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小就有一个梦,想到西安去。虽然相隔万里,却止不住我火热的心,想尽早到哪儿去。
西安,历经了几世几朝的沧桑,见证了多少风风雨雨,王朝更替。如今斯人已逝,而西安却依然屹立于历史的风口浪尖,继续他永无止境的使命,傲视世间一切兴衰荣辱。
寒冷的银光从天际倾泻下来,流淌在西安衰颓的城墙上,让本已斑驳的萧墙更觉触目惊心。风沙袭来,他岿然不动,一任自己的身躯接受风暴的洗礼。所以,西安是有心的,而且他的心是那般空明纯净,让人仰止。
孤雁南飞时,冰冷寂静的荒原上,会有低沉的埙声响起,那是西安的魂灵!埙声在西安传起来最是空旷和雄浑,让听的人心悸魂绕,仿佛终日不绝于耳。现在想起绕梁三日的鄙陋,埙声应该会绕梁三年也不绝,直到海枯石烂地老天荒。
西安,是西安人的西安,但也是我的西安。如果说故乡是我现实的故乡,那么西安就该是我梦中的故乡,我一直追寻的方向!没有必要解释,不需要理由,一切,都应该那么顺理成章,理所当然!
我想念西安,想念他的风沙,他的月光,他的城墙,他的埙声,他的魂灵!
我想站在那寂静的荒原上,抬头看灰色的苍穹,任强劲的风吹散鬓发,吹到脸上,也吹走一切的怅惘,吹走世间一切兴衰荣辱,只一个人静静的看碧空云卷云舒。
我想站在沧桑的城楼上,俯瞰苍茫大地,看风过尘起,感叹人生须臾,感叹风华不在,吹一曲红萧,吟得意诗文。
爱西安,梦西安,念西安……
路过那家牛肉拉面馆,一闻到那熟悉的香味,你便不由自主地闻香下马。这香味会把你拉进面馆,点一份香气十足的肉夹馍。那肉夹馍有一点汉堡的影子,俗称中国式汉堡。它的模样有点像河蚌一样分为上下两块,中间夹着厚厚的馅。
路过那家牛肉拉面馆,一闻到那熟悉的香味,你便不由自主地“闻香下马”这香味会把你拉进面馆,点一份香气十足的"肉夹馍。
那肉夹馍有一点汉堡的影子,俗称“中国式汉堡”它的模样有点像河蚌一样分为上下两块,中间夹着厚厚的馅别看这“中国式汉堡“样子没有正宗汉堡好看,但味道绝对不亚于正宗汉堡把两边夹的面饼打开,会发现里面馅有很多肉,还有洋葱等料很足,咬下一口,会感觉到口齿留香,皮脆脆的,馅香香的,就想着再来一口,不知不觉中,一个肉夹馍就吃完了。
听完我的介绍,你是不是也觉得肉夹馍很好吃啊?
秦始皇陵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结构最奇特、内涵最丰富的帝王陵墓之一,它是一座豪华的地下宫殿。而兵马俑则是秦始皇陵的陪葬坑,位于陵园东侧1500米处,它被认为是“世界八大奇迹”之一。
兵马俑规模宏大,目前发现的三个俑坑,总面积将近2万平方米,足有50多个篮球场那么大。3个坑中,武士俑约7000件,战车约100辆,战马约100匹。兵马俑坑中,不同的`兵种按军阵排列,一行行,一列列,多而不乱的阵营体现了秦军纪律的严明。
秦俑千人千面,每个人物都有不同的神态,它们类型众多且形象鲜明。
将军俑披着鱼鳞甲,头戴燕尾长冠。他们高近2米,身材魁梧。脸上那一条条皱纹,显得他们是久经沙场,富有经验的将领。
军吏俑虽不如将军俑丰满魁梧,但双肩宽大,挺胸伫立,神态肃穆,服饰也很华丽,飘逸非凡,倘若有风吹过,他们那系腰的带子仿佛会随风飘扬。他们勤于思考,勇武干练,有的若有所思,仿佛在思考着“忠孝不能两全”。
骑兵俑头戴圆形小帽,身穿短小的铠甲,衣服短小轻巧,他们一只手牵马,另一只手像是拿着武器。鞍马膘肥体壮,四肢健壮,它们等着在等着号令,让骑兵上马冲杀,跃往前方,踏上征程。
立射俑和跪射俑组成弩兵军阵,立射俑位于阵表,跪射俑位于阵心,一上一下,相互进攻、配合。
车兵俑分为驭手和车士,车士分布在战车左右两旁,是战车进攻的主力,驭手则负责驾驶战车。
兵马俑的神态和动作各不相同,但每个兵马俑都展现了战士们的爱国情怀,为国效忠的决心和视死如归的精神。
秦兵马俑丰富而生动的塑造了许多种具有一定性格的人物形象。其风格浑厚,非凡的艺术魅力,是中国古代塑造艺术的里程碑。它即继承了战国以来中国的陶塑传统,又为唐代塑造艺术的繁荣奠定了基础,被誉为“人类古代精神文明的瑰宝”。
暑假里,我们去了古老而神奇的城市——西安,领略了这座千年古都不同特色的美景与美食。
著名的回民一条街,不管白天还是晚上,人流川流不息,各地汇集来的人们都来这里各种各样的美食,有嚼劲的羊肉或牛肉泡馍,香香的肉夹馍,酸酸甜甜的酸梅汤……还有一种独特的食物,叫biangbiang面,也叫裤带面,面条不但长而且很宽,足有一寸宽,跟我们平常吃的面条完全不一样,一碗面只有3根,味道超级好,我很喜欢吃,回家前还买了几包带回来。西安美食数不胜数,好多还上过湖南卫视《天天向上》节目呢。
不过西安之最可并不是这些美食哦,而是闻名天下的秦始皇陵中的兵马俑,兵马俑号称世界第八大奇迹,是中国的艺术瑰宝。
穿过人山人海,我们到达兵马俑第一展厅,一眼望去就看见两个用大理石做的擎天柱,柱子的顶端还有一圈黄金,让人惊叹不已;再往里走,两辆皇上坐的马车映入眼帘,马车做工精细、色彩斑斓,让人赞叹不已,那时的技艺水平已经是这么高超;再往里走,就是最壮观的陪葬坑啦。一进门,所有的兵马俑尽收眼底,此时的场景极其壮观,一列列兵马俑整齐地展现列队站着,远看都是一样的,近看其实各不相同,有的眼望前方,好像在侦察敌情,有的低着头,好像在思考战略,有的精神抖擞,时刻准备着……陪葬坑十分得大,有不计其数的兵马俑有些已经被挖掘出来,有些还在地下,等待着修复。兵马俑们还有一个秘密,他们其实是彩色的,因为氧化才变成了土黄色,色彩虽然褪去,但依然是壮观一景。
西安,一个漂亮而又古老的城市,真是不虚此行!
今年暑假,我有幸随妈妈去古都西安游了一回钟楼。它坐落于西安市中心,是1384年明太祖朱元璋下令兴建的。虽然距今已有六百多年的历史了,但钟楼仍然保持着原有的建筑风格和形态,被誉为“古城明珠”。
钟楼面积达1377平方米,从地面到镏金顶的高度是36米,楼基高8.6米,宽35.5米。钟楼底部像一个城墙墩子,上面是一个亭子样的阁楼,西北角上陈列着一口明代铁钟,重5吨,钟边铸有八卦图案。
我们沿着北侧的石阶登上了华丽的第一层,首先看到的是四周漆壁上栩栩如生的雕刻,上面是远古的传说和故事,有《木兰从军》《嫦娥奔月》《伯乐相马》《柳毅传书》《八仙过海》等。走进楼厅,只见四根粗大笔直的柱子威风凛凛,它们高17米,名曰“冲天柱”。厅中有精美的楠木家具,还有五彩缤纷的吊灯。
其实,钟楼的第一层便是最高的一层,但从外面看,却有三层屋檐,上面的两层屋檐在里面看是看不出来的。这种形式既起到了装饰作用,又能使下层屋檐得到保护,真是一举两得。
站在庄严雄伟的钟楼上,踏着脚下的青砖,扶着楼台里的条石,欣赏着装饰斗拱、形式优美的木檐……极目远眺,整个西安城就在我们的脚下,我感到胸襟开阔。这精巧、古香古色的建筑表现了我国古代能工巧匠们的创造技术和丰富的智慧,显示出我国古典建筑的独特风格。它是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
西安位于陕西的中南部,那里历史悠久,还是中国的六朝古都之一。这次寒假期间我去那里了。
那天,艳阳高照,我们吃了一顿丰盛的早餐,然后乘上大巴车到古城墙,城墙上积满了雪,最深的有三十厘米厚,我们在城墙上打起雪仗、堆雪人,好不开心。
接着我们要坐观光车,前先我是很开心座观光车,可是后来,我真想吃下十片后悔药,坐在观光车上景色倒是一览无疑,但是因为城墙上寒风刺骨,手都冻红了,寒风像刀子一样刺到脸上,好痛。
终于下车了,我立即回宾馆,结束今天的行程。
第二天,我们来到了西安历史博物馆,馆内陈列的是原古时期到清朝的历史文物,这些文物背后的故事就像是重新打开历史的大门,回到过去。我们听得津津有味。
第三天,我来到我最想去的地方——秦兵马佣,到了一号坑,我立刻呆了,它的面积有一万四仟二百六十平方米这么大,兵和马也非常多,一共有三仟多个,是世界历史文化之精髓。
接着我们看了二号坑和三号坑,三号坑还没挖出来,怕它被养化了。
秦兵马佣里的主人是中国第一个皇帝——秦始皇。
这一次我在西安,感受到历史的大门向我打开了,它带给我的快乐,让我回味无穷。
Helloeveryone!MynameisHuangYingxin.Iamtenyearsold.IamstudyinginDongfengprimaryschool.I"maquietlittlegirl.
Ihavelongblackhair,andIliketotietheponytaileveryday.Apairofhiswarmeyesroundface.Andacherrymouth.
Iamsometimesintroverted,sometimesverylively.Class,liketoplaywiththestudents,suchas:playingbasketball,jumpingrubberband,painting……
Myusualhobbiesare:playingblueball,painting,jumpingrubberband,singing……Doyoulikeme?Liketomakeafriendwithme.
说到“特色西安”,大家都会想到什么?有腔调的陕西话?美味的“三秦套餐”?还是即将举行的“十四运”?
每当我在自己的故土望着一朵朵迎春的小花,看着树下斑驳的树影,或是欣赏洁白的雪花时,都会感慨万千。倘若单说特色的话,西安好像有些变了,但又似乎没变。
遥望历史的年轮,秦皇汉武如在眼前,当我亲眼看到兵马俑时,不得不为秦王扫六合的气势所震撼。当我轻轻地扬起大明宫棕灰色的尘土时,霎时间,它仿佛不是宫殿,而是艺术,是文化,如同巨浪般向我涌来,让我沉浸在历史的长河中。
白驹带着“昔日”这个词语飞奔而去,历史人物逐渐淹没在日新月异的变化之中,西安在现代社会中展现出属于自己的特色。这座城市逐渐成为脍炙人口的“一线城市”,“不夜城”变为西安的代名词,回民街的胡辣汤阵阵飘香,望着脚下的城市,高楼大厦座座耸立,大雁塔、钟楼的外国友人络绎不绝,人们口中冒出亲切的陕西方言,卖羊肉泡馍的老板擦着额头的汗在吆喝,树下的孩子们手中抓着晶莹剔透的弹珠在玩耍。而这些质朴、单纯的事物为不平凡的西安创造了新的特色,大家通常称它为——文化。
一朵白云悠然地飘过太白山的山头,清澈的露珠温柔地躺在小草上,为秦岭增添了无限的生机与秀色。
在所有特色中,秦岭是最著名的,它已经成为西安的代表,绿色布满它的面貌,高大的水杉参天入云,可爱的熊猫名扬世界,矮小的江枫簇成一团,红与紫为山脚下的水池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如果幸运,你或许会见到成群结队的羚牛,它们紧挨在一起,就像棕灰色的松果,除了稀奇,还有些许可爱。
历史,文化,科技,它们在秦岭中聚集,渐变,飞升,在秦岭与西安两边反复跳跃,或许只有绿色才能代表秦岭,又或许,只有秦岭才能代表西安特色。
流光溢彩的西安特色呈现在人们眼前,西安也渐渐地出现在人们的口中,它充满特色,它历史悠久,它的文化丰富多彩,它“绿”得五光十色,它不仅仅是我的故乡,也是一个新的历史与文化名词——西安。它永远在人们的心中萦绕,并且永远都不会淡出!
大雁塔又名大慈恩寺塔,位于中国陕西省西安市南郊大慈恩寺内。因坐落在慈恩寺西院内,大雁塔原称慈恩寺西院浮屠(浮屠即塔的意思),是中国唐朝佛教建筑艺术杰作。
大雁塔是楼阁式砖塔,塔通高64.5米,塔身为七层,塔体呈方形锥体,由仿木结构形成开间,由下而上按比例递减,塔内有木梯可盘登而上,每层的四面各有一个拱券门洞,可以凭栏远眺,在塔内可俯视西安古城。
始建于公元652年,相传是慈恩寺的第一任主持方丈玄奘法师(唐三藏)自天竺国归来后,为了供奉和储藏梵文经典和佛像舍利等物亲自设计并督造建成。
唐高宗和唐太宗曾御笔亲书《大唐三藏圣教序碑》和《述三藏圣教序记碑》。大雁塔是西安市的标志性建筑,是去西安的必游之地。民间人士道:“不到大雁塔,不算到西安。“
此塔名雁塔,由于后来在长安荐福寺内修建了一座较小的雁塔,慈恩寺塔叫作大雁塔,荐福寺塔叫作小雁塔,一直流传至今。大雁塔仿西域窣堵坡形制,砖面土心,不可攀登,每层皆存舍利。大雁塔是西安市的标志性建筑和著名古迹,是古城西安的象征。因此,西安市徽中央所绘制的便是这座著名古塔。唐代许多著名诗人登临大雁塔都留下传诵至今的佳句,诗人岑参曾在诗中赞道:“塔势如涌出,孤高耸天宫。登临出世界,磴道盤虚空。突兀压神州,峥嵘如鬼工。四角碍白日,七层摩苍穹。”大雁塔的恢宏气势由此可见。
“HELLO"大家好!我是豆豆先生。今天我被一个面善的男人看重买回了家。其实我有个小秘密,买我的人没发现,一会儿再告诉你。他把我带回家,放进一个鱼缸里,呦,这里已经住着一位小姐了,通过介绍我们成为了好朋友,它叫憨憨。别看它是小姐,可性格却像个男生,活泼、好动!我的小秘密是--我并不是一只很健康的乌龟,一只眼睛弱视,只能睁一半眼。我的小主人----一个小女孩,叫易易。她的观察力真强,她一眼就发现了我的秘密,转身告诉了她的爸爸、妈妈。我十分担心……他们会抛弃我!可是我错了,他们不但是不嫌弃我,还给我放了食物,十分关心我!我在这生活好开心!易易小主人还给我取了一个好听的名字---豆豆,和憨憨组成“憨豆组合”。
虽然我没很健全的眼睛,但是我有超出常人的听觉和嗅觉。我开朗、乐观,我觉得我很幸福,有关心我的主人,有知心的朋友,有一个温暖的家。这就是我----乌龟豆豆!你了解了吧!哦!改天我把玉照发上来,请让大家看看。
在古城西安,有一个世界上有名的古代文物,它的数量多,制做技术高超,每一件都堪称完美。它就是两千多年前的地下大军——秦始皇陵兵马俑。
秦始皇兵马俑一共出土7000多件,每件雕工都非常精美,神态各异,无一雷同。此外,它气势宏伟,规模巨大,使人惊叹不已。
所有来西安的外地人,外国人,都要亲自去参观雄伟的秦始皇兵马俑。我站在坑旁,观看着下面的兵马俑,不禁想像起它们的制做过程:有的人在做泥条盘制的胎;有的在精雕细刻;有的在烧制陶俑;还有的在给兵马俑上色。看着它们,我也仿佛看见了雄才大略的秦始皇正在指挥着千军万马,进行着统一全国的伟大事业。
此时,我的心情十分激动,是啊,在古代,那些人用双手,一件一件地雕刻,做出震撼世界的伟大精品。一种自豪感油然而升。
兵马俑,是人类文明的基石;是古代人智慧的结晶;是中华民族的骄傲!这一伟大的艺术品,正是代表了中国的创造力,这使中国这只昂首挺胸的大公鸡永远屹立在世界之巅!
西安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城。历史上有十个朝代在这里建都,共达一千余年,是我国历史上建都王朝最多,时间最长的一个古都。地上地下保存着大量的古代建筑和珍贵的历史文物,著名的有:半坡博物馆、丰镐遗址、阿房宫遗址、秦始皇陵、大名宫遗址、大小雁塔、昭陵、乾陵、古城墙、钟鼓楼、碑林、八路军西安办事处等。真是说不完,看不够。就让我带你看看风景优美,景色秀丽的骊山华清池吧!
骊山树木苍郁,远远望去似一匹骊马。山脚下,有风光秀丽,景色宜人的华清池。池内温泉潺潺,碧波荡漾。郁郁葱葱的树林中点缀着许多造型优美的亭台楼阁,仿佛镶嵌着晶莹剔透、璀璨无比的宝石。骊山的半山腰有“捉蒋亭”,那是张学良和杨虎城将军捉住介石的地方,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西安事变”。
我出生在这样一个拥有灿烂文化的古城里,我的内心感到无比幸福和自豪!
提起陕西的小吃,泡馍,肉夹馍,凉皮,黄桂柿子饼等,大家都是很熟悉的了。今天我向大家推荐一种面食,我自己特别喜欢的面食---菠菜面。
菠菜面的做法:将新鲜去杆菠菜叶入开水稍微蒸一下,晾凉后与适量面掺揉,记住,千万不要加水噢,揉面团完全变成绿色,稍微“醒”一会,再揉一会,擀好,依个人喜好,切成宽或窄的长面条入开水锅煮熟捞入碗中,撒上适量盐,辣椒面,蒜末,以滚热菜油浇入面上,再调入鸡精,酱油,醋就可以吃了。
菠菜面的特点是面条翠绿,筋滑鲜香,而且含有人体所需的叶绿素和维生素,弥补了单吃面食的不足。
我推荐西安美食-菠菜面。
带着好奇的心,我坐着地铁来到了世博园。首先我看到了许多建筑风格不同的馆,还有那一排排好似长龙的队伍。我最先来到的是巴基斯坦馆,一进门就有许多照片,上面有很多伟人,展现的是中巴友谊。在拥挤的人群中,我幸运地拍下了那精彩的一瞬间,馆内还有许多我们平常见不到的物品,妈妈就买了一条项链作为纪念。
在接下来的行程中,只要看到一个馆就拍一张照片,因为这样可以给我留作纪念。后来我们又去了阿拉伯联合馆、以色列馆和中国航空馆。在航空馆里,我戴着3D眼镜,坐着灵巧的小车来了一次“太空游”。
一行人又出发了,走啊走,便走进了那雄伟的中国馆。我进入大厅之后便马上看到了“倒挂的城市”,地上还有以各个城市名组成的斑马线,我还找到了宁波呢!不一会儿我便走到了“岁月回眸”,四个时代的典型家居场景顿时映入我的眼帘,之后,我看见了样子逼真的《清明上河图》,让我领略了中国古代城市的风貌。
看完了《清明上河图》便坐上小火车开始了“寻觅之旅”。慢慢的,小火车开过了桥区、斗拱区、规划区、园林区,下车后还参观了一号铜车马和许多中国的国宝。看到了中国的未来和绿色超级水稻,我还和它合了影呢!
我看到了中国的未来,他是那么美好。走出世博园,我呼吸到的空气是那么清新,一切都是美好的,让我们好好地去珍惜这一切吧!
我叫张甜甜,今年11岁了。来自黄江镇中心小学。我hi一个性格开朗,有个性,又有点调皮的女生。十分感谢您从百忙之中看我的自我介绍。
我的成绩为中等,(一般都扣在马虎错误里)我最擅长的是语文的阅读了。只是我并不喜欢那些“硬邦邦”的文章。我比较喜欢那些带有想象力,还给读者留着发展空间的文章。(如希腊神话波西·杰克逊)
我的爱好有很多(如写字,画画,阅读,音乐,写小说……)我最爱的是绘画了。因为我可以从绘画中来发泄自己的情绪,来表达自己的情感。
我有着一个幸福美满的家庭。爸爸妈妈经常带我去玩。他们不会像有些家长那样强势自己的孩子去学这个学那个的,而是让我自由发展,做我自己喜欢的事情。
我喜欢英语,也想向国外发展。尽管我的英语不是很好也不算很bad!但是我相信这所学校可以帮助我提高英语水平。
希望我可以在新的年纪,同学与老师和睦相处,学习愉快!
暑假,爸爸妈妈带我去西安旅游,我很兴奋。西安一直是我向往的地方,因为那里是个历史悠久的古老城市,有许多古迹,也有许多故事,那里还有很多小吃。所以,我怀着兴奋的心情,踏上了西安。
在西安,我们先去看了“地下军事博物馆”兵马俑,那一排排与真人一样高的泥塑兵、气势浩大的阵容,让人一看就折服。晚上回到西安市后,观赏了大雁塔门口广场上的音乐喷泉,据说这是亚洲第二。这个广场是无数个小的广场组成的,一块广场比一块广场高几级阶梯。除了广场两边有水池外,其余所有的喷泉的泉眼都在地面上。音乐喷泉是晚上九点开始,一共五首曲子。音乐喷泉开始之后,游客不止一次的尖叫高呼,那一根根水柱都像有灵性一样,调皮地和我们打招呼、做鬼脸。
现代的音乐喷泉,古老的西安城市,西安人真会享受。
第二天,我们游览了大小雁塔、古城墙,又去享受了西安的饺子、面皮、夹肉馍、酸梅汤、酸菜炒米,不觉生出:西安人真幸福,有吃又有看。
在西安还有很多好去处、好吃的,只可惜我们要回去了。怀着恋恋不舍的心情,我一步三回头,心里说:西安,我还会再来的。
每一件兵马俑都是极为精美的艺术珍品。仔细端详,它们神态各异:有的斜着眼,好像一副瞧不起对方的样子;有的在偷偷流泪,好像是自己的战友被敌人杀死了,他感到很伤心;有的表情严肃,好像在思考关乎秦朝统一中国的重大事件;有的杀气外泄,好像要把敌人一举歼灭;有的遥望远方,好像在思念亲人;有的低着头,好像在反省自己做错的事……
这些云朵各种各样。忽然,一朵云像孙悟空七十二变似的,变成了一只梅花鹿,这只梅花鹿低着头,像是在咀嚼着新鲜美味的青草。这时,一只老虎咆哮着向梅花鹿扑去,这一扑又把梅花鹿化做平淡无奇的云朵了。忽然,又一只骏马送上门来了,老虎心想:今天运气真好啊!又来一只送上门来的猎物。可骏马那可是赛跑高手,就看老虎能不能追上它喽!只见骏马像离弦的箭一样飞快地向前奔去,而老虎则穷追不舍。终于,因为它们过度剧烈运动,身体都四散开来,化成一朵朵云。
走近它们的身旁,似乎还能听到轻细的呼吸声。
兰州拉面是甘肃的著名风味小吃。有牛肉拉面、羊肉拉面、泡菜拉面等许多品种。
牛肉拉面不仅风味独特,而且看相诱人。雪白的拉面浸在褐黄色的汤中,深红的牛肉,绿色的香菜均匀地撒在汤中,让人感到如艺术品般五色缤纷,恨不得立刻品尝。
牛肉拉面的做法很讲究技术,一位身着白色厨师服的面点师先在案板上涂上一层干面粉,再把事先参入水的面粉在板上擀成团,再把面团搓揉,直到使面团有韧性为止。然后到了关键一步:拉面。将面团一点点拉成约3厘米宽的长条,滚上一层干面粉,握住两端,两手同时上下摆动,动作协调。甩动二十下时,将一端与另一端合并,再拽出新的一头,继续甩动,这样反复几次,不一会儿,面与面便分离了,细细的一根一根,在空中如银丝带飘动,眼花缭乱;又似蜻蜓飞动,轻盈乐舞,令人拍案叫绝。最后把拉好的面放入果种煮2~3分钟,加入牛肉、香菜等配料及佐料,滴上几滴辣油,一碗色香味俱佳的牛肉拉面就完成了。
当一碗热腾腾的牛肉拉面摆在面前,一阵香气扑鼻而来,让人迫不及待想拿起筷子尝一尝。先夹起拉面一尝,既有香菜的香气,又有佐料的咸鲜味,恰到好处,再嚼嚼牛肉,煮得十分软烂。当这些味道留在唇齿间时,香、咸、鲜、辣,令人回味无穷。
兰州拉面吸引人的不仅是它的色、香、味,更因为它让我们领略了祖国西北的文化。
华文化的代表。西安有宏伟壮观的秦始皇兵马俑,矗立着钟楼。
人们常说“北京看墙头。在大家眼中,有风景秀丽的翠华山。最早在一千四百多年前,就好像回到了几千年前的战场上,一个令人神往,已是一个现代化城市,是一个温暖的家说起西安,它是国家重点保护文化建筑,周武王姬发灭商后就将首都建立在了今天的西安,一个国际旅游大都市,西安看坟头”,大家都并不陌生,也是西安的标志性建筑,不仅仅是文化古城,因为我们就生活在这里,有阿房宫遗址·大明宫遗址,西安是一个家,中华文明的发祥地。而在我眼中,桂林看山头。从西安看坟头中可以看出现有许多王陵古迹·文化遗址。
西安,西安不仅仅是一个家。,还有因杨贵妃闻名的华清池……令我印象最深的还是秦始皇兵马俑,各种大型百货公司·大厦·酒店,还是我眼中的国际旅游大都市,一匹匹战马英姿飒爽,开元商场·百盛。在各个展馆坑内,是有着悠久文化的文明古城,永远欢迎您的到来,坑里的将军佣·武士俑英勇魁梧,就是各种各样的现代化建筑——西安最大的商场,所到之处无不体现出现代化繁荣都市的气息,耳畔回荡着士兵们操练的呐喊和凯旋之音…。
西安,不管是士兵还是战马都整装待发。西安是历史上建都时间最长·建都朝代最多·影响力最大的都城。在这样一个古色古香的建筑周围,是中华民族的摇篮。
西安。站在台上向坑里望去,一个将古文化特色与现代化魅力结合起来的都市。在西安的城墙环绕着的是中心内,令人着迷的城市。
粥,腊八节虽然不像元宵节那样张灯结彩,但也是一派热闹景象。
关于腊八节有这样一个故事,据说明太祖朱元璋小时候家里很穷,便给一家财主放牛,有一天放牛归来过一独木桥,牛失足滑下桥腿摔断了。老财主气急败坏,把他关进房间不给吃饭,朱元璋饿得够呛,发现屋里有个老鼠洞,里面藏着红豆、大米、红枣,莲子等七八样东西,他把这些东西放在一起熬()一锅粥,吃起来十分香甜可口。后来他做了皇帝,又想起这事,于是就叫御厨熬了一锅各种杂粮的粥,吃的那天正好是腊月初八,因此就叫腊八粥。
上一个腊八节时,我和爸爸妈妈一起去超市采购了大米、红米、黑米、核桃仁、杏仁、花生米、红豆、莲子等等。回家后,把它们放进水中浸泡了两个小时,然后一股脑儿倒进了锅里,加热水,开火熬粥,一小时,两小时过去了,慢慢的,粥的香味就飘散出来了。
终于开吃了,我给大家每人盛了一碗,然后坐下来慢慢品尝,味道还行,虽然吃起来不如闻起来香,但是我也算是体验了节日的习俗,亲手煮了一次腊八粥,过了一个有趣又有意义的腊八节。
腊八节过后,白天一天比一天长,晚上一天比一天短,预示着新新的一年就要来临了,人们就要开始准备买年货,准备迎接新年了,这个年也算完整了。
从小到大,我吃过的美食数不胜数,要说我最喜欢吃的一道菜,那便是糖醋排骨了。
糖醋排骨形状像一块块编钟,它颜色深红,仿佛流动的血液,散发着浓浓的香气,是一种花香和蜂蜜混合起来的味道。咬上一口,香甜的汁水和鲜嫩的肉同时进入口中,令人回味无穷。
糖醋排骨的味道很特别,酸酸的,甜甜的,配合的刚刚好,排骨有的时候也会有些肥肉,但却肥而不腻,放入口中咀嚼,甜味会瞬间充满整个味蕾,当它慢慢经过舌尖和食道时,一丝丝轻轻的酸从中透出,萦绕在齿间,绵延不绝。糖醋排骨最大的特点就是细腻和鲜嫩,技艺高超的厨师往往能够控制好火候,温度不高又不低,这样肉质刚刚好,肉汁也满满的包含其中,没有流失,从而保证了鲜嫩的口感,肉质充满了弹性。
我为什么喜欢糖醋排骨呢?不仅仅是因为它的美味,更因为这道菜融入了我美好的童年回忆。
记得有一次,我在测试中没有取得好成绩,沮丧极了,一路上都闷闷不乐。回到家,奶奶见了我不高兴,心里也很难过,可是也不知怎么样才能帮我。只想着我放学回家,肯定饿了,便做了一道我从没吃过的菜,这就是糖醋排骨。我夹起一块放入口中,一口咬下,酸酸甜甜的肉汁瞬间在口中呼啸奔腾,将我的伤心一扫而空,取而代之的是一股特别的感觉涨满在心间。我不知道该如何形容,我只知道这种感觉和奶奶摸着我的头哄我睡觉时一模一样。
糖醋排骨是一道特别的美食,是我童年时代中的一道彩虹。
亲爱的朋友,你想了解西安吗?你想“五一”、“国庆节”和爸爸、妈妈来西安旅游吗?告诉你吧,来西安旅游,是你最理想的选择!不信,你先听我说说。
我们西安,是陕西省的省会城市,历史上叫做长安。它是世界四大文明古都之一,从建设到现在,已经有3100多年的历史。它曾经是我国古代12个朝代的首都;有名的丝绸之路就是从这里开始;著名的唐僧西天取经,也是从这里出发;它目前是我国西北地区最大的城市。
我们西安最大的特点是,历史文物和名胜古迹特别多。一进西安,你就会看到目前世界上规模最大、保存最完好的明代古城墙。城墙的历史,已经有630多年。它高12米,宽度比高度还厚3—6米,看起来非常雄伟壮观。城墙把古城分为城里、城外两个部分。城里最著名的旅游景点是钟楼,还有鼓楼和碑林博物馆;城外有大雁塔、小雁塔和我国目前最大的陕西历史博物馆。
钟楼处在西安的市中心,是我们西安的标志性建筑,说到钟楼,人们就会想到西安;说到西安,人们同样会想到钟楼。钟楼和鼓楼,都是以古代放置大钟和大鼓而得名,听说钟楼上放置的那个大钟,足足有5吨多重呢!
芋头在我们这儿是一种很常见的食物。秋冬季把它从地里挖出来正好,成熟的芋头大小不一。刚挖出来的芋头,外皮上长满棕红色的细丝,泥土夹杂其间,大块大块的。将外皮上的泥头和红血丝剥下来也是轻而易举的,用刮刀将外皮刮下,露出白白的肉,就能煮着吃了。
芋头最朴素也是最常见的做法就是跟白菜煮。白菜洗净,切条,芋头也一样洗净切块,一同下到锅里,翻炒,加入温水,开小火慢熬。熬得差不多时,大火收汁,撒入切好的葱花,盖上锅盖,焖上几分钟,再次打开,芋头的清香夹着葱香,让人忍不住夹上一块。咬一口芋头,沙沙糯糯,配些白菜一起吃,让人欲罢不能,就着白米饭,喷喷香。
若是不习惯吃黏软的芋头,还可以把芋头切成小长条,洗去身上的黏液,裹上淀粉,放入烧开的油锅中,炸至金黄,捞起,沥干油,换成小火再次炸熟,放入干净的锅中,加入胡椒粉、孜然粉、细盐,小火翻炒,让调料全部裹在芋头上便好了。夹起一块咬下,外脆里嫩,椒盐芋香充满了口腔,让人吃了还想吃。
秋冬时节,就属芋头让人暖胃暖心了。
寒假里,妈妈带我游览了西安的古城墙。古城墙是西安独有的一张“名片”,是值得西安人骄傲的名胜古迹,也是目前世界上保存最完整、规模最宏大的历史遗产。
城墙就像是一个圈带状的大走廊。我们从南门进入城墙,绕着古城墙转了一圈。在城墙上向下看,西安城方圆几里尽收眼底。我们游览了南门的吊桥、闸楼、四方的瓮城、月城,以及东西南北四个城门上宏伟的城楼。
妈妈告诉我,古城墙上的路面叫海墁,城墙的四角台上的城楼,叫“角楼”。其中三个角台是方形的,只有西南角是圆形的。我很好奇地问妈妈:“城墙外侧有不少突出的地方叫什么?又是做什么用的呢?”妈妈说:“突出的地方叫做马面,共有九十八座。这九十八座马面犹如九十八匹守城的骏马,更便于守城打仗。”
在南门里的城墙壁上,我看到许多城砖变得坑坑洼洼。妈妈说这是一段保存完好的明代城墙,从这里可以看到历史的沧桑和变迁。抚摸着层层叠叠厚重的城砖,我仿佛听到了古代战争中兵器击打和战马嘶叫的声音。古城墙好像缩短了我们与古代的距离。我希望自己今后能更多地了解和掌握关于古城墙的历史知识,把它介绍给来西安旅游的人们。
西安是举世闻名的世界四大古都之一,西安不仅历史悠久,而且小吃文化也是很著名的。
关中人最基本最普通的面食,除了蒸馍,恐怕就是biangbiang面了。(因为这个字笔画繁多,所有字典里都找不到),这种面有些像凉粉,滑滑的。
还有用大米粉做出的凉皮筋,这种凉粉薄、细、软,具有独特风味。在塔楼餐厅,我有幸品尝到了这美味,凉皮加入了青菜、小豆芽等,调入佐料,好的口味全在辣椒油上,辣里透香,我本来是选择了别的口味,但看到这种凉皮之后我立马改变了立场。调好的凉皮全呈红色,辣气四溢,和山东的不一样,好似宽宽的面条,口感润滑。我十分喜爱,在西安也深受欢迎。
牛羊肉泡馍是西安市著名小吃,肥而不腻,营养丰富。用优质牛羊肉加调料入锅煮烂,汤汁备用。在西安最著名的泡馍是“老孙家”羊肉泡馍,已有百年的历史。在店里,服务员把烙好的馍放在一个青花瓷碗里交给我们,让我们掰成碎块,然后他再拿去加上羊肉和辅料煮制。当再端来时,已是肉烂汤浓、粘绵韧滑。可尝了之后,我反倒觉得没有想象中的美味,反而成了一碗普通的高汤,也许是众口难调,也许是老孙家有名无实吧,总之食后给我留的印象就是——平凡。
陕西小吃有肉夹馍。明明是肉夹在馍里,可为什么名字不叫“馍夹肉”呢?原来在古文中记载的肉夹馍是“肉夹之于馍”,为了简化名字,就叫肉夹馍了。
肉夹馍馍里夹着酱肉,但比一般酱肉滋味鲜长,由于选料精细,火候到家,使用陈年老汤,因此所制酱肉食后余香久不散,回味无穷。
中国传统食品煎饼,是用小米、白糖等制成,还要加一些咸菜、鸡蛋等,也可以在煎饼外涂番茄酱,将其抹匀,烙熟后,煎饼色红,味道甜,口感突出。西安的特色“贵妃饼”相传是杨玉环吃过的,因为其觉得好吃,所以叫“贵妃饼”。精选了蜂蜜、花生、核桃仁、芝麻、杏仁为原料,采用传统手工艺精制而成。色呈淡淡的土黄,但传到今天,我实在是认为它并不“鲜甜爽口、风味独特,堪称‘陕西一绝’”,而是“苦涩无味,硬的像砖”
西安的小吃就先介绍的这里,欢迎大家前来品尝!
我在西安,很繁华的一座城市。我隔着一层薄薄的玻璃,看见安静。
只是在放学路上,看到很多。这个城市的变化,只有晚上才能看见。
801路依然难等,冬天的车站很冷。我和几个同校的同学只好甩着大鼻涕等。食堂卖的奶茶是很好的选择,但最终那热气也被冷气逐散。真不知什么时候是个头,春天越来越迟,冬天却似乎永远过不完——西安的冬天搞得人蛮紧张的。学校以南有很多施工的楼盘,工人白天干活儿,晚上坐车去别处吃饭。每次等车,身边总有那么几个工人。他们喜欢谈天说地,但都是些过期的新闻,甚至有些是已经发臭的小事件。今天就听见一个工人对另一个工人说:“嘿!俄罗斯大选了,听说了没……”听到后差点儿没把我吓着,普京都胜选了,他这儿怎么才选举?想来,也是够残酷的,这些建筑工人才是真正与社会脱节的人,他们给别人盖房子,自己的房子却没着落,谁又会注意呢……一个正在飞速发展的城市,必定有精神的牺牲。请关注他们,在这个城市变美的同时。
坐了几站地,车内拥挤,黏黏的是各种混浊的气味,同学们在前几站陆续下车,渐渐车里只剩下我一个穿着黄色校服的人。刚下车的时候天还半亮,红绿灯的光还不太恍惚。我挺喜欢刚下过雨的天气,天快黑的时候还能看得清眼前。白天的时候会更好,空气的能见度高,阳光不灼热但足够温暖,不过那时候我没有空闲,下午还急着上课。走到小学校门口的时候天就黑了,路灯开始闪烁,整个城市才刚刚被注入新的生命——和白天的状态完全不一样了。小学在一个大院子里,院子有三个门,大门的正对面是这条街最热闹的地方。因为每天有很多学生经过,聪明的商家在这里支起不少摊子。时间久一点儿的是两个书报亭,还记得小学的时候就在这两个地方淘书,价格公道,我和死党常常流连忘返。现在上初中了,还是会在路过的时候瞅几眼,还是忘不了啊!书报亭旁边是几家刚来做生意的小吃摊,主食有米线、馄饨和炒面,零嘴就多了,烤面筋,烤红肠或是饼夹菜,各有各的味道,各有各的新鲜。总是遏制自己要吃那些东西的欲望,但最后还是没有顶住美味的诱惑。现在很少去那里买东西了,学习把时间全部掠走。有时会偷想,如果某一天再也看不到系着白围裙端着盘子步履匆匆的老板娘,再也闻不到烤面筋的孜然香味,再也听不到那掺着方言味的普通话的叫卖声和炒面时“刺啦——刺啦”的声音,会不会很怅然?
望着蒸汽蹿人阳光照耀的空气中,我继续往前走。车站离家远,要走二十分钟。走到那个“西点拐角”——自从那里开了家西点店,多少年我都习惯叫这个拐角“西点拐角”,它有自己的名字,但我有我的叫法。走过去的时候,看见一个穿粉色长羽绒服的女孩和她的爸爸在透明的西点柜旁买西点。突然想到六年级那会儿几乎天天来这家店里问:“多拿滋到货了没?”问了好几次,都说没有。但是还要问,搞得服务员都无奈了。终于有一次尝到了超级好吃的多拿滋(就是甜甜圈),天天想,夜夜想。那时候的我还真是太容易喜欢上一样东西了。谢谢那家店,是它陪我过完了小学生活。如果将来某一天,它最终因城市建设的挤压而被迫拆迁了,那我也会记得:在我小学的时候,有一家西点店,开在离家最近的一处拐角上,我曾因此把这个拐角叫作“西点拐角”,并无数次光顾……
这是这座城市平凡的一角,它是西安的一部分。她以她最美的颜色,迎接每一天的到来。人人都在忙碌着,是主人,也是过客。每个人手里都有一块薄薄的玻璃,透过它,可以看见城市的繁华,城市的安静。拿着玻璃的角度不一样,看到的也不一样。但很多人埋头赶路,无暇凝望。
佳作点评
西安这么大的城市,有太多的东西值得下笔了,可你绝对想不出,王安忆佳这篇习作取了“西安”这么大的题目,里面却没有任何风景名胜、历史陈迹,只有一条不起眼的路、一系列不起眼的景。然而,从工地到书报亭,从小吃摊到西点店,谁又能说它不是西安呢?这不是游人眼中的西安,而是作者生于斯长于斯的故乡西安。这样的“西安”,它脱去了一切厚重或古朴的外衣,显出了浓浓的生活味和人间情。或许我们每个人都该像作者那样,变换一下手中“玻璃”的角度,发现自己身边最真的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