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初中作文 > 初三作文

弘扬好家风征文6(收集3篇)

栏目名称:初三作文 发布时间:2025-08-03
 

【篇1

中华民族五千年历史中孕育了无数的优秀传统美德,其中很多传统美德是以家风”的形式代代相传、延续至今的。如尊老爱幼、勤俭节约、谦恭孝顺、善良礼让、和气为贵……这些美德通过一代又一代的言传身教,在现代社会积淀、传承和弘扬,形成一个家庭的价值共识,也形成了全民共识。

那么家风究竟是什么?家风”看到这两个字,让我联想到的是种种严厉的家规。依我之见,家风使一些列在纸上的条条框框,是一把约束人做事情的戒尺,是一个家庭的风气、习俗,是一个家庭代代相传的规矩,是每个家庭成员都要遵循的祖训,是一种潜移默化的规则,他不需列举,不需要背诵,因为它早已烂熟于我的心中,是我潜意识里的行为规范,是我们需要传承的。

古语说得好:百善孝为先。”说的是孝顺父母是人类各种美好品德中最重要和占据篇】弘扬好家风征文

说起家风、家训、家教,总觉得是一个很严厉的话题。就我家的情况,我觉得就是一个字——孝。

爸爸妈妈常说,百事孝为先”。孝顺孝顺,孝敬长辈,就是什么事儿尽量让他们顺心顺意。在家里,爷爷奶奶说话,我们都要好好的听,就算说错了,也不能当面指责,要换一种他们能接受的方式悄悄的告诉他们。不跟长辈顶嘴,也是孝顺的体现。

在我们家,爷爷和奶奶差十几岁,爷爷很早就去世了,所以我对爷爷的印象只停留在6岁之前,现在也已经和模糊了。而我的奶奶自从我记事开始就因为中风导致左手和右腿不能动了,偏瘫。只能依靠拐杖勉强走路,那时候家里比较贫困,还要负担奶奶每个月的医药费,但是爸爸和叔叔始终十年如一日,每天做好饭先给奶奶端去,白天下地干活,晚上还要照顾奶奶,不管多苦多累他们都一直坚持。一晃就是快二十年。后来奶奶因为病情严重,导致整个人瘫痪在床,不能动不能说,大小便都必须有人伺候,这时候奶奶没有任何行动能力,一天24小时都需要有人在身边,没办法爸爸和叔叔商量两人分担,每人一个月不干活,专门在家照顾奶奶,可是奶奶可能是因为生病的原因,脾气越来越大,白天只要爸爸在身边她就坐在轮椅上睡觉,爸爸稍微有一点动静要离开,她就大喊着让他回来,晚上不睡觉,把我爸熬得没有睡过一个安稳觉,但是爸爸从来没有抱怨过,我每次放假在家的时候就说:爸,我帮你看一会儿,你去睡会儿”。可我爸就是不离开,躺在奶奶旁边睡,还不敢睡着。有一次,大冷的天,奶奶拉肚子,爸爸没看住,就拉裤子上了。大冬天,爸爸两手冻得通红,但他一句话也不说。有时候我和妈妈看着爸爸那样老心疼,总是劝他说你就离开一会儿,她不会有事的,但是爸爸就是不舍得。这一照顾又是三四年,虽然爸爸和叔叔照顾的比较细心,但是奶奶还是离开了。

百善孝为先,孝顺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作为中华儿女,我们有责任将这一优良传统发扬光大,我的父母家人在我的眼中都是孝顺长辈的儿女,他们虽然没有什么高深的理论,却使用实际行动教育为我们树立了榜样,多年以后的今天,我也像爸爸妈妈孝顺爷爷奶奶一样,孝顺我的爸爸妈妈,把孝心回报给我的父母。

谢谢大家!

【篇2

优良的家风,其实存在于生活的每个细节当中,在不经意间,它就会如春风化雨般融入每个家庭成员身上。跟孩子们聊起来家风”,简单的跟他们讲了几件家里的事,希望对他们有所启发。

姥姥还在世时,妈妈总是隔三差五就去姥姥家,到了那儿先进厨房,洗洗刷刷,然后开始做饭。妈,你想吃啥,我给你做!”这是她每次去姥姥家必问的一句话,做完吃完就开始一边收拾屋子,一边给姥姥唠家,嘴也没闲下来,手脚也没闲下来。姥姥也是一个特别强势的人,她们两个说话嗓门大的总让我误以为在吵架。可妈妈回想起来,总是说:你别看你姥我们说话嗓门大,可是她话我可没有不听过,就算觉得不对,也从不当她的面儿说。”

记得姥姥临终前,躺在医院的病床上,因为不配合治疗,手脚都被绑在病床上,倔强的姥姥对着舅舅大吼:我跟你说,你花多少钱都没有用,让我回家,我不治了!”舅舅对姥姥的病还抱有一丝希望,怎么都不肯放弃,后来妈妈实在不忍心,苦口婆心的跟舅舅聊了大半天,总算让舅舅改变了主意,把姥姥接回了家。没几天,姥姥就离开了我们,我问过妈妈当时那么做后悔吗?她只是略带伤感的说:那哪弄,人老了,也治不好,躺在医院也是受罪,还不剩顺着她的心意让她开开心心的走。”

我说孝顺”就是我们家的家风。我问孩子们你们觉得自己家的家风是什么?孩子是这样回答我的。

老师,我们家的家风就是不说谎话,不骗人。”老师,我觉得我们家的家风就是勤俭节约,妈妈总是不让浪费粮食。”老师,我们家的家风就是要和兄弟姐妹和睦相处”……孩子们的话语虽然朴实,但是,我觉得他们已经从我的事例当中得到了启发,明白了自己的家风是什么。

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无论时代如何变化,无论经济社会如何发展,对一个社会来说,家庭的生活依托都不可替代,家庭的社会功能都不可替代,家庭的文明作用都不可替代。”我想,家庭的重要性在于良好的家风对于每个家庭成员的教育作用。

我相信,尊老爱幼、勤俭朴素、诚实守信、兄友弟恭等等这些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存在于每个家庭当中,我们所要做的就是把这些优良传统挖掘出来,一代一代的传承下去,让它们能够发挥出凝心聚力的作用,让我们每个人都能够感受到家庭的温暖,能够让整个社会充满正能量,让整个世界和谐而美丽。

【篇3

有那么一种精神在鞭策我奋勇前进,有那么一股力量在支撑着我徐徐前行,是它,教会了我立身做人的行为准则,在我心中烙下了深深的印痕。这,就是家风。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不论时代和生活格局发生多大变化,我们都要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教、注重家风”。

家是我们的篇】弘扬好家风征文

中国,自古以来就有礼仪之邦”的雅称。古老的中华民族文化源远流长,在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勤劳的华夏儿女创造了灿烂的文化,形成了高尚的道德准则、完整的礼仪规范和优秀的传统美德。五千年的文化融入每个华夏儿女的血液,铸成了我们的民族的品格。

家庭是祖国的细胞,正如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品格一样,千千万万个组成国的小家,也有自己的家风。纵观历史,回顾无数曾辉煌一时的家庭,其家风各有千秋,有不少称之为传世经典:岳母为二刺字精忠报国”名流千古,一个忠”字便是岳氏的家风;曾国藩以勤”为人生篇】弘扬好家风征文

我生活在一个很普通的家庭,父母皆是工人出身,祖祖辈辈似乎没出过什么显赫的人物,当然也就没有形成正规的家谱、家训、家风之类的章程”。但我隐隐约约感受到,有三个词语已悄悄融入我家每一个人的骨血,那就是:勤俭、孝亲、敬业。

勤俭篇

写到勤俭两个字,穿着深蓝色褂子的奶奶便跃上心头。奶奶已去世十多年了,我甚至已快记不清她的音容笑貌了,但她终年劳作的身影却越来越清晰。

在我的印象中,奶奶似乎从没有穿过其它颜色的衣服,每天都是一件深蓝色粗布斜襟褂子。妈妈给她买的新衣服,她从来不舍得穿。每每妈妈提到新衣服了,奶奶不得已就把新衣服穿在深蓝粗布斜襟褂子里面。问她为什么,奶奶便不好意思地说:怕把新衣服穿坏了,怪可惜的。”

我小时候,家里老老少少十二口人,每天粮食的消耗量是很大的,当时很多人家都吃不饱,粮食不够吃,可我们家在奶奶的精打细算下,不仅人人吃得饱,而且每年还有余粮。奶奶经常去田间地头采摘野菜,放进面条里,卷进馒头里,让大家吃得饱,吃得好。

后来,日子慢慢地好起来了,爸爸隔三差五就买一些鸡蛋送回去给爷爷奶奶吃,可奶奶是从不舍得吃鸡蛋的,爸爸刚一离开,奶奶就又把鸡蛋拿到集市上卖了,只留够爷爷吃的。

在奶奶的影响下,全家人都很勤俭,爸爸在供销社上班,经常骑一辆自行车去县城进货,中午从不舍得在城里吃饭,无论寒暑都要奋力骑着满载货物的自行车赶回家吃饭。我和弟弟也秉承了这一家风,从不计较吃穿,合理消费。

孝亲篇

百善孝为先,和睦的家庭里,必定是父慈子孝的。

我家的轴心是我的爷爷,一家之主,那时叫老掌柜”,爷爷无论是种地还是工作,都非常出色,在家中的地位非比寻常。爷爷的处世哲学,用现在的话说叫情商”很高。一个多达十二人的大家庭,没有矛盾是不可能的,但在爷爷四两拨千斤的调停下,大家相处融洽,相亲相爱,所以爷爷获得了全家人发自肺腑的尊敬。但遗憾的是年仅五十多岁的他,却因中风而偏瘫,生活基本不能自理,刚强了大半辈子的爷爷突然如此,心里落差太大,曾欲轻生,在儿女子孙的劝说下,情绪才逐渐平息。

为了让爷爷的晚年生活更舒适一些,全家人可谓煞费苦心。叔叔给爷爷买了一张席梦思”床;爸爸给爷爷精心设计了一副独特的架子来撑蚊帐。爷爷爱吃红薯和猪蹄,因此我家几乎没断过这两种食物,有些季节里,实在是买不到红薯,妈妈就把苹果蒸熟了来代替。

这中间还穿插着两个辛酸”的故事。弟弟也特别爱吃猪蹄,但在那时,猪蹄在我们家还是一种很奢侈的食品,可以说是爷爷的专供”。弟弟放学回来,闻到了猪蹄的香味,可肉呢已经被妈妈剔下来给爷爷吃了,剩的骨头也扔掉了,妈妈就照实说了,弟弟委屈地说:骨头扔哪儿去了,哪怕我舔个二遍也好啊”。

还有一次,我看见家里买了一袋红彤彤的大苹果,实在是太诱人了,忍不住拿起一个便啃,妈妈看见了,心疼地说:那可是给你爷爷买来当饭吃的,你怎么吃那么大一个,这苹果可贵着呢”,当时我红着眼眶,默默放下了苹果。

正是由于父辈的榜样力量,我成家之后,善待公婆,一双儿女也听话懂事,当我工作太忙,无法按时吃饭时,年仅十岁的儿子便把饭做好,送到我的办公室里。

敬业篇

老老实实做人,踏踏实实做事,一直以来都是祖辈、父辈对我们的谆谆教导。说到敬业,当推我的妈妈。

妈妈曾在合作社担任出纳和会计一职,在我的心目中,妈妈很少在做饭和做家务上下功夫,她的时间大都放在了工作上。她的上下班节点是不明确的,经常见她在节假日或夜晚伏案算账、校对。

记得有一个夜晚停电了,很热,很多蚊虫,但妈妈点着蜡烛还是工作到深夜。

妈妈,你咋还不下班了?”在旁边陪她的我实在受不了了就嚷嚷道。

错了几分钱,对不上。”妈妈没有停下翻动账簿和拨弄算盘的手。

错了几分?我零花钱给你补上。”我依然不放弃劝妈妈早点下班。

妈妈终于转过身来,很严肃地看着我说:这不是钱多钱少的问题,而是工作中出了问题,要赶紧纠正。”

母亲的话几乎影响了我的整个工作状态——那就是认真、细致,对工作永远怀着一份敬畏之心。

回顾生活中影响我一生的这些点滴琐事,忍不住想感谢上苍,感谢他能让我生活在这样一个充满爱、充满光、充满力量和勇气的大家庭里。勤俭、孝亲、敬业将浸润我的血液,溢满我的胸腔,让我时刻提醒我自己,堂堂正正做人,勤勤恳恳做事,不辱门楣。

相关文章推荐
精选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