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初中作文 > 初三作文

汉字之美作文(收集5篇)

栏目名称:初三作文 发布时间:2025-07-18
 

汉字之美作文篇1

仓颉造字,名传千古,羲之行书,享誉万家。汉字,见证了中华文明的灿烂起源,承载了华夏民族的悠久历史,它古老而又先进,沉着而又飞扬。溯古追源,汉字历尽沧桑;层层波折,终着无朽华章!

汉字历史悠久,历久弥新。

往观世界,汉字是最古老的文字之一,6000年前便有了一定雏形,又经二千多年演化成了一种比较成熟的形式——甲骨文。纵观千古,汉字是为数不多流传至今的文字。与其同时期的埃及圣书字、楔形文字都没能经受住历史的淘洗,逐渐失传,只有汉字不断地更新体系,迎合时代潮流,坚守到高度发展的今天。可以说,汉字是生生不息的。

汉字雄厚中正,规矩方圆。

汉字的书法之美独一无二。持一支墨笔,面对雪白的宣纸,心中充满着神圣的仪式感和庄严感。屏息凝神,下笔,起笔,顿笔,提笔,就在这一张一弛之间,在这一抑一扬之间,当墨汁丝丝浸染着纸张,当字形盈盈展现着优雅,美就在这其中流淌。

汉字的横,平直而不失圆滑;汉字的`竖,凝重而不失刚正。每一笔,每一画,都有独特的肌理与线条;每一字,每一词,都有标致的结构与映衬。人们在历史中逐渐发展书法,不论是“心正则笔正”还是“用线条去展现生命的律动”,这些可贵的精神孕育了《兰亭序》、《颜氏家庙碑》等杰作,徜徉在汉字的神韵里。龙飞凤舞,笔走龙蛇,将满心腔血,“藏诸昆仑待后人瞧”,这是许多书法家的写照。

汉字文心铭骨,昭质菲香。

楚有骚,汉有赋,唐有诗,宋有词,自汉字诞生以来,文学的发展就未曾停止过,涌现出一批又一批优秀的诗文家,他们又赋予了汉字新的文化底蕴。例如说草,不只是一种植物,还带上了离愁的滋味,还有雁,也不只是一种候鸟,更是思归的象征。汉字既像一位豪迈威武的侠士,更像一位温文儒雅的书生,被几千年的书香缭绕得骨清魂香,被几千年的诗心陶冶得如此美丽。

时间不能磨去汉字的风骨,历史更铸汉字的美妙。从笔画到部首,从线条到结构,汉字之美,无朽华章!

汉字之美作文篇2

一横一竖,一撇依娜,汉字,我永远追随你。请允许我用心,去品味你的绝代风华。

——题记

小时候,我爱你笔划间的风韵。

那是我初识汉字之时。我在母亲的带领下,看“山”字挺拔成巍峨雄壮的高峰,在天际享受轻云的环绕;看“水”字摇着婀娜的腰,在山林之间舞蹈;听“风”字摆动张扬的外壳,呼啸着从我耳边穿过;望树木聚集成“森”,显出繁茂而整齐的姿态……最令我惊叹的便是“人”了!“人”以优美的姿势稳稳地站立,有卓然不凡的气度,那脚踏实地的撇与捺,仿佛告诉着我“人的坚忍不拔”。

我在笔划间穿行,细细地品味笔划构筑成汉字的美。

后来,我爱你字字句句的精妙。

那是我爱上散文之时。我捧着书,拼读一个个铅字间藏着的思想。简媜的一句“山峦要来取水,远处的河川便扭着腰逃走了”,便把我哄得如痴如醉,直叹汉字的奇妙。这几个字挨着坐在一起,便把宏大的山水之景描摹得活灵活现。龙应台的《母亲》以寥寥数千字便将一位母亲深深的爱子情勾勒了出来,让我几乎要掉下泪来。汉字是这样奇妙,这样美好,虽只是简单的排列组合,却能说出曲折的故事,撼天动地的感情,广阔的无边的景色。

我在字里行间徜徉,细细地品味汉字拼凑出文章的`美。

现在,我爱你传承千古的伟大。

我沉迷于古诗词之中。苏轼在《念奴娇·赤壁怀古》叹“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令我看到失意的苏轼的独自落寞;李清照轻吟“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是那样无忧无虑,悠然自得,让我几乎忘记了她丧夫后“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的哀伤;岳飞在《满江红》中高呼“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的豪情壮志仿佛出现在我眼前……汉字穿越了千百年的时间,划开时空的界限,将千百年以前的诗人送到我面前。诗人们的情感被压入汉字之中,最终得以流传下来。

我在古诗词中沉醉,细细地品味汉字穿越千百年传承文化的美。

一笔一划,一字一句,汉字,你就这样走进了我心里,将你的倩影留在我心中,让我慢慢品味你那无与伦比的美丽。

汉字之美作文篇3

随着二十一世纪的到来,中国的各个领域都在飞速的发展。而传承汉文化五千年历史,承载仓颉灵魂的汉字却在日夜衰退。可以说它已经走到了岌岌可危的地步了。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手机、电脑成为我们生活的必需品,人们越来越习惯在键盘上敲下一个个标准的宋体字,在宣纸上的自由书写已被渐渐遗忘。原来的主要传递方式——信件,也被qq、微信、微博等取而代之。不仅如此,像我们一样的中学生汉字书写过程中,常常出现读不准字音、字形混淆不清、多音字把握不准、形近字辨认不清、毫不相干的同音字相互替代等低级错误。这些都是因为汉字最本真的涵义被疏离。由此可见,一场关于汉字的危机已经埋下了伏笔。

其实汉字上存留着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文化。看见一个个曲扭的甲骨文,饱含着殷商儿女独特的'艺术之美;目睹一片片整齐的金文,闪烁着西周青铜文化的璀璨光辉;仿写着娇小玲珑的小篆,记载着秦扫六合一的艰辛;书写着蚕头燕尾的隶书,仿佛回到了大汉王朝的盛世局面;描摹着乱中有序的草书,眼前似乎出现随性豪放的张旭、怀素……由此可见,汉字的步步演变,无不与当时社会文化有着密切的关系,无不展示着汉文化的进程。

汉字是汉族的祖先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创造出来,一定时期文化的产物。它是文化的基石,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譬如在汉字中有许多和钱币的字,像财、货、贫、贪等,这类字都属贝部。为什么呢?在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里解释道:“古者货贝而宝龟,……至秦废贝行钱。”由此可见,这种货币制度在文字形体上还保存着。每每写着在这些字,仿佛又让人回到了以贝为币的时代。再如想、忘、忠、怒、怨、愁、忆、恼、等表示某种思想或感情的字,它们都从心旁,因为《孟子·告子上》曰:“心之官则思”。鉴于人们的这种文化认识,于是在造字时,便有了从心旁的表示思想感情的汉字。

近日,“中国汉字听写大会”、“汉字英雄”等节目先后播出,并被大众广泛收看。部分地区出台了在高考中提高语文分数的政策,这些行为都为唤起人们对汉字的认识,对汉文化的重视。

亲爱的同学们,中华儿女们,让我们不忘母语的书写;不忘民族的文化;不忘这独特的方块魅力。

汉字之美作文篇4

中国之美,美在鬼斧神工的山光湖色没在贯彻千年的礼仪,没在民族间的融合,更美在神秘的汉字之中。

感受汉字之美,就是感受中国历史的变迁。汉字,作为文明的起源,本身就有非凡的魅力。

汉字之美在于其规律,易学的音。记得年幼时与父亲一起识字,声母,韵母来回颠倒的组合竟构成了中国语言的脉络。父亲教我人,举一反三,我就认得了认让从从丛怂,汉字之音,有特殊的旋律——押韵令文章或诗赋朗朗上口。再大了些,父亲拿回来一本唐诗300首,初读李白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总觉不如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好看好背。皆因前两句押韵的音,不论是读或是背,都仿佛有奇妙能力似的。

汉字之美还在于其形象,象形。我们说暮,太阳落在草堆里,可不就是傍晚时分,太阳落山?笔画复杂,可因为形象,变得好玩儿。我曾追问父亲,为什么给我取这样的名字,父亲的解释让我觉得文字的形可以包含爱与期望;四月,大旱,故有三点水,属羊,食草,故有草字头,父亲是希望我健康成长,才取了一个既带水又带草的.名字。这份美好的爱与期盼,由汉字来成全。

汉字的音形,皆可融会贯通。其中最常见的是象形与象音。山,三个竖有长有短,便是山峦的叠嶂起伏。兽,有两只耳朵,一张口,又在田野里践踏,一联想,兽的形象便在脑中浮现。歪,直为正,不正就是斜。歪,这两个字组合在一起的文字别具魅力。

汉子之美,美在其义。故时曹操得了一盒酥饼,提笔写了“一合”,众人不明,唯有杨修深谙中文之巧义。一人一口即为合。汉字之义在于理解。邹忌讽谏,大王一字“善”结束了会谈。“善”字既表现了大王的认可与赞同,又表现了大王广开言路的决心。古代人们皆愿有一子一女承思膝下,皆因一个“好”字,美好幸福之意。汉字的义缔造了中国语言独特的魅力,令人浮想联翩,回味无穷。

感受汉字之美,其音悦耳,其形优美,其义深重,这是独特的美,是独一无二的宝藏。

汉字之美作文篇5

“板凳宽,扁担长,扁担想绑在板凳上……”听到这首熟悉的旋律,我们不难回想起零八年奥运会开幕式上s。h。e的《中国话》。正如歌中所唱的:中华汉字,博大精深,是当今世界当之无愧的最有内涵的文字。

例如“龙”字,它的繁体为“龙”。见字如见龙。看着这个字,我们仿佛看到了一条巨龙,蜿蜒盘旋于苍穹,吼声震天,银白色的龙鳞在云中忽闪忽现,四只锋利的龙爪藏于身体下方,准备随时捕捉猎物。看吧!他是那么矫健、威严,就像中国,雄踞于世界民族之林!

还有“传”字,它的传承,正如它的字形一样,曲曲折折,历经艰险。它的繁体为“传”。乍一看像“师傅”的“傅”,而任何事的传承不正是由师傅传给弟子,再由弟子传给弟子的徒弟这样周而复始吗?看“傅”的右下部分,是一个“寸”字,正如它所示,传承本身就是有一个一点一滴、一分一秒累积的过程。

再说“人”字,“人”字在古文字中是象形字,状似一个人侧面而立,也像是一个正在向前行走的人,一直向前,永不止步。正如崛起中的中华民族,不断改革,不断发展,不断进步。从成为联合国五个常任理事国之一,到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加入亚太经济合作组织,再到申奥成功、世博的.举办,这一件件一桩桩都是在证明我们的祖国在不断的融入世界,并逐渐成为全球领头国家之一!

“传”与“人”连在一起,便成为“传人”,即人的传播延续。再加一个“的”字,将“龙”与“传人”巧妙地结合在一起。这样“传人”就不再普通,而变成一个响亮的名字“龙的传人”。“龙的传人”只这四个字,就代表了一个种族——那就是华夏儿女,炎黄子孙,龙的传人!他们薪火相传,生生不息,与这文字一起,在浩荡的历史长河中逐渐走到今天。

在看这品、晶、淼、犇、鱻……它们是多么有趣,多么神奇,多么富有生命力!它们就是中华汉字!它以它无穷的魅力吸引着我们,吸引我们不断探索它的奥妙,发现它的美丽。

正如歌中所唱的:“全世界都在说中国话,我们说的话越来越国际化……”中华汉字,不仅是在中国,它已经走出国门,走向世界!

相关文章推荐
精选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