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张的气氛再次席卷整个教室,数学考试又驾临了。老师手捧着试卷走进教室,同学们趁还没开考在切切私语起来,我身后的两个人竟然还想传纸条。
我心中当然是愤怒不过了,但也没多想,反正老师会发现的。试卷一张一张的发了下来,再一看标题“奥数”我心中一惊,怎么会?老师不是说是单元测试吗?我的心立刻慌了,就如小鹿在里面乱碰乱撞。
老师发完卷子,我环顾四周,发现周围同学的脸上也写满了疑问。我们将目光投向老师,谁知老师头也不抬,直接走出了教室。滴答滴答的时钟声和笔的“唰唰”声成了教室里唯一的伴奏,十分钟,二十分钟,老师竟然还没回来,在这短暂而艰苦的时间里,我可怜地只做出三道题,还有七道题是空着的。它们就如天上的的太阳,似乎离我们很近却怎么也碰不到。
只有最后十分钟了,面对那些如擎天之柱般的'难题,我才发现自己有多么渺小。这时,一张纸条落在了我的试卷上,是我同桌给我的,换作平时,我一定理都不会理。可是现在……
正在我犹豫不决时,我的同桌又给我传了一张纸条,上面写着:“第三题怎么做?”我心里不觉中产生了一种反感,再加上,我也不会做,我便把纸条一揉,又扔给了他。他似乎也明白了什么似的,默默地开始对难题的总攻。
这时,老师回来了,我看了一下我的同桌,他紧锁着眉头,但笔仍在纸上奋笔疾书着。突然,那紧锁的眉毛突然放松下来了,伴随着一声呼气,他的脸上照射出了喜悦的光芒。他战胜了自己。
试卷发下来,出乎意料地,同桌竟然有70分。他看着我疑惑的表情,扶了扶眼镜,笑着说:“只要相信自己就好了。”
我当时一直没有明白,为什么一开始答卷时他和我差不多,但为什么现在会如此的高呢?
回想当时,我坚持自己的原则,没接受他的请求,一定对他的刺激很大,决心自己攻破所有难题,所以创造了答卷上的奇迹。
如果问我,他一开始能考那么高吗?我会坚决说:“不可能。”然而奇迹往往就躲藏在不可能的角落里。它因不可能而美丽,因不可能而超脱!
在人生中,不要对困难说不可能。对困难说不可能的人,奇迹是不可能来找它的,只有对困难说:“我想试试”的人,才会在生命的答卷上,写出一个又一个奇迹。
生活里总有些人想得到一个绝对正确的答案,但其实有的时候,答案的本质只要你给出你的想法即可。
就像是一场数学考试,遇到了一道大题,作答完后,又不停在想会不会哪里错了,会不会有另一种解法。其实对于数学来说,解法有很多种,只不过是一个过程罢了,可答案总是唯一的。如我们一般,想到很多种方法却不敢尝试去用,追寻完美的答案却无法做到,患得患失,最后,就像捡了芝麻丢了西瓜,来不及写完,又空了好几道题,反之,若在一开始我们就把这些问题看淡些,不去追寻更完美的过程,抱着给出一个标准答案即可的心态,考试中可能就变的很轻松,时间也会很充裕,当写完会的,到那时再回头看,若是实在不会就根据自己的直觉给出答案,不必太过于计较,不然便会失去时间,失去更多的分数,我们总是把自己不会题费尽心思想半天还得不出答案,把反面会写的题的时间也用掉了。
其实我们可以把再答案看淡一点,但还是得给出一个答案,不管对与不对,给了就就有可能回答正确,而且也不要让人一看或一听就知道你在糊他,如果是你,那你心里会怎么想?反正我是觉得和这个人说话肯定不是很愉快,所以这样是一种不尊重别人的表现,所以一定不要去糊弄别人。
有些答案听起来很好笑,但也是人们通过了思考才得出的,比如在很久以前,总有人常问别人我们都是从哪里来的,他会回答道:是上帝,因为是上帝创造了世界。然而在这个科学的时代听上去是很好笑的,但应该是因为那时的人们科技水平很低,又无法解释一些自然现象等,于是就讲出了“造世主”的存在,虽然很荒唐,但也是人们经过思考所得出的答案。这没有什么值得去嘲讽的,至少他们思考了,给出了答案。在那时的科学家也大胆地给出了答案,在那个年代能有如此勇气给出这种答案也需要很大的.勇气,所以他们成功了。比如像在如今的世界上已经认同了自然选择学说,又比如像现在的教会也肯定了进化论,即使被以前的人们否定,但现在的我们所学习的就是他们当年给出的被当时社会所否定的学说。
所以,我们不仅要思考,更要有勇气给出答案,即使这个答案是错误的,如果是因为你的慵懒,你不给出你的答案,那么正确的可能性只能为0%,而你永远都只可能失败。但一旦你给出了,就证明你思考过了,勇敢的给出了这么个答案,就算正确的可能性无限接近于0,可它还是大于0。
人生如戏,有的人生如同一部话剧绚丽多彩,有的人生如同一部木偶戏充满不幸。到底怎样的人生才是幸运的?怎样的人生才是幸福的?
若你走在路上,环顾四周,你觉得谁是幸福的'?谁是不幸的?
若你柔声询问一位终日坐在地上的乞讨者,也许他会说幸福是不用天天拿着碗向他人祈求施舍,是不用看着他人的白眼过着浑浑噩噩的日子,是不用看着他人穿着艳丽华贵的衣物而自己却是一身补丁……也许——他觉得幸福还很遥远。
若你轻声询问一位背着书包匆忙上学的学生,幸福是什么?怎样才算幸福?也许他会说——幸福是不用拿起书包急忙出门只为不迟到,是没有繁忙的功课和写不完的作业,是可以天天玩到尽兴也不用担心另一天的考试不会通过……也许——他觉得幸福还未来临。
若你扪心自问:亲爱的自己,你幸福吗?你会如何回答?
幸福——是一个谜,若让一千个人回答,就会有一千种不同的答案。在我的眼中,幸福是不能用言语来描述的,它只能细细地慢慢地用心体会。幸福不是一些快乐的堆积,而是一种状态的持续。幸福——在自己的心里,是一种暖暖的、甜甜的感觉,就如花香般沁人心脾。
其实——幸福很简单。
幸福就是刚从跑道上停下来满脸通红时,有人问你还好吗;坐在位置上捂着肚子脸色发白时,有人问你怎么了;见你不断用舌头触碰唇瓣时,有人问你口渴吗。幸福就是——时时刻刻有人在意你,关注你。
幸福就是在半夜气温骤然下降时,有人轻柔地为你增衣添被;在你把自己关在房中暗暗生气时,有人温声细语地叫你吃饭洗澡;在你背上书包准备出门时,有人叮嘱你路上小心。幸福就是——每时每分有人想着你,念着你。
幸福就是当我看不到你的时候,可以这么安慰自己:能这样静静想你就已经足够了;幸福就是时刻牵挂你,系着你,即使你不在身边;幸福就是不管外面的风多大雨多猛,你都会知道——家里有一杯热腾腾的姜茶正等着你。
不要抱怨幸福的遥远,不要抱怨幸福的缺席。
其实幸福就在我们的身边,它,就悄无声息地躲在你心里。
“习书法,写作品,目的可不是拿奖。”自六岁起学书法,她的耳边便时常萦绕着先生的这句话,可她一直不解。
又是一年一度的书法节作品展,她捧着一个奖杯,一卷证书,迈着飘飘然的步伐,穿过琳琅满目的展厅。一眼便看到了先生,因为先生那一袭对襟的素色短褂在明艳的如争奇斗艳般的作品纸中是那样的显眼,先生接过她手中挚如珍宝的证书轻轻地笑了,“很棒,写得已经很好了。”先生似乎加重了“写得”二字,“但是,习书法目的可不是拿奖。”又是这种耳熟能详的话,她顿时感到一阵愤懑,不为拿奖,干嘛要费那么大劲去参加比赛呢,现在正值青少年,在组别里又占优势,不就应该出尽风头夺人眼目嘛。
怀着七分不平,两分不解,一分不屑,她跟着先生又一次回到了墨香萦绕的“一画工作室”。她心不在焉地望着墙上的草书,先生缓缓踱到案前:“丫头,看这儿!”先生那略带严厉的语气使她不寒而栗,迅速转身面向先生。在铺开纸的瞬间,先生面上便全无严厉色,连带着目光都平和起来,她站在案前,看先生研墨、蘸笔、挥毫、提按、行收,一串动作行云流水,笔下处处生花,犹如陌上花开,将她这颗浮躁跳动的心缓缓抚平。细看先生的簪花小楷,笔笔花开淡墨痕,毫无一丝浮飘、张狂,红红绿绿的作品纸已在她脑海中淡去,墙上恣意汪洋的草书也退居幕后。“孩子啊,”先生的声音适时而起,仿佛推开了最后一转涟漪,她的心湖回归平静,“你看,这小楷可素然无味?”她想了想,轻轻地正欲缓缓摇头,先生又指着一个“静”字道:“你看这个字,上开下合,左收右放,五个横划粗细方圆皆有差异,如此小的字有诸多变幻,可还素然无味?”她惊诧,如此这般,书法竟有这么多可精琢的.地方,她赶忙像拨浪鼓般的摇头,先生笑了,继续说:“让你们参赛真的不是为了获奖。”这句萦绕耳边九年的话此时像一双手拨开了一簇浓阴,让一束光透尽了一汪潭水。“那比赛是为什么呢?”她不禁将这答案呼之欲出的呢喃出来,“为了让你们得到提升,积累书写经验,学会用心去写字用心去创作,只有这样才能算得上学过书法,才能将变化融为一体,才能写出真正的作品,而不是一纸华而无实的空壳。”
先生的声音响起却不只是环绕在耳畔,而是从脑海深处那汪潭水中传来,我想这也正是书法的精髓之所在吧,只有习得“法”才能谈上“书”,否则只是虚浮罢了。
“习书法,目的可不是拿奖。”这句话的答案她找到了,她也便成了现在的我。
我生性内敛,羞于表达,以至于读小学时,老师和同学都对我印象不深,我就像块“面包”,没有夹心,总是默默地存在,不为人所知。
一次考试,我对一道体积和表面积计算的题目存有疑惑,就把计算过程写在草稿纸上,考试结束,听到同桌在对答案,我便怯怯地说出自己的方法。他不同意,坚持说自己的观点才是对的,并叫我去问老师。我心里不服,跑到办公室门口张望,老师忙碌的身影在我眼前晃动,但我始终没敢开口。
同桌看我灰溜溜地回来,笑我胆小鬼,拉着我就去找老师。在老师的解答中,我知道自己的算法不对,但是错在哪里仍不清楚,我鼓起勇气,说出了自己的疑惑。老师看着我说:“刚才已经讲得很清楚了,你自己好好想想。”我不敢言语,羞愧地低下了头。
回去后,我把老师讲的方法写下来,然后和自己的算法进行对比,在反复思考和计算后,终于明白了计算体积的公式和表面积公式的区别。我很激动,自己竟然凭借大脑和双手拆解出组合图形的体积。那种激动就像飞上了云端,是全身心的轻松愉悦,比得到爸妈的奖励还要高兴一百倍。
在思考和计算中,我发现了数学的妙趣之处,学会了这些知识,就可以计算许多物体的体积和面积了。作为尝试,我计算出冰箱、衣柜、书柜等物体的体积和表面积,这些测量让我觉得特别开心。我觉得自己就像一位了不起的数学家,可以大显身手了。
后来的数学课上,我独立思考,举一反三,弄清楚了许多问题,数学成绩也直线上升。我终于明白了独立钻研的习惯有多重要,它带给我的不仅是正确的结果,还有战胜难题的勇气,以及探索的乐趣。
从此以后,我觉得不轻易发问是一种良好的.品格,不是怕招来别人的轻视,而是钻研带来的豁然开朗和成就感令人欣喜若狂。同时,我也打开了心门,常和大家交流自己在数学方面的心得。
现在,我跃入优等生的队伍,我的努力得到了大家的肯定。许多同学请我解答时,我都能找到更简便的方法讲给对方听。看到他们听懂后,脸上露出愉悦的表情,我为自己的善思兴奋不已。我成了大家心目中的“数学家”。各种称赞像雪花一般飞来时,我感念自己在成长道路上学会了独立钻研。
不久前,我在柬埔寨旅游,遇到一件小事。
从金边到暹粒的途中,我们的大巴车在某个加油站暂停了一刻钟。我和闺蜜下车去卫生间,登时就有一群孩子像急浪一般涌上来,七嘴八舌地兜售着他们的水果。我早就听说,只要买了其中一个孩子的,便会被其他孩子缠着不放,很难脱身。为了避免纠缠,我根本不想理会他们。
可是有一个小男孩一直追在我后面,偏就认定我不放了。他一连用好几国语言向我叫卖,听到我和闺蜜在讲中文,立马改口用半生不熟的中文对我说“姐姐,买我的水果,买我的水果!”
他只有七八岁,看上去瘦极了,一件脏兮兮的T恤旧得不像样。他没有鞋,脚丫巴细细小小。上帝给了这可怜的孩子辛苦的生活——或许是作为补偿,也赐给他一双水汪汪的.大眼睛,他所有的灵气与活力都凝聚在这双黑葡萄似的大眼睛里了。
当时我才吃饱饭没多久,也不渴,压根就没有吃水果的欲望,更不想惹麻烦。我原以为,我对这个孩子不理不睬,他很快就会去缠上别的游客的。没想到,我从卫生间出来时,小男孩仍然站在门口等着我。在墙边,他的眼睛因为有阴影的投射,显得更大了。
我一恻隐,就蹲下身握住他的手问:“小朋友,你多大了,上学没有?”孩子并不回答我的问题,也许是他根本就没听懂。他只是睁着一双可怜巴巴的大眼睛,连续不断地咕哝道:“姐姐,买我的水果吧!我的水果甜!”我摇摇头,说:“我真的不需要。”然后,我就上车了,低头翻看相机里的照片。几秒钟后,我听到有人在轻轻地敲打窗玻璃,抬头一看,这孩子正努力地踮着脚站在车外,伸手敲打窗户,不屈不挠。我向他摇摇头,便不再看他。
接下来的一幕,虽然只有短短的几秒钟,却使我从此不安起来:汽车启动时,我不经意朝窗外一望,只见这孩子仍在看着我!他嘟着嘴,脸上浮现起一片忧伤的乌云。他的眼神是非常失望的,而这失望却依然清澈无比!刹那间,我感觉到这种清澈的失望是源于他心底的自然流露,正因为如此纯净而不含杂质,我不敢再看他的眼睛!
愧疚感马上就跟随而来,赶都赶不走。我问闺蜜:“你看到那个孩子的眼神了吗?”她说:“他确实挺失望的,还一直坚持到最后一刻。”——她和我一样,什么水果都没买。
我心里不安,后悔没有听从朋友建议,随身携带一些送给孩子们的小礼物,比如糖果、钥匙扣、硬币之类的。我想,这件小小的事,看来要成为我在柬埔寨最大的遗憾了。
又是一年初夏,爸爸叫我去陪陪乡下的大姑。大姑勤快得很,精心侍弄的凌霄花开了,团团簇簇,错落有致,宛如红衣仙子般矗立在绿叶当中,缓缓地吐着仙气,有着不食人间烟火的孤高。而其他花任风摇曳,不成文章。
这一幕,我曾有过无数的猜想:是初夏宜人的气候,还是精心的侍弄,还是肥硕的土壤?寻觅好久,我也不知答案,只是每天从花下漫过,沉浸在无边的灿烂之中。
凌霄花开得正绚烂。每一朵盛开的花就像是一个小小的张开的嘴,嘴下带着尖尖的下巴;又像一个忍俊不禁的笑容,就要绽开似的。垂蔓像一条瀑布,从空中垂下,不见其发端,也不见其终极,仿佛在流动,在欢笑,缠绕幻化出一片迷离的绿,而时不时探出的粉红花串,与绿藤交织出一片温婉细腻的天地。
我正沉醉其中,忽见大姑躺在陪伴她多年的藤椅上,安静的歇息。阳光透过树叶的间隙,温暖地撒在大姑身上,安详而美好。空气中弥漫着熟悉的沁人心脾的香气。
我看见姑姑手中握着一张泛黄的照片。岁月在上面刻下了深深的痕迹,照片里的人是前年弃我们而去的姑丈。姑丈爱花,姑姑护花,全家都知,两个惜花之人走在一起,自然幸福得如一对神仙眷侣。然而天意弄人,姑丈居然先走了。
大姑紧捏着照片,目光所及之处,正是凌霄花。我知道姑姑想姑丈了,就向前打趣道:“姑姑,你坐在藤椅上,比凌霄花还美!”大姑头也不回,忽然说起姑丈向他表白的时候,手里也捧着一束凌霄花,红着脸,叽哩咕咚向她说念叨着“喜欢”之类的话。说到此处,久违的红晕布满着大姑的脸颊,仿佛回到了30年前,眉眼间藏着笑意,空气中也溢满了幸福的`气息。我也隐隐懂得了这凌霄花背后的故事,还有背后的孤独惆怅!
姑丈不在了,只剩下大姑一个人守护着这段膝下无子的悲凉,幸好有这么一棵绽放的凌霄花给大姑提供了温暖的安身之所。我也明白爸爸叫我过来陪大姑的原因了。
凌霄花一生只恋一棵树,垂曼柔婉缠绕,至死不渝。即使枯亡,也与树不离不弃,任岁月轮回,时光荒芜,望断了春花秋月,依然守候,穷尽一生,只守一个誓言——这便是凌霄花的痴。
我从姑姑手里接过那些泛黄的照片,答案就在此了——守护一份真诚的情感,一份美好的回忆,无论百世轮回,照样不负如来不负卿。
凌霄花盛开的时候,一份答案,一份缠绵,徘徊在其中,白首不相离。
“冯颖今天怎么又没有参加活动?”电子计算机活动小组的辅导员陈老师睁大了眼睛问道。做为冯颖最要好的朋友,这回我也只能回答出“不知道”三个字了。我习惯地望了望冯颖的空座位,心底不由发出了一丝隐痛:她变了。自从踏入六年级她变得沉默了,在这期末紧张的复习中,她又变得反常了……
大前天是开班委会的日子,主要是研究一下“新年联欢会”的形式、会序等问题。这可是过去被冯颖命名的“第一号大事”啊。可开会的时候,冯颖却一反常态,这个以前的“小麻雀,竞一下子哑了起来,只顾把自己埋在书桌上一道一道地做习题。我为了试试她的“立场”是否坚定,便趁她不备,猛地抢过她的作业本,挥舞着,一直跑出了教室,我以为她一定会像过去那样追上来,逗我,捅我……可回头一看,真令人失望,她的.选择竟是换了一本继续做……
前天是校领导检查第二课堂活动的日子,冯颖竟在这期间捅了个“马蜂窝”。
她不知是吃错了药,还是喝错了汤,不早不晚,偏偏在这一日向陈老师递交了要退出电子计算机组的“报告”。明年一月份就要参加比赛了,你说陈老师能不着急吗?他连忙匏这件事汇报给领导,经过校领导再三做工作,冯颖才勉强收回了“报告”。这样一件小小的事,唉,竞闹了个“满城风雨”。
冯颖近日来反常的事日益增多,我这个跟她最要好的朋友,也不得不插手了。
今天是星期天。下午,我来到了冯颖的家。一进她家门,便看见她正坐在小方桌旁做习题呢。
“喂!别刻苦了!”我大声喊道。
“噢,是你呀。”她勉强笑了笑说,“有事吗?”
“做为你的朋友,我想了解一下你近来的情况。”
“等一会儿吧。”她说完便又伏在了书桌上。
“谁给你留这么多作业?”我不禁纳闷地间。
“是爸爸。”然后便向我讲起了她爸爸的“伟大计划”,“爸爸说我还有半年时间便考中学了。如果能进重点中学,就为上大学打下基础。所以,让我现在停止一切活动,专攻学习。待明年考中学时,稳拿重点中学的入学通知书……"
听了冯颖的回答,望着小方桌上满满的一桌复习资料,我似乎找到了冯颖反常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