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是亲朋好友团圆的节日,所以中秋节也常常被人们称作“团圆节”或“仲秋节”。
每逢中秋,在外工作学习的人们,总会不远千里从五湖四海相继赶回家与亲人们团聚。
常年在外工作的老爸,在中秋也提前预定了火车票不辞辛劳地赶了回来,还回了一份中秋的“甜蜜”——月饼。见到我们,老爸疲惫的面容上增添了一丝喜悦。在外上学的姐姐也回来了,脸上伴着满满的笑容。一家人多么的温馨,多么的幸福,我们坐在一起聊天、说趣,显得是那样地融洽。
晚上,我们来到了爷爷奶奶家过中秋。餐桌上的菜品丰富多彩:棒棒鸡、酸菜鱼、红烧排骨……全都是我的最爱,我拿起筷子小心翼翼地挑着,生怕夹掉了。最重要的当然是今天的“主角”——月饼,圆圆的身体,上面还刻着“中秋”这两个字,周围还镶嵌着花边,让我都舍不得吃了。我轻轻咬下去,吃在嘴里甜在心里。一家人围在一起无比的快乐和幸福。爷爷奶奶布满皱纹的脸上洋溢着笑脸,眼睛眯成一条缝。
我拿着月饼往院坝里跑去,坐下仰望天空,天上那迷人的圆月,像一只眼睛,纯洁而又明亮,令人痴迷群星围绕他。月亮上仿佛有一名女子和小兔的身影,还隐隐约约有一位壮汉的身影,那应该就是嫦娥、玉兔、吴刚。嫦娥在舞蹈,而玉兔则在一旁帮嫦娥捣药,捣药声如乐曲一般,高低起伏,连绵不断。外面的吴刚一会儿卖力地砍桂花树,一会儿又直起腰来,大口大口地喝着桂花酒。就这样,他怎么也砍不倒这颗桂花树。脑海里浮现出吴刚那疲惫不堪的样子,我不禁感慨古人丰富的想象力。
当我准备再咬一口香甜的月饼时,却发现手中的月饼不知在何时被我这个“吃货”啃光了,转身再想拿一个月饼时,却发现瓷盘中只剩下最后一个了,辛亏我眼疾手快,抢到了最后一个,要不然就被姐姐拿到了。姐姐发现盘中的月饼不见了,不禁疑惑起来:“好奇怪,刚刚还有一个月饼,怎么一眨眼的工夫就没了?难道月饼长腿了?”我心里偷偷乐呵着:哈哈哈……
吃完饭后,爸爸饶有兴致地问:“你们知道月饼出自什么时候吗?”爷爷抢答道:“月饼出自元朝后,起初是用来传递信息的。当推翻元朝后,用于食用,才有了今天的月饼。”爸爸说:“完全正确!”“哇!爷爷你好棒!”我和姐姐异口同声地说道。爷爷笑了笑,不答。然后爸爸和爷爷又给我们讲了许多关于月亮的故事,我们这一家人在一起真真很快乐!
中秋是幸福的,中秋的团圆的,中秋也是甜蜜的。
我从“后羿射日、嫦娥奔月”和“玉兔捣药、吴刚伐桂”的故事中知道了关于中秋节的一些有趣的传说,还知道了农历的八月十五恰逢秋季正中,故名中秋,但是,正如同我们可以有好几个名字一样,中秋节因为不同的说法,也有不同的名字,下面我就给你们讲讲她的几个名字吧。
“仲秋节”,当我写出这个名字的时候,你是不是认为我写了错别字了呢?偷偷的告诉你吧,我没有写错,我们都知道一年有四个季节,古代的每个季节又分为“孟、仲、季”,而农历八月十五正在秋季的中间,哈哈,你应该明白为什么是“仲秋节”了吧!
奶奶总是说团圆节,这又是怎么回事呢?还是我来揭晓答案吧。中秋之夜,月色皎洁,月亮满圆,像个玉盘一样,远远望去还像是一颗黄宝石,象征着团圆,所以才有团圆节这种叫法,我们在那天都会和家人团圆,可以吃到像月亮一样可口的月饼,还可以隐约看到一只可爱的小兔子在捣药呢!
可千万别小瞧了中秋节,它的名字可不止这些呢,还有“八月节、拜月节、女儿节、追月节、玩月节……”。几乎每一个名字都有一个很有趣的传说,你们不妨也多读读书,看看吧!
中秋节的脚步越来越近了,此时此刻,我想要对在外面不能回家的人说一句“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但我更想祝在家的小朋友们中秋节快乐,希望大家能像花瓣一样团圆在一起!
中秋聚会节,亲人齐欢聚。儿女回探望,双亲心中喜。美味佳肴备,举杯庆佳节。宴散皆归去,父母忙辛劳。心中多慨叹,提笔留记载。愿与君分享,共醒大家身。
都说孩子的生日是母亲的受难日,每个孩子过生日似乎理所应当他们就是主角,他们就就应幸福的渡过、快乐的享用,如今看来不光是孩子过生日劳累的是父母。其实,依据中国传统,过节就是聚会日,孩子都会回到父母身边,一家人热繁华闹。
一听说孩子要回来了,父母心中那叫一个乐。他们会早早地做预备,想想这个爱吃啥,那个好哪口,一切都尽着孩子的口味,用父母的话来讲,他们任务忙,一年才回来几次呀,回来一次就尽量让他们吃得饱,喝得好。他们的心思全让孩子占据着,做的饭也不论自己的牙能否咬得动,自己的胃能否消化得了,这些他们从不会刻意去想,哪怕是一个闪念也不曾有过。
从清早起来就末尾忙碌预备,手不停,脚不歇,眼还不时地盯着门口,等候着儿女突然就出如今自己眼前喊一声“爸”,喊一声“妈”,这会让他们等候的心更踏实,更满足。为让孩子好好回家享用,他们是数了又数,算了又算,总期望把儿女想吃的爱吃的都搬上桌,这样他们预备时就似乎满汉全席般地把桌子上摆得满满的,盛不下的锅台边,厨柜上也挤挤,再不行就撂着放。从这大样小样中就可知父母花了多长时刻,费了多少心思,他们有多等候这样的聚会,这似乎也在通知我们自己有多长时刻没回家探望父母了。假定一样菜代表父母的一次等候,那这满桌的菜又凝聚了父母的多少思念呀。
最后饭菜好了,大家围坐一圏,边快乐地吃着,边开心肠聊着,气氛十分温馨。一顿饭父母只顾得看我们了,看我们放下筷子,他们就给我们夹菜,不让夹还不行,为依从父母我们吃饱了也要硬往肚里咽,由于看我们吃他们就会很满足;听我们聊得欢乐,虽然他们有时会听不懂也插不上话,只能默默地坐在一旁当听众,但只需我们快乐他们怎样都无所谓。这就是我们的父母,永远无怨无悔地为儿女们付出,永远无私无畏地为儿女们贡献。
中秋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
农历八月十五,古称为仲秋,是一年一度的中秋节,因为这一天月亮满圆,象征团圆,又称为团圆节。
为解惑中秋节,我提前几天就在电脑上大打出手,查阅很多相关资料,同时每晚观察月亮的变化。我惊奇地发现,月亮变幻如此出乎我意料,尤其十三·十四满圆速度惊人。爷爷说:“月亮满圆心切,就像人间家家户户十五要团圆在一起的心情一样,恨不得飞起来呢!”的确,八月月亮多变化,初一初二黑麻麻,初三初四银钩挂,初八初九似龙牙,十一十二半边瓜,十五银盘高高挂,中秋月净无暇,圆如镜子照万家。
十五这天,我家小区真热闹,人来人往,车水马龙,大包小包,喜气洋洋。我家也不例外,姥姥姥爷,姑姑姑父,舅舅舅妈,叔叔阿姨欢聚一堂,各种好吃的挤满了桌子,大家推杯问盏,问长问短,祝福佳语洋溢在欢快的音乐之中。
吃罢月饼·水果后,人们便涌出家门,来到假山旁赏月。今天的月亮那个大呀!那个圆呀!望着刺眼的月亮,我想起关于月亮的种种传说,我仿佛看到了嫦娥美丽的绸带在舞动;看到玉兔隐隐约约向我跑来;看到吴刚满脸汗珠在滚动。
月亮悄悄移去,而小区依旧欢声笑语。过了好久,不知不觉我回到了家中,躺在床上,脑海里仍然浮现着月亮的`故事。似醒似梦地想:长大我一定要到月亮上去,告诉嫦娥,后羿再见她现在很方便,有嫦娥飞船啦;告诉玉兔,不要再杵药了,地球现代化,什么药都能制了;告诉吴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