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在农村长大,总盼着过节。春节和中秋是家乡最受重视的两个节日。或许是因为那时候生活水平比较低,只有过节时家里才会改善一下生活;或许是一到过节就放假,总会搞一些娱乐活动,自己可以痛痛快快地玩一场;或许两者兼而有之。总之,过节忙的是大人。但大人们忙归忙,每到过节也都有一种心情的放松。当然,最高兴的还是我们这些无忧无虑孩子。
春节的时候,虽然恰逢农闲,但总感觉每年都是忙忙碌碌的。惟独中秋,给人一种特别的欣喜,一种心境的安歇,一种特别的想往。后来想起来,似乎是心绪不同使然。
我喜欢中秋的意境。那既是收获的.积蓄,又是收获的开端。说她是积蓄,是由于夏收才过不多时候。说她是开端,是因为秋天迈着她轻盈的脚步迎面而来,融着人内心即将收获的欣喜。我想惟有经历过乡村生活体验的人,才会有这种情感、心境和内心深切的感受。
我喜欢中秋的意境。圆圆的月光之下,圆圆的月饼,苹果熟了,鸭子、葡萄等水果也都上了市。月光下,人们品尝着节日的美食,谈论收获的话题。一边赏月,一边思念身处异乡的亲人。实所谓:“每逢佳节备思亲”。
我喜欢中秋的意境。妈妈每年都要亲手给我们做月饼吃。妈妈做的月饼外观象饼干,很厚实,新鲜的面,新鲜的馅。不管是蒸出来的,还是烙出来的,上面都有用农家的大碗所刻画出来的月的图案,其中又有桂花雕印出的花瓣。馅,也很特别,主料是红塘,里面放些芝麻、清红丝,杏仁、葡萄干什么的。新做出的月饼,蒸的,柔软可口,适合老年人;烙的,外焦里嫩。你看,新端上来的月饼,热气腾腾,一股清香味道儿扑面而来,真令人流的一满嘴的口水!
多少年过去了,虽然现在市场上的月饼有许多,各种瓜果一应俱全,但是我还是喜欢吃妈妈做的月饼。月饼的花纹虽然没有太多变化,但是花纹总是那么的清晰,那么均匀,那么好看。所以一赶上中秋过节回家,总要吃上两大块儿,觉得好香、好甜……。
一年一度的中秋又到来了。和以往一样,我们齐聚老哥家,聚餐之后全家照例到珠江边赏月吃月饼。
二姐到老哥家的时候,有一件趣事。
侄女之前和宝贝一起在房间里睡觉,本以为这姐妹俩应该早已入梦乡,谁知却传来她们俩嬉闹的笑声。结果是一分钟也没睡,俩人兴奋得不知道什么是困乏了。听到姑姑来了,侄女便赶紧出来。后来宝贝对我们说,躺在床上的时候,小侄女对宝贝说,不知道这次姑姑来又会给我们买什么衣服呢?
有趣的是,这次二姐来,并未给她们俩买衣服,而是一人买了一条粉红色的`头花。结果侄女又说了一句这样的话——原以为姑姑会给我们买新衣服,没想到只买了头花,唉……
言语中颇为失望。二姐听到,哑然失笑,连忙说,要不我们现在去买吧!虽然我们极力劝阻,但二姐仍然觉得让两个孩子失望太不应该了,就执意要去。无奈,只好由我领路,二姐开车,前往黄岐的步行街选购。
步行街上专卖童装的店铺不多,只有几家,侄女和宝贝都看中了一款白色的公主裙,无奈这款大码的只有一件。二姐想给俩侄女都买一样的裙子,便继续寻找合适的。找来找去,最终还是没能找到两件相同的款式,只好侄女一种样式,宝贝另一种样式,唯一相同的就是颜色都是白色。姐妹俩异口同声地都选择白色,问其原因,是因为受白雪公主的影响。
姐妹俩的愿望终于满足,蹦蹦跳跳地回到老哥家,向大家展示她们的新衣服,果然得到了一篇赞许声。
今天这俩孩子的一言一行,尤其是小侄女的,在未来很长的一段时间内,都会成为我们乐谈的话题!
今天,是一年一度的中秋节,人们都说:十五的月亮十六圆。可我觉得今天八月十五的月亮特别圆,特别多星星,奶奶炒的东西特别多,特别香,嘻嘻!
在中秋节的前一天,我已经全副武装,做好准备,因为,爸爸说今年不买灯笼,要我自己做,真倒霉!首先,我先用竹子制作成一个六面四角形的灯笼。可能我是第一次,把灯笼弄得乱七八糟的,灯笼不像灯笼,鬼不像鬼,最后还是老爸帮我做好了灯笼的支架。接下来是把画好的画做灯笼的面,这可是我的强项啊!我佛手一挥,一会了就画好了。最后,也是最难得一部分:就是做灯笼的胡须。一开始,我剪得四不像,妈妈说我剪怪怪的,我很不服气,但是我看到妈妈剪得胡须非常精致,我就好佩服妈妈。辛苦了一天,终于做好了灯笼,看着和爸爸妈妈一起做的战利品,从心里比吃了比糖还甜!
我盼呀盼,终于盼到中秋节当天了,我盼中秋节有两个原因:一是因为奶奶做的大餐;二是因为我约了同学晚上到华柏公园玩。还没到约定的'时间,我就匆匆忙忙地拿好灯笼下去了,当我走到华柏公园的时候,连个人影都没有(我们班同学)。果然,太早了,当我准备休息一下的时候。突然,一只手拍了拍我肩膀说:小郑,你好慢啊!我转头一看原来是徐筠颖。后来我们拿着漂亮的灯笼到公园里到处转,一个肥胖和一个瘦瘦的身影闪过,吓我一跳,原来是欧凯莹和蔡珊玲。一开始,我们还兴致勃勃地拿着灯笼瞎转,一会逛那边,一会逛逛那边,开心极了!我们就把灯笼给忘了,东玩玩、西玩玩,一会玩三字经一会玩木头人,乐极了!玩累了,就在石椅子上休息。
传说,嫦娥为了不让坏人拿到仙药,于是自己吃下,随后变成了仙子飞上了天空,她的丈夫思念她,在每年的这天摆上食物,寄托思念。奔月成仙的故事广为流传,后来,人们把这天称为中秋节,流传至今,到现在都有赏月,吃月饼的习俗。
中秋节这天,我、妈妈、爸爸、姐姐和弟弟来到院子,院子里摆着香甜可口的水果,有红通通的苹果、黑溜溜的.葡萄还有香香甜甜的月饼,品种繁多,有虾仁味、豆沙味、枣泥味妈妈先把一块最大的月饼切成了几小块,放在一个盘子里,大家每人拿一小块月饼开始品尝,我忍不住一口气吃完了这一小块又香又甜的月饼,而弟弟却是一小口一小口地品尝。
吃完月饼,我提议全家来玩一个游戏。我灵机一动:玩成语接龙吧。大家纷纷赞同。九九归一。我迫不及待地喊出第一个成语,然后一脸期待地看着弟弟,并用眼神不断示意他,弟弟马上心领神会,抬高嗓门,大声说道:一五一十。这声音可真是中气十足!而爸爸妈妈相互对视了一下,居然异口同声地说:十全十美。接下来该姐姐回答了,美梦成真。姐姐不假思索地答道。我笑嘻嘻地望着爸妈:这个问题把你们都难住了吧!轮到爸爸了,可他却卡壳了,我瞟了弟弟一眼,弟弟马上偷偷跑到爸爸身旁,俯在爸爸耳边,小声说了一个答案。爸爸一脸骄傲地说:针锋相对。说完还偷偷给弟弟竖起了一个大拇指。我们一起玩了好久,渐渐的,大家都有点累了,开始坐在椅子上吃月饼,欣赏这美丽的月色。皎洁的月光像银色的轻纱披在大地上,美丽而优雅。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月饼代表团团圆圆,希望下一个中秋节,我们一家人还能团聚赏月!
今年的月亮是十五圆,可十四的月亮却那么皎洁,那么的……
中秋节前夕,到处都有温暖的感觉:大街上,灯火通明;家里欢声笑语;饭店里;其乐融融。
爸爸也赶着去跟朋友聚会,可我们家有要求,晚上必须在家里吃饭。爸爸只好吃过饭再去和朋友说会儿话。
我、妈妈和弟弟准备去监督爸爸,不让他喝酒。路上,妈妈开着车,爸爸递给妈妈一瓶水让他喝,妈妈回答坚决的很:不喝!我和弟弟捂着嘴在后面偷笑,我小声对弟弟说:“这就叫一头撞到枪口上。”爸爸好像听见了我的话,转过来给我们做了一个鬼脸,我和弟弟笑声更大了。妈妈也装不了严肃了,一下子笑了出来,车里一片欢乐。
终于到酒店了,爸爸下车准备上去,妈妈叮嘱再三,不能喝酒啊!爸爸回答的很勉强,嗯,好。
我们在楼下等爸爸。没有一点凉爽之意的秋夜,枯燥而无聊。“我最烦等人了。”弟弟抱怨了一句。唉,是呀,我最烦等人了。
看看妈妈,她正在悠闲自得地玩着手机,刷着微博,好像刚才的喝水事件让她的.心情很好一样。“同样是人,差距怎么这么大?”弟弟一边说,一边做出沉思的动作。
妈妈看了一眼弟弟,强忍着笑容把手机给了弟弟。什么也没有的我,欣赏起了十四的月亮。
渐渐的,我口干舌燥,想去买水,可突然想起爸爸拿了一瓶水,我就把盖拧开畅饮,有一种女汉子的风范。
一口下去,一种呛鼻中带苦、苦中带辣的味觉扑鼻而来。“是酒!”我大喊了一声。妈妈和弟弟用一种惊讶的眼神打量着我。女汉子立刻就变成了女神经。
喝完酒的我并没有怎么样,于是我心想:原来我的酒量这么好!弟弟也说我是千杯不醉的女中豪杰啊,骄傲呀!
覆盖月亮的乌云没有了,一轮明月挂在宁静的夜空。伴着笑声和略有喝多的感觉进入了梦乡。懵懵懂懂喝多的王一茗,祝大家中秋节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