,就会发现世间万物都有一个千古不变的规律——从小到大,由简到繁。正所谓“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细流,无以成江海。”如果没有细流的汇聚就没有波澜壮阔的大海;如果没有微小尘土的日积月累,就将没有巍峨耸立的山峰;如果没有博览群书的.知识,就激不出文采飞扬的文字……可见,小事决定成败,反之,不注重细节,后果将不堪设想。如果古埃及的金字塔有一条缝隙没有填实,有一块砖没有放稳固,那么今天金字塔将不可能成为人类历史的传奇。对于小事的忽略就是对大事的毁灭。
小事情的作用不是无关紧要的,我们可以像陈番一样拥有远大的理想,但不能忽略扎实的努力。拥有像金字塔一样的永恒历史,就必须经历日积月累的考验,否则,将只会是空中楼阁。
大家好,你们想做优秀小学生吗?你想成为名人吗?肯定想吧!如果想的话,就先做好小学生一日常规吧!因为“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任何事情都要从小事做起。
一日常规在我们学校里,有做得好的,也有做得不好的。你瞧,学校门口有一些同学在吃早餐,吃了之后又把垃圾随手扔在校门前,这多不文雅,多不卫生,多不雅观啊!假如你是一个过路人,看见这个现象,会怎么想?难道不会觉得我们清水塘小学的学生很没有教养,没有保护环境的意识吗?这样不会大大的影响了清水塘小学的.名誉吗?所以,我们学校倡议我们形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不乱丢垃圾、果皮纸屑。
一日常规做得好的事例更是多了,我举一个典型例子吧!记得在一个阳光明媚的下午,我亲眼看见在我们学校有一个看上去是一年级的小女孩,看见大操场有几个牛奶盒,她毫不犹豫地走了过去,弯下腰,把那些几个牛奶盒一个个地拣了起来,再丢进垃圾桶。看到这里,我不仅为那些乱丢垃圾的同学而感到惭愧,他也许是我们身边的某一位,难道你看到这一幕,你不会感到惭愧吗?一个一年级的小朋友都知道爱护卫生,而我们呢?都已经是高年级的了,连一个小妹妹都不如吗?从这样一个弯下腰的简单动作,就让我们看到了一个人美丽的心灵。
一日常规还有很多条,如果我们连这个都做不好,就别妄想成为名人了,你连小事都做不好,怎么能办好大事呢?同学们,让我们为了美好的明天加油吧!我们应该先把小学生一日常规做好,把小事做好,再去做大事!是啊,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呢?
“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一句简单明了的古语,每个人都会说,每个人都明白意思,但有人却不去做。
现在的很多人总梦想着去干大事业,却心甘情愿忽略身边最没用的小事,整天幻想着那些所谓的大事业来到她们身边,然后自己一举成名。这些人把时间和精力放在了好高骛远,不切实际的东西上,看见别人在努力,嘲笑一下;看见别人成功了,自我催眠一下,他们好像睡着了,等着天上掉下的馅饼赶紧到来。唉,不得不说一句,这肯定是世界最傻的人,傻到白白浪费了那么多宝贵的时间,不清楚自己的实力,把目标定的巨大;不明白自己的情况,幻想成功。不知你是否活在当下现实中,还是活在幻想中?要知道小事都不愿意干,小事都干不好,将来怎能成就大业呢?那些所谓的成功人士,都是一步一步从小事做起来的,像三国中的蜀国皇帝刘备,最初是卖草鞋的,丞相诸葛亮是在南阳种菜的,大将军张飞是杀猪的,正因为他们做好了那些小事,才有了将来的大事可做。
写下这些的时候,我的脑中闪出一个故事。有一个商业帝国中招聘天下英才,有四个人在激烈大竞争中,留下来进入最后一轮的面试中,可人家只要坚持到最后的一个人。前三个在答辩时都是滔滔不绝,出口成章,以为自己肯定会被留用。然而,谁都没有想到的.是,最后一个不怎么出色甚至有些木讷的都的人被留下来。连他自己都不可思议,得知真相后,其他三人都哑口无言,含羞而去。原来那个人面试时看见门口的拖把倒在地上,九随手扶了起来。就这么一个小小的举动,却让他在众多有才华的人之中脱颖而出。看来小事做好,才是真本事。
刘备有言:“勿以善小而不为”,我却要说:“勿以事小而不为”,因为小事做好了,才能成就大事业。大事是有一件一件的小事累积起来的,做好了小事,练就了做事的真本事,才能为将来做大事做准备。
同学们,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小事都做不好,将来焉能做大事?让我们从现在做起,从小事做起吧。做好了小事,储备了知识与能力,才有将来的大事可做!
我的房间总是又脏又乱,让人无从下脚。妈妈每天喋喋不休地批评我,我总是以作业多、学习任务繁重来作逃避打扫的借口。新春到来,妈妈又在全宅清扫,吩咐我把自己的房间打扫干净。我又找借口逃避打扫,妈妈生气地说:“屋不扫何以扫天下!”
我心不甘情不愿地挥舞着“屠龙刀”大扫帚,拎着“军用铁铲”簸箕来到自己的房间。定睛看:哇,垃圾太多了!桌子上有食品袋,床上有玩具,地上有废水笔、有纸屑……我不做二不休,手“刀”手“铲”,不管这些垃圾是大是小,是花是黑,是纸屑还是笔屑,全都成为我“刀”下之魂!
我仿佛听到了各种垃圾的乞求和哀求声:“尊敬的许天聪大爷,小的们在这块地上生活这么多天,既没影响你做作业,又没影响你睡觉,可以放小的们马吗?”
我冷冷笑:“哼,不管你是小的`们还是大的们,弄脏了我的房间就是罪恶滔天,今天就是你们的末日!”垃圾们垂头丧气灰溜溜的被“屠龙”和“铁铲”押送到了“屠宰场”——垃圾桶。
还有些垃圾故意粘在地上不动身,赖在冰凉的地板上,任扫帚怎么扫也扫不掉。我暗暗“呸”了口唾液,心想:哼,你们别以为许哥就没办法了,我的秘密武器——手还没发挥出来呢!我抓二捡三扔……不说这么多了,先制服你们再说!
扫完地后,就是抹地。
我拖着大拖把,看着眼前那“尘不染”的地板,不禁为自己的劳动成果感到自豪。我从角落开始,点点仔细地拖抹起来。不会儿卧房真的尘不染了。
当窗明几净时,我已经累得不要不要了,心想:我才干这么点活就累得精疲力尽,而妈妈养我12年,直干了那么多活,也没说苦和累,总是微笑着去面对!同时我也明白了妈妈说的“屋不扫何以扫天下”的道理:个人应该从小事做起,如果连小事都懒得去做,将来怎么能成大器呢?
小李是今年刚毕业的一名应届大学生,他外表平平但拥有一颗志存高远的心,总渴望有朝一日建立一番伟业,成为万世瞩目的政治家。
大学毕业后,小李并没有像他人一样,东奔西跑忙着找工作,他似乎并不为自己生计而忧愁。因为他立志想成为一名优秀的政治家,而目前通过公务员考试才是他想干的头等大事,其它的一切都是浮云。
他仰慕北宋理学家张载所说的那种“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圣人。这对于他来说才是干大事,应该干的事。在他的书房里挂有一个大匾,上书“志存报国”四个大字,用以鞭策自己。小李每天埋头苦学,书桌铺满了各种书籍。从古代治国安民的典籍,到近代国内外的治国安邦的论著,他被深深吸引着。当然,除了这些典籍,他每天及时收集国内外各种政治信息加以研究,譬如:领导人的讲话、政治家的活动、新发布的某项政策等等。每天除了一日三餐外,基本不出房门。在他眼中这才是干大事。
小李整天忙着自己的“大事”,对于自己生活中的小事常常无瑕估计。每天的生活上都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吃着父母做好的`饭菜,穿着父母用手洗的衣服,甚至连打理自己房间的事都是父母代劳。要是需要买什么东西,也说“正在干大事,没时间买”,都是父母无奈出门去买。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他不干家务,不出门了解社会,也很少与朋友讨论政治。因为他觉得目前自己干的才是正事、大事,做其它事都是小事,都是毫无意义的事。他真正做到了“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地步!
备考一年后,小李终于等到公考这一天,他满怀信心的走进了考场,就如同他当年信心满满的走进高考考场。因为他对这些治国方策早已烂熟于心,心想虽暂时不能建立丰功伟绩,但通过考试那还不是囊中探物、伸手可得的事吗?当试卷发下来,原本自信满满的他怔住了。考题没有一道是他曾见过、研究过的。这一年的考题确实不同于往年命题,全是关于生活里中怎样与人亲和的交谈,怎样看待周围生活现象,怎样做才能让自己充满阳光充满正能量来引导他人,做哪些事才会让家里充满温暖提升幸福感……而这些都是他原本以为的小事,却着实出现在考卷上,让他心里暗暗叫哭。
结果不言而喻,小李落榜了。后来他经过一系列的方法,得到了那份试题的答案:先做小事,再干大事;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
欲成大事者必先处理好自己眼前的小事,才能有资格有能力去“扫除天下”。
扫一屋”虽然是一件普普通通的事情,这事不但普通而且琐碎,琐碎得让人不屑一顾,然而就是这样繁琐的小事却对你的人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小事情虽然微不足道,但却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如果你不是从简单的`ABCD开始学起,又怎么会写出潇洒的英语单词;如果你不是一开始就学会一个个的英语单词,又怎么会读出流利顺畅的英语文章;如果你不是从通俗的aoe学起,又怎么会写出苍劲有力的汉子;如果你不是一开始就学会了一个个的正楷汉字,有怎么会说出一口字正腔圆的普通话。这些都说明,伟大的事情背后都有着简单的小事。
如果有一条缝没有处理好,古埃及人智慧的结晶就可能消失;如果有一块砖没有砌好,世界奇迹万里长城就可能成为遗憾,所以,对小事情的忽略就是对大成功的毁灭。
《本草纲目》如果不是作者的到处走访,积累和实践,哪里来的这部巨作,这就说明积少成多,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主要来源于从小事做起。
四川大地震中,一方有难,八方支援,捐款的人越来越多,灾区获得救助的人就越多,四川重建的就越快。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不要因为事小而就不去做了,不去帮助他们了。
毛泽东如果当初连一场小战役都不曾打胜,又怎么会有大战?这就需要从中积累经验,汲取教训,从而赢得战争。
这些所有的事例都说明,从小事情做起,从身边事做起,做平凡的小事,为创大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美国卡耐基说:“一个不注意小事情的人,永远不会成就大事业。”扫天下必扫一屋,是中国古圣贤的一贯主张。
不扫一屋,何以扫天下?
陈蕃是东汉时的名人,他少年是独居一室而庭院龌龊不堪。他父亲的朋友薛勤见状批评说:“孺子何不洒扫以待宾客?”他回答说:“大丈夫处事当扫除天下,安事一屋?”薛勤当即针锋相对地反问,“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诚然,大的成功都是有微小的成功堆砌起来的,如果一个人连小事都做不好,那么何谈成大事、就大业?
古人有云,“千里之堤,毁于蚁穴”,讲的就是细小事情的重要性,告诫我们要防微杜渐,用小的“智慧”来装饰大的“智慧”。
其实,只要我们仔细观察,就会发现世界万物都遵循着一个规律——由小到大,由简单到复杂。正所谓“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不积小流,无以诚江海”。如果没有众多细流的汇聚,就没有滚滚东逝的长江;如果没日积月累的尘土,就没有巍峨挺拔的山峰;如果没有丰富的文学沉淀,就写不出文采飞扬的文章;如果……
试问,一个连家都不爱的人,可能爱国吗?同样,一个连屋都扫不了的人,可能扫天下吗?唐代明君李世民在内蒙古同可汗联盟时,太子李承乾为了救自己的'妹妹,甘愿违背圣命。李世民归来时,不但没有责备太子,反而对他的行为给予了高度的赞扬。因为李世民觉得一个人能爱家才能爱国,才会对社会有所裨益。
有一条缝没有处理好,古埃及人智慧的结晶金字塔就可能消失;有一段块砖没有砌好,世界奇迹万里长城就可能成为遗憾。因此,对小事情的忽略就是对大成功的毁灭。
周恩来总理在共产党诞生之日起一直到新中国的成立,时时刻刻都在为党内的小事情着想,可谓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最后日积月累,为党的伟大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他又何尝不是先扫屋后扫天下,而且还扫得很成功。
然而,我们要从小事情做起,并不是说我们对任何小事情都要过分考虑,花费太多的时间,甚至因为一些不必要的细节而影响了真正的大事。这只是一种因小失大,固末伤本。这是我们就要懂得取舍,以大局为重。试想韩信如果拘泥小节,不受胯下之辱,哪有后来的一蕃伟大抱负;勾践如果拘泥小节,不卧薪尝胆,哪有后来灭吴反胜的勋绩……
太史公曾曰,“众口铄金,积毁销骨”。小事情的作用虽然是隐形的,但力量是巨大的。我们可以像陈蕃一样有远大的抱负,但决不能忽略这实现抱负所必需的扎实努力。须知,小的成功成就了大的成功。成功是日积月累的金字塔,而不是一蹴而就的空中楼阁。
东汉的陈蕃,由于持有“大丈夫处世,当扫除天下,安事一屋”的观点,而遭到薛勤的“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的责备。不错,一些成就大业的人,都是首先从小事做起的,但我认为,一屋不扫,也未必就不能扫天下。
薛勤认为,一个人想要成就一番伟业,首先必须从“扫一屋”这样的小事做起。但是,好男儿志在四方,又怎能为一屋一院所困?一个人只注重身边的琐事,把自己的大部分时间都花在它上面,却没有成就事业的远大理想,并为之奋斗,是不可能有所成就的.,也根本谈不上“扫天下”。相反,如果有成就大事的志向,并为之而努力奋斗,即使不去做“扫一屋”这样的小事,那又有何妨?所以,陈蕃不去“扫一屋”而志在“扫天下”未必就错。
唐朝大诗人刘禹锡在《陋室铭》中写道:“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青苔都长到了他门前的台阶上,马上就要进入室内了,他也没有去“扫”一下,却依然与“鸿儒谈笑”,互相学习,取长补短,专心创作,终于成为名闻天下的诗人。闻一多先生为研究古代典籍,目不窥园,兀兀穷年,头发凌乱不堪,可他却不屑梳理一下,终于写成了著名的《唐诗杂论》。再比如,一个重要战役的胜利,士兵作战时的勇敢固然不可少,但是指挥员的正确指挥往往具有决定性作用。如果每个指挥员连打洗脸水这样的小事都必须亲自去做,把自己的时间都花在小事上,哪还有时间去研究作战方案呢?所以,有时一些小事,不必做的就不去做,毛泽东主席连吸烟这样的小事都经常让别人给点火,难道你能说他不能扫天下吗?
这里我并不是说扫屋者不对,而是说我们不应该被一些繁琐小事所困扰,如果把自己的宝贵时间都浪费在一些无关紧要的琐事上,那是很可惜的。相反,我们应该树立成就事业的大志,并全力以赴,分秒必争地为之奋斗,这样,我们才有可能成就大事业,为社会、为人民做出较大贡献,从这个意义上说,即使一屋不扫,也未必就不能扫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