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初中作文 > 初三作文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作文(收集8篇)

栏目名称:初三作文 发布时间:2025-08-16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作文篇1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出自《论语·卫灵公》。论语中有许多简单的道理,需要我们去感悟与实践。他用的文字往往言简意赅,但其蕴含的道理绝不会同表面一样容易。就像《论语·卫灵公》中记载的,意思就是说:做任何事都要将心比心,不要强人所难,更不要给别人造成伤害。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我也有深刻的体会。这天晚上,我一到家门口就听到了“吱吱吱”的声音,我心想:耶!太棒了,妈妈肯定在做炸鸡。我一边想着炸鸡的美味,一边口水飞流直下三千尺了。可是,一看到餐桌上面的炸鱼和扑面而来的鱼腥味,我满脸愁容的想:唉!看来今天晚上要饿肚子了。妈妈见到我满脸愁容的样子说:“修志,怎么啦?快来吃饭吧!”我愤怒的对妈妈说:“你明明知道我不喜欢吃海鲜,你还偏要给我做鱼之类的,虽然弟弟喜欢吃海鲜,可你也要考虑一下我的感受啊!你太偏心了。”说完这些话,我开始想:完蛋了,妈妈肯定又要唠叨我了。但妈妈并没有我想的'那样“如愿以偿”,反而心平气和的跟我说:“修志,那你想吃什么,妈妈现在就给你去做。”我不领情还用责怪的语气说:“我要吃牛排,你快去做。”妈妈和蔼可亲地说:“好,你等一会儿,马上就好。”我看着弟弟喜悦地吃着饭,又看看妈妈疲惫不堪的身影,我心想:我刚刚跟妈妈说话是不是太没有礼貌了,妈妈百般讨好我,我还责怪妈妈……突然,妈妈说:“大儿子,牛排好了,快来吃吧!”我感动得热泪盈眶,十分歉意地说:“妈妈,对不起,我刚才不应该那样跟您说话。”妈妈十分理解的地说:“没关系,快吃吧。”我大口地吃着牛排,感受到了浓浓的母爱。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为别人着想,别人也会为你着想,真诚换真心。如果人人都能做到这一点,世界一定会更加和平、安宁。生活也将更加和谐、快乐。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作文篇2

坐在窗边,我痴痴的望着窗外银杏树上的苍翠的叶子。在微风中轻柔舞动着,充满生机,富有生气……我痴迷了,陶醉了!

正当我着迷于此时,另一幅画面不可阻止的印入了我的脑海里。细细的,黑黑的枝干上,挂着几片零丁的叶子。叶子枯黄,带着那么一丝病态,如同被霜打过的茄子一般。这不正是我家阳台角落里那盆桂花吗?为何被遗落在了角落里了?

还记得刚买回家时,是花农从土里挖出来放在花盆里的。枝叶上还开着些许米白色的花,不甚多,却甚香,沁人心脾。我喜爱极了!

为何过了一个冬之后,毫无叶子的银杏树焕然一新,孕育出了嫩叶,显示出蓬勃生机?又为何桂花苗却从可爱极了的模样变得如此萧条,落败?

望着杏儿树思索着……

忽儿,两只小鸟映入了眼帘。它们很自由,很美。头上有一撮白色的绒羽,这和它那漆黑的的外表有那么一点格格不入。但它却是很美,它们相互追逐着,相互嬉戏着,在浓密的叶层中上窜下跳,或许,正在啄食着那美味的虫儿。这一幕把我带回了童年。

那年我七岁,在老家农村,我爬上树去掏鸟窝,取出一只刚出壳不久的'幼鸟,它还没有长羽毛,嫩红嫩红的。我好奇地把它带回家精心喂养,它的羽翼渐渐的丰满了。到后来,也可以飞出那么一两米的距离了。我很高兴,因为我觉得我见证了一个生命的成长。这总是让人很愉悦!

现在突然想来,觉得它比其它的鸟儿少了那么一点什么,是什么了?对了,是少了那么一点大自然的灵性!

可当时我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也并没有“伟大”的将它放归自然,可能是自私心在作祟吧。但是因为一次大意,它却置身猫腹了,那时,我十分懊丧。

如果又下辈子,祝愿它不再遇到调皮捣蛋的我。

答案似乎愈亦的明朗了。上述二者皆是大自然的宠儿,喜欢自由,喜欢在无拘无束的的环境下出生,成长,直到死亡。喜欢自己去努力的汲取阳光,喜欢自己去奋起而飞,搏击长空。而不是被人们限制于一盆,一笼里面。

我们自己又何尝不渴望自由了?不喜欢没有被他人强加东西在身上的感觉了?裴多菲说:“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

这和孔老夫子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又是否有着异曲同工之妙了?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作文篇3

《论语》中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意思是自我不想做的事情,不要强加于别人身上。这句话说得短小而经典,所以被许多人引为座右铭挂在身上。

没错,这句话说得很对,可是我想了想,难道仅有是己所不欲,才能勿施于人吗那么己所欲,是不是就能够施于人

每个人都有这么一个习惯,就是总喜欢把自我认为好的东西介绍给另一个人。我有一个同学,他很喜欢周杰伦,于是他把周杰伦的海报贴满了整个宿舍,又不厌其烦的给我们讲述他的经历,最终找来了同学对他的反感。可他最终还很委屈的说:这么厉害的人,难道你们不敬佩他吗诚然,JAY的名气很大,但也不是全天下的人都喜欢他一个,毕竟还有喜欢刘德华,喜欢李宇春的。那位同学很喜欢周杰伦,是没错。但如果把这种喜欢横加与别人身上,就是他的不对了。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相信只要大家克制一点都能做到。但己所欲,勿施于人,这点要做好就相对困难了。因为己所欲是指自我喜欢的`东西,依照每个人的心理特点,自我喜欢的东西就必须是好东西,既然是好东西,那把它拿来分给大家难道有什么错吗其实错就错在这,因为我们喜欢的东西不必须每个人都喜欢。有人是金钱为至高无上,又认识金钱为粪土垃圾,道理便是这样。有时我也会不知不觉地做出一些这样的事情,比如我迷恋应届毕业生网,便把同学们都推荐到应届毕业生网上去,结果他们都认为那只可是是一个很普通的网站,丝毫不感兴趣。刚开始我也费解,这么好的网站为什么他们全都置若罔闻可是此刻我明白了,每个人的兴趣不一样,一个文学爱好者当然喜欢像创网这样能发表文章的网站,反之如果对一个厌恶写作的人来说又怎会喜欢上那里可见一个人的爱好不一样,个性不一样,他所构成的世界观也就不一样。所以这个世界上没有绝对的好东西,也没有绝对差的东西,关键是我们自我对它的看法。

大千世界,形形色色。有人爱江山,有人爱美女,有人爱财富,有人爱自由。如果把比尔盖茨的金钱送给犬儒学派的第欧根尼拉尔修,我相信他必须会嗤之以鼻。正如我们无法理解自我厌恶的东西一样,也许别人也无法理解我们的好意呢!己所欲,亦勿施于人!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作文篇4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是我们课本里记载的一句摘自《论语》的话。一个高尚的人就一定要做到:自己不喜欢的东西,不能强加给别人。我理解这句话的含义就是将心比心,可我却没能做到这一点。

我在学校一直都是好学生,轮值班长,大队委员,深得老师和同学们的喜爱。可一回到家里,有时就表现出了一些固执和不好的习惯。我不愿意做一个两面性的人,可多数时候真的克制不了自己,无意间惹长辈生气,事后自己也后悔。

从上学到现在,我都是每个周末的晚上去姥姥家,直到周五晚上才能回自己的家。在姥姥家,定点睡觉到点起床我都能做得不差分秒,因为我怕姥爷的罚我。可是又回到自己家晚上不想睡早晨就懒床。有一天早上,妈妈叫我起床。至少叫了我五七六遍,我不但不起来,还跟妈妈发脾气,耍性子。妈妈非常生气。那天晚上,我在床上看书,叫妈妈给我拿点水果来,我连叫了三遍,妈妈都没有理我。我急眼了,冲到厅里,对妈妈说:“我叫了你三遍,你为什么不理我?”妈妈很正经地对我说:“越越,妈妈不是没听见也不是不能给你拿,妈妈就是让你体会一下,你叫别人别人不理你的感受。”当时,我没有理会妈妈的.意思,“哼”了一声,又回去看书了。睡觉的时候,妈妈就这件事,又给我讲了很多做人的道理。我懂了,懂得了自己强加给妈妈太不应该了。我后悔了,后悔自己常常任性不尊重妈妈。于是,我真心地向妈妈道了歉,并表示今后一定改。

说实话,我特别羡慕那些学习不太好的同学,因为他们在学校在家里一个样。当我学过“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句论语之后,就尝试着将心比心,和家人友好相处,做一个在家里在学校没什么两样的好孩子。我努力地改变着自己,结果我真的做到了,也得到了家人的一致好评。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作文篇5

众所周知,《论语》是一部记录孔子和其弟子言行的一部书。这短短的几句话中蕴含了学习的态度、思想、品德、做人等的深刻道理。宋朝时期开国宰相赵普便以这半部论语治理天下。可见其作用之大和重要。

这部《论语》中让我记忆最深刻的是那句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短短的八个字,却道出了做人的真实意义。自己不愿意做的事,不要强加给别人。这句话相当普遍,大都人都学过。我们都明白它的意思:将心比心,设身处地的替别人想一想。可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真的做到了吗?

那是开学不久后,老师要调动我们的座位。换完位置后,我做的桌椅大不如以前好了。老是摇摇晃晃的,还发出咯吱咯吱的声音。我坐着不舒服,所以就想趁中午没人时把我以前坐的桌椅换回来。我走到那桌椅面前,注视了一会儿,又走开了。为什么呢?因为我想到了孔子先生的那句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张烂桌椅,自己不想坐,别人也不想啊。第一次坐到了好桌椅,第二次别人也好不容易坐到了好桌椅,凭什么又让别人坐一会烂桌椅呢?更何况自己都不想要,别人又怎么会想要呢?将心比心,也要站在别人的角度上,替别人想一想。

还有一个在新闻上看到的故事。非洲某个国家,黑皮肤的人不允许进入白皮肤人的公用场所。白人也不喜欢与黑人来往,认为他们是卑贱的`种族,避之惟恐不及。有一天,一个白肤美女在沙滩上晒日光浴。晒了大半天后走进附近一家餐馆用餐,但很久没有侍者前来招待她。她满腔怒火,准备要发火时,却从旁边镜子看到自己被晒黑的皮肤。此时,她才真正体会到黑人被白人歧视的滋味。

我从论语中深刻体会到:无论做什么事,我们都要设身处地的替别人想一想。正如孔子先生所言: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论语教给了我很多道理,而这些道理我们要学以致用,用在生活当中,提高自己的修养。而这些道理,我们也同时能够在生活当中细细体会到。论语它激励我们前进,告诉我们做人的道理,体会生活的乐趣。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作文篇6

一个富人去请教一位哲学家,为什么自己有钱以后很多人不喜欢他了,哲学家说:因为你有钱后只看到自己而看不到别人了。富人仔细体味着这句平淡无奇的话,百思不得其解。

其实,人往往是自私的,只是有些人私心特大,有的人私心较少而已。但这个世界是公平的,自私的人永远是不受欢迎的,世界是由许多人组成的'一个整体,我们都是只有一只翅膀的天使,只有拥有着才能飞翔,人与人之间需要尊重和理解。人活一辈子,其实就是与他人沟通,要能够沟通,就必须坚持“已所不欲,勿施于人”。现在许多人就如前面那个富人,一有些钱就目中无人,说话也变了味,这样的人浑身都尽是铜臭味,他只愿交往比他富的人,完全忘记了“达则兼济天下”这句话。在他眼里别人都是穷光蛋,说话不客气,行事嚣张,专横拔扈,完全不考虑别人的感受,这样的人是要吃大亏的。

陈世美一心只想荣华富贵,他攀龙附凤,杀妻灭子,终究是人财两空,死在包大人铡刀之下,唐明皇宠信杨贵妃,不顾百姓劳顿,岭南快马送荔枝往长安,终究弄得众叛亲离,江山破碎。

而唐太宗则知道这个道理,他采纳魏征的“十思”而天下大治,百姓安居乐业,自然国泰民安,历史上才有贞观之治的美誉。

孟子进言齐宣王,从“齐恒晋文之事”晓之以理,阐述了要体谅百姓,使其“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则天下可以运于掌上,民之归如水之下也。

已所不欲,勿施于人。凡事多为别人想想世界将更加和平,想想那些医疗事故,那些残疾人,如果是你呢?想想那些被虐待的战俘,那些流离失所,挣扎在水深火热中的难民,如果你也在其中呢?想想那些被端上餐桌的猴头、熊掌,难道动物就没有生存的权利吗?这些太可怕了,可这却是一些人的所作所为,他们的行为将被人们唾弃,他们始终有受惩罚的一天!

已所不欲,勿施于人。为别人着想,别人也会为你着想,真诚才能换真心,生活中如果人人都能做到这一点,世界将会更和平、安宁。生活一定会更加和谐,充满快乐。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作文篇7

自己不愿遭受的事,不强加给别人。这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生活里,我们不能要求别人做到什么,却可以要求自己不去做什么。

曾经有一个新闻,一个保安自杀了,他留下一段话:我也是普通人,家里有妻子儿女,我不想当英雄。明明家中有妻儿让他挂念,那是什么逼得他自杀呢?经了解,在他一次下班坐公交回家时,遇到了一个抢劫的人,那人面露凶光,手里拿着刀,因为他穿看保安制服,于是整个车里的人都在看着他,他沉默了一,只说:你拿钱就行,不要伤人。于是抢劫犯把大家的钱财拿走后逃之夭夭了,而在车上的人,都埋怨地着着他,不仅如此,还发布到网络上,歪曲事实,遭到众多压力的他不甚重负便自杀了。

保安做错了什么?其实他并没有错,反而保护了车上人们的安全,钱财本是身外之物,但是车里的`人,自己不能且不敢上前与劫犯搏斗,反而要求身穿保安制服的人为他们拼命保护一些为数不多的钱财,人家没有如他们的想法去做便道德邦架他人,那他们与劫犯有什么不同?甚至做法与劫犯相比更为卑劣!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句话不在该自只在嘴上说说,只在书上看看。我们在该把这句话用在实际上,学会换位思考,推己及人。

道德绑架这一词,不就是自己不愿遭受的事反而强加给他人,然后站在道德的制高点上去数落他人吗?这不正是自己做不到反而要求别人一定要做到吗?这些人,打着道德二字的旗号干着伤天害理的事情,这是己所不欲强加于人,是不可取的。

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很多,小到鸡毛蒜皮的小事,大到涉及生命的大事。有一些人,躲在屏慕后头,仗着别人不知道自己是谁,自以为是地站在道德制高点上,用自己也做不到的事苛刻地要求别人,要是别人没做到,就化身恶魔用恶毒伤人的话攻击别人,他们似乎永远不知道有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句话。

我们要学会换位思考,学会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把这个思想践行到生活里,不只光在嘴上挂着。我们心里不能只装着自己,还要考虑到身边的人;我们不能要求别人去做什么,但是可以要求自己不去做什么。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作文篇8

其实,人难免有自私思想,只是有的人私心特大,有的人私心较小而已。但这个世界是公平的,自私的人永远不受欢迎。社会是由许多人组成的一个整体,人与人之间需要尊重和理解。人的一辈子都处于与他人的交往之中,如果自私自利,目中无人,完全不懂得为他人着想,就不会有和谐的人际关系。

战国时期,梁国与楚国交界,两国在边境上各设界亭,亭卒们在各自的地界里种了西瓜。梁亭的亭卒勤劳,锄草浇水,瓜秧长势极好,而楚亭的亭卒懒惰,不理瓜事,瓜秧又瘦又弱,与梁亭的瓜田长势简直不能相比。楚亭的人觉得没有面子,有一天,乘夜无月色,偷跑过去把梁亭的瓜秧全给扯断了。凉亭的人第二天发现后,气愤难平,报告给边县的县令宋就,说我们也过去把他们的瓜秧扭断好了。宋就说,这样做当然很能解气,可是,我们明明不愿他们扯断我们的瓜秧,为什么还要翻过去扯断别人的瓜秧?别人不对,我们再跟着学,那就太狭隘了。你们听我的'话,从今天起,每天晚上去给他们的瓜秧浇水,让他们的瓜秧长得更好,而且,你们这样做,一定不能让他们知道。梁亭的人听了宋就的话后觉得很有道理,于是就照办了。楚亭的人发现自己的瓜秧长势一天好过一天,仔细观察后发现每天早上瓜地都被人浇过了,而且是梁亭的人在黑夜里悄悄为他们浇的。楚国的边县县令听到亭卒们的报告后,赶到十分惭愧和佩服,于是把这件事报告给了楚王。楚王听说这件事后,感于梁国人修睦边邻的诚心,特备重礼给梁王,既以示自责,也用来表示酬谢。结果这一对敌国成了友好的邻邦。

由此可见,以己度人,推己及人,这样处理问题和与人交往,才能获得别人的尊重,才能与别人和睦相处,甚至能够化敌为友。世间万物是相通的,国与国之间的关系是这样,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是如此。

相关文章推荐
精选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