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童年多姿多彩,童年里发生的趣事像天上的星星一样多的数不清,其中,最亮的是那一颗。
那是一个星期天的中午,妈妈已经熟睡了。那时我才四岁,没什么好玩的在家里瞎溜达。不知怎么站在了镜子前,呀,前边怎么有一个和我长的一样的人?我不懂还好,一摸吓一跳,那人竟是平平的,而且伸手好像要摸我,我赶紧后退几步,好啊,你竟然敢学我,看我怎么对付你,我抡起巴掌,那人也一样,我一打,还怪疼的,我可吓到了。又平又不会动,还会学我,还能打人,坏了,这真是一个怪物。
我赶紧三步并作两步,来到妈妈床前,叫到:“妈妈那里有一个怪东西,他还打我。”妈妈惊奇的问我是什么东西,我却一个劲的把她拉到镜子前。怪了,怎么又多了一个怪物,我急忙躲在妈妈身后,不由得发起抖来,妈妈一看笑了,我问妈妈你不怕她吗,笑什么呢。妈妈对我说:“这是镜子,根本不是什么怪物,,你看。”只见妈妈左右摇摆,经过妈妈的一番讲说,我才明白,原来镜子可以把人”印”进去,人们从镜子里看出自己的影子,怪不得我干什么她干什么呢。
当我回忆起这些,我总是咯咯的笑,笑的.那么甜蜜,那么灿烂。仿佛曾经的往事在我眼前历历在目。我继续想着年少时的如诗岁月,梦幻的季节。这就是我快乐的童年,在我的内心深处,他依然是那么美好。
童年是有趣的,是七彩的梦;童年是精彩的,又是难忘的。童年时大家可能过的非常开心,也肯定有很多趣事,可能做了一些傻事引人发笑。今天我也来说一说我童年的趣事。
那是在我三、四岁的时候,一天晚上,我在家里津津有味的看电视,突然转头时我看到了墙上有个黑黑的人影。我以为是有人跑到了我的家里。我走到哪里他就跟着在哪里了。
我生气的想:他为什么要学我的动作,并且他还在墙里面。我很生气,我跑了过去狠狠的打了他一拳,他也伸出了拳头,只听见了“砰”的一声打到了墙上,突然我大叫了一声“痛”,然后我跑到了妈妈那说:“妈妈,墙上有一个黑黑的人用拳头打我的拳头,好痛。”妈妈哈哈大笑了好一会儿对我说:“那是你自己的影子。”我问妈妈什么是影子?妈妈说:“是光照射后反射在某个地方,就形成了影子。”妈妈说的'我根本听不懂,那时我突然在想:“我不信这么黑怎么会是我的影子。”然后我就去看电视了。
不一会儿,我突然想到了抓影子的办法,我趴在了床下,我想看一看影子还在不在。看了一下,不在,我觉得很好玩,就打消了抓影子的想法,于是我站了起来跳上了床,影子于是也跳上了床,我开始玩影子,我轻轻的拍了一下我的影子,也拍了一下他的脸。好像影子用力的打了自己。我在玩影子大约半个小时就觉得有点累,我坐下来休息他也坐下来休息。
现在我长大了。知道当年那个黑黑的人影是我自己的影子。我想:童年真是有趣,虽然天真还有点儿傻傻的,但天天都很快乐,而现在快乐似乎越来越少了。
回味起我小时候,真是趣味无穷。当老妈把我的糗事讲给我的时候,我简直是笑翻了天——
是床不听话!!!
小时候,总是特别好动,尤其是睡觉的时候。听老妈说,我那时睡觉总是爱转圈,就是睡前头还在这边,睡醒后头就在那边了。有时还会升级——滚动式转圈。睡时好好的,醒来就不知身在何方了。
记得有一次,我滚到了床下(当时我不知战况)。老妈发现后,想将我抱上床,结果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将我搬到了床上,不成想我又滚到了床下……待我睡醒后,老妈把我昨晚的“淘气”事件和我讲了一遍,又训了我一通,当时我竟傻呼呼的狡辩:“是床不听话,不能怪我!”差点将老妈气昏过去。
经典斗嘴事件——
老妈说,从小到大,我的'斗嘴能力都十分强大。芳龄十岁时,老妈让我去刷碗——本人最烦刷碗。于是,老妈叫了我大约十来次后,我才慢吞吞地走去刷碗。老妈随口来了一句:“我叫狗,狗都会摇尾巴!”我嘟囔着:“我又没有尾巴!”在一旁的老爸几乎要笑疯了!
床单啊!床单!
小时候,常以剪床单为乐趣,家里的床单常被我搞得面目全非。当时,觉得床单上的小狗很可爱,深得我心,就想把它剪下来陪我玩耍。老妈告诉我,床单剪不得!我这才停止了疯狂行为,但我也免不了背着她拿着剪刀剪几下。于是,好好的床单不是变作了镂空,就是有了飞边……现在回想起来,我总是禁不住遗憾的感叹:“床单啊,床单!”……
想起小时候,我的糗事足有一箩筐,说出来能逗死几个。这是我逗乐小时候,你呢?
丰子恺爷爷是浙江桐乡石门镇人,原名丰润,又名丰仁,是现代著名的画家、文学家、美术和音乐教育家,可以说是一位多方面的文艺大师。不过,最引人关注的是他的散文,如《爆炒米花》《杨柳》这些散文在我校,又编制成了《子恺文学校本教材》一书。书中最令我难忘的是第一章——缘缘情愫。读了这一章,我觉得丰爷爷与我甚是亲近,他儿时发生的趣事仿佛我也置身其中。
在丰爷爷笔尖流泻下的童年趣事,我也似曾相识。养蚕、吃蟹、与儿时伙伴一起交游,在我印象中,也曾有过这样的一幕——打年糕。
每逢除夕前夕,我们村上的人都会聚集在一起打年糕。首先,在门前的场地上搭一个简易灶头,再往木蒸桶里倒进许多糯米粉,放在点燃后的灶头上,那熊熊的大火把人们的脸都映红了。那时候。最使我们兴奋的可不是观看蒸年糕,而是找红薯。等火“熄灭”后,孩子们就围坐在灶边,边烤红薯,便取暖。糯米蒸熟后,再倒到石臼里,然后,再由两个力气较大的人手举大木锤往糯米上使劲地锤,同时,还要往糯米上洒水或给糯米团翻一个身。大家围观在那里,小孩子们手里拿着烤得香香的红薯,站在最里圈观看,大伙儿不时发出“咯咯”的笑声。在用线割年糕的时候,小孩们总在那儿转悠,趁大人不注意的时候,去拿一块年糕,几个>小伙伴汇聚在一起,有几个贪吃点的,会从大年糕上扯下一点儿在嘴里嚼上半天,然后再吞下去,故意让人注意到他;还有的'会趁着年糕还热乎着,拿着当橡皮泥捏着玩儿
童年时代的一分一秒都是美好、幸福的。在丰子恺爷爷内心的深处,就有一颗追求不息的童心,身为丰爷爷的同乡人,我也有同感。
童年时代是人生中最值得留恋的时光,所以人们常用“金色”,“美好”来形容。的确,我小时候的无忧无虑和天真活泼给我的童年染上了金子般的色彩。
我的童年大部分时间是在姥爷家度过的。
记得那一天,我走进院子,看见院子里有一群小鸡在啄石子,我好奇的走过去,看见小鸡的头一高一低,像是在吃石子。心想:只有超级亚赛人才会能消化石子,难道他们是“超级赛亚人”?有超能力?怎么可以吃石子呢?可转念又一想:他们是小鸡,小鸡能吃,我也能吃!于是我拣起一块小石子,把它扔进嘴里,张嘴就咬了下去,“哎呦!呸,呸,呸,这是什么呀!这么难吃。”正当我狼狈不堪,捂着自己的脸生气时,传来了哈哈的大笑声。我一看,原来是姥爷,我委屈的哭着问:“这是怎么回事啊?”姥爷用手指刮了一下我的小鼻子,乐呵呵地说:“小傻瓜,小鸡吃石子是为了帮助自己消化食物,我们可不能吃!”哦!原来是这样,我恍然大悟。
看!这就是发生在童年的.有趣的事情,虽然令人发笑,但至今令我难忘。现在,六年级的我不会再做这样的傻事了,但童年时光的天真烂漫、无拘无束,给我带来了最美好的回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