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江苏和浙江交界处的千年古镇——乌镇,是一座江南水乡古镇。
今天,我去了乌镇西栅景区。游览车把我们带到了景区里面。
我们首先来到一口井边,这里有瘟元帅的故事:一天晚上,瘟元帅在看书,他听到外面有奇怪的声音。原来,几个瘟鬼在往井里放瘟虫。瘟元帅就在那儿写了张告示,可是他又想乡亲们识的字不多,就冒着生命危险跳进了井里。第二天,乡亲们来打水,捞到一具尸体,看见他身上发青,便知道中了毒,乡亲们就不敢在这儿打水了。这件事感动了乡亲们,所以给他建了一座庙;玉帝封他为瘟元帅,掌管人间的瘟神。
最惊奇的是三寸金莲馆,里面陈列着从南宋到清朝的数百双各种各样女子穿的、小得好像真的只有三寸,我真感叹她们是如何穿进去的。女子从小就得缠足,谁的脚越小越漂亮,这代表着封建社会对女子的束缚。
最有趣的要数是看他们养蚕,先要把蚕宝宝用桑叶喂大,然后等它吐丝做成茧子,有白色的,还有彩色的呢!它自己变成蛹,再产更多的卵,孵出更多的蚕宝宝。人们用机器或手工把茧子里的丝抽出,织成鲜艳的衣服和被子。
我们还去了很多地方:天下第一锅、酿酒坊、乌镇邮局……
我爱乌镇,我爱小桥流水人家。
若用一个词语来形容江南水乡乌镇,“古朴”是最好不过的诠释了。
冬日里的乌镇说个耐人寻味的地方。自驾游来到乌镇,映入眼帘的是那一栋东白墙黑瓦的房子。
来到乌镇就仿佛来到了游人如织却又黑白的世界。久久凝望,你会感觉眼前就如一幅壮丽的水墨画,而你像画中的游人又似乎身临其境。
漫步于乌镇街头,热闹非凡。这让我情不自禁想起沈家门晚上六七点时的街头弄堂。路虽小,却一直那么喧闹。
可比起乌镇,又似乎少了一分意境,少了一分古色古香。
亭台楼阁总是让人想入非非,置身于其,仿佛穿越回古,浓浓的古风气息,烈烈发人家风味。
在乌镇,我记得有一座拱形石桥,下面是清澈见底的湖泊,似明镜,如梦如幻。更加衬托出了乌镇独有的气质。素,也是乌镇的一大特点,乐于吆喝的人们,特色的小店,装缀于此,现在和古代相融结合,让人流连忘返。城乡,不一样的环境,不一样的风格,不一样的意境。乌镇,把它们展现得淋漓尽致。
环游乌镇,领略不一样的风采,感受不一样的韵调,身临其境的感觉,真好!
这个暑假,爸爸妈妈带我去了我们著名的江南水乡乌镇游玩,这是一次难忘的经历,给我留下了许多美好的回忆。
我们早上坐车到了乌镇,一下车,到处都能看到一条条小河,河面上架着一座座古色古香的拱桥,还不时有几叶小舟驶过,小舟将清澈的河面激起层层波浪,明媚的阳光洒在了这一切上,让这一切显得更加美好。江南水乡果然名不虚传啊。东市河是贯穿乌镇的主要河流,顺着东市河往前走,时不时的会有小桥流水的声音传入耳中,给人心旷神怡的感觉。走着走着,一股浓烈的香味扑鼻而来,我抬头往前一看,原来前面是家卖臭豆腐的小店,我的馋虫被勾引了起来,于是就嚷着让爸爸买给我吃。等我大口大口地吃完两大盘美味之后,才心满意足地开始了接下来的旅程。我国著名的文学家茅盾就出生在乌镇,他在乌镇读书并长大,美丽的乌镇养育了他,我们参观了他的故居。乌镇还有一个举世闻名的东西,那就是蓝印花布。小镇中有个蓝印花布的作坊,我们进去参观了蓝印花布的整个制作过程,真是令我惊奇。不知不觉,夕阳西下,我们意识到了我们的乌镇旅程要接近尾声了,心中忽然觉得有几许不舍,因为乌镇真的太美了,她的美将一直收藏在我的心中!
这次五一长假爸爸妈妈带我去乌镇西栅景区玩。
进入景区,看到西栅是一条很长很长的小巷,一边是一些小商店可以买吃的也可以买玩的。另一边是旅馆的登记处。我们到宾馆后没多久就下起了绵绵细雨,但却不见行人减少。我们四点多下去时人还是多,但很细,所以落在身上一点感觉也没有。在小路尽头的地方有一个巨大的藤遍,我们拍照留念后又去了一家卖青梅的地方,青梅是乌镇最大的特产之一,于是我们买了点回去尝尝。
第二天清晨,街上没几个人,很清静,于是我们又去走了走,雨后的石板路清洁、湿润,略带一丝丝的反光,静静地诉说着乌镇的往日,在这样的路上,我们也静静地走着,生怕惊醒了这座宁静的小镇,这时,天空中又有一些雨丝若有若无地飘落了下来,给乌镇蒙上了一层美丽的雨雾。这才是真正的乌镇——幽静的江南小镇。
建议大家也去玩一玩啊!
春节让我最高兴的事就是能到外面玩,今年春节我和舅舅他们都到乌镇玩。
我和妹妹下了车,就迫不及待地奔向一扇上面写着乌镇的大门。走进乌镇,在我眼前的就是一座座古屋,我们走进一扇古屋的门,里面全是古床,有姐妹床,小姐床,兄弟床……古床上的雕花精美绝伦,让我甚是佩服那些雕工的叔叔。
接着我们又走进了一扇古房的门,里面是做酒的,在墙壁的一角,我发现了好几坛比我还大的,比我还高的酒坛,真让我大吃一惊。再往里走,就是工人们做酒的地方了,只见有好几台大机器,在机器下面放着一个铁罐,酒就流到铁罐里了。那酒气薰天的场面,让我沉醉其中。
夜晚,乌镇的灯光闪烁,一盏盏小五彩缤纷,分外迷人,我和妹妹欣赏着这处美景,再也不想走了。
乌镇既古老又美丽,更忘不了这次赏灯。
乌镇,乌黑的瓦片,雪白的墙壁,窄窄的河道上,灰色黄色石砖搭砌成古桥,远远的乌蓬船缓缓地划来。
乌镇是典型的江南水镇,街道和居民楼都沿河而建。水里打木桩石柱,上面架横梁,整齐地铺上地砖,屋子就出水面搭建起来了,或高或低密密麻麻地挤挨在一块,有的开茶楼,有的开饭店,各种各样的店很多,应有尽有,每家店铺都很精美,最好的是旅馆,让我真正做了枕水之家。
乌镇的人民都很勤劳,丝作坊,草木染色作坊,叙昌酱园,灯笼房,油纸伞等等,都是他们亲来的象征。
小小古镇,种种味道。
寻着古人的脚步慢慢体会印象最深的就是那蜡染工艺房,给我很多美好的回忆,在民间自织的白色土布上涂蜡绘图染色脱蜡漂洗,一道道工艺后得到变化多样的色纹,那就是冰纹,点染得很精巧细致,形形色色各不相同做成头巾、衣服、裙子、手帕、书包,还有可爱的布娃娃等等。
这就是我走过的乌镇,没有大城市的喧嚣繁华,一片温柔淡雅,一幅可听可看,会动会发声的水墨丹青,将误撞的我们带入了人间仙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