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这样的一本书——书中没有一个字,却处处都是学问;书上没有作者的名字,但每个人都是书的作者。这本书的名字叫“生活。”善于读这本书的人,不仅会从中有所发现,还会为这本书增添更新更美的篇章。
那是去年单元测试的一件小事。
由于要考试,所以作业一项又一项地猛增,我并不把考题放在眼里,三两下就把家里的卷子写完了。
当老师让我们写卷子时,我以飞快的速度写完了单元考卷。可是,当试卷发下来的时候,我惊呆了——八十多分,这是我目前以来考得最差的'成绩,同桌乘机说道:“呀,学习部长才考那点儿分。”我恨不得一拳打倒他那张坏笑的脸上。
那天下午的一个课间,老师找我去谈话,问我怎么了?才考那点分,可不像以前的学习部长呀!我把事情的来龙去脉都一五一十地跟老师说了,老师语重心长地说:”在此,老师送给你一句话:虚心万事能成,自满十事九空。“
那天,我深深地感受到了生活的魅力,在我的眼中,生活就好似一块巧克力,外看普普通通,味道却沁人心脾。
大自然中有许许多多的启示,比如:人类从鱼身上得到启示,发明了潜水艇;莱特兄弟从老鹰身上获得启示,发明了飞机……大自然中有成千上万种动物、植物,它们以各自特殊的生存方式,向我们暗示着一个个自然的奥秘。
而我也从邻居家的小猫身上得到启示,想发明一种具有猫眼功能的眼瞳。那天晚上,我到邻居家玩,刚走到小院里,就听到“吱吱”的声音。我定睛一看,原来是小猫咪在捉老鼠。你瞧!它猛地往上扑,这只老鼠就成了它的盘中餐。突然,我脑子里蹦出一个问题:猫在漆黑的夜晚,是怎么捉到食物的呢?
好奇心驱使着我上网查阅资料。原来,猫的眼睛像一架设计精巧的照相机,眼球前方的瞳孔相当于照相机的光圈快门,可以控制进入眼球光线的强弱。在瞳孔的后面,有一双面凸的晶状体,相当于照相机的凸透镜,可以起到聚焦的作用,在眼球的底部有视网膜,相当于感光胶片。视物的时候,光线首先通过瞳孔进入晶状体,晶状体凸面的弧度可以调节,从而使光线的焦点正好落在视网膜上。而视网膜中有感光细胞,受光线的刺激后产生的'兴奋冲动经视网神经传入大脑,从而产生视觉。
我想发明这样的眼瞳:它是一种薄膜眼瞳,有凹凸部分,可以容得下眼珠。当夜晚视物的时候,光线首先会通过凹凸部分进入眼瞳内部的视膜,从而使光线以一种护眼的方式来让眼睛感知光线。像这种眼瞳,男女老少都可以配戴,还可以起到护眼、治疗近视或远视的作用。
虽然这种眼瞳目前还没被研究出来,但我相信,随着科技的发展,这种眼瞳一定会被研究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