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风在静静地吹,小雨在微微地下。在这一个夜深人静的中秋夜里,月亮像个羞怯的少女和满天的繁星消失了,这是一个特别的中秋夜。在此时,代替月亮的是一望无既的乌云。哎!月亮虽然没有露面,我却想得起它的美好来。人们冒着细雨,都赶着去与家人团聚。我家当然也不例外,我们赶到姑姑家吃团圆饭。哎呀!我的眼睛好象不够使了,餐桌上摆有炒猪肝、炖鹅、卤肉、豆炒肉……吃完团圆饭,大人们吃月饼、说月亮、喝酒、高谈阔论……我不相信月亮不出来,每隔几分钟就跑出去一趟。
家家户户的门口挂着两个红红的大灯笼,两盏射灯在黑暗的`天空中扫射,由如两架跨过大江大河的斜拉桥。由于月亮没有出来,我感到几分遗憾。我并不为这几分遗憾而坏了心情。这一番风景使我想到了一首诗——《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
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是啊!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中秋节既代表着痛苦的来临,又象征着家家团团圆圆。在中秋的夜里,我带着未能赏到月亮的遗憾,进入了梦乡……
盼望已久的中秋节终于到了,每年中秋之夜是一个美好祥和的夜晚。家家户户欢聚一堂,品尝月饼和瓜果,享受着天伦之乐,我们家也不例外。
太阳下山了,月亮从天边慢慢地升起来了。我们全家聚在一起先吃团圆饭,再沏上一壶茶,大家围做在一起,赏月开始了,一家人有说有笑,真可谓其乐融融。我尝了一口奶奶做的月饼,哇,真好吃!我感觉好幸福啊!
呀!月亮在不知不觉中,已经缓缓升上了天空。他披着一件蓝莹莹的轻纱裙,令人陶醉。她慢慢地把皎洁的月光撒向大地,让温暖流进每个人的心里。我一边赏月一边听大人们说着有关中秋节的故事。看着圆圆的月亮,我不经想起了嫦娥奔月的故事,我仔细瞧着月亮,只见月亮上有几个影子。嗯,是谁的身影呢?一定是嫦娥、玉兔吧,她们此时也在看着人间吧,她们一定很想回来吧,一定也想着和自己的亲人团聚吧。这时爷爷说:“我们现在一家人能团聚在一起这么幸福,但是这幸福是许多人坚守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换来的,我们不能忘记他们呀。”“是呀,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我接着说。爷爷摸摸我的头,笑了。
夜色加浓,还在赏月的人寥寥无几,月亮如同一颗会发光的明珠;又如同一个用白玉做成的'圆盘,真美呀!难怪李白会写出这样的诗句“小时不识月,呼做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
玉盘似的中秋圆月,你把皎白的月光撒向人间都是爱。
心如梦般的漂泊,情如过眼的云眼的云烟,当炎热还未曾完全退去的时候,金桂却已飘香。
“叮咚”,随着一声清脆的铃声,爷爷奶奶来到了我家。年幼的弟弟拍着小手,开心地叫道:“人齐了,开饭喽!”爷爷见弟弟这么高兴,问他:“你知道中秋的来历吗?”弟弟摇摇头,洗耳恭听。“相传远古时代,天上有十个太阳,老百姓无法生活下去。有一个力大无比的英雄叫后羿,要为老百姓解难。一天,他登上了昆仑山顶,一口气射下了九个太阳,留下一个太阳,为人民造福。后羿的妻子嫦娥是一个美丽善良的姑娘。一天,西王母给了后羿一颗仙药,此药可升天成仙。逄蒙得知威逼嫦娥交出来,嫦娥知道打不过逄蒙,便吞下仙药。后来,为了纪念好心的嫦娥,每年八月十五,摆上她平日爱吃的食品。从此以后,就成了人们企盼团圆的中秋佳节。”听完爷爷的`讲述,大家各就各位,向桌上的月饼、螃蟹等新奇美食发起进攻。随着一双双筷子舞动的身影;一张张上下张开的“大门”,桌上的美食被一扫而空,只剩下了一些残汤剩羹。
适逢中秋之夜,我与家人仰望天空,望见一轮圆月,但不是我们常说的一轮皎洁的圆月,天空中有层层清云,如烟似雾,弥蒙在月光下。月晕恰恰是这圆月与清云的红娘,牵于二者之间,淡淡的点上一圈,既不喧宾夺主,又有万般娇态。有人说,新月似芽,半月如瓢,圆月如西子之明眸。这似明眸的圆月要用在中秋之月上,实为不妥,谚语有“八月十五云遮月”之说。云生月隐,神秘、迷离。此中秋圆月虽不及西子之善睐明眸,却独具情调。
这个中秋,我们一家人在快乐与笑声中度过了。
中秋佳节是合家团圆的节日,这一天家家户户团聚在一起,吃月饼、赏月亮。
今年中秋节,爸爸妈妈带我回爷爷家过节。我们一大早就出发了,路上车来车往、川流不息,一派热闹的景象。原来一个半小时的路程,因为塞车,我们走了三个小时!
快到爷爷家了,我远远的看见爷爷在家门口张望、焦急地等着我们,看到我们,他的脸上笑开了花。进了爷爷家,一股饭香扑鼻而来,原来,奶奶已经为我们做了一桌丰盛的饭菜,有大螃蟹、有虾、有炖排骨、有焖兔肉……还有各式各样的水果!于是我们一家人坐下来一起吃饭,边吃边喝边说边笑,真开心!
吃完饭,我和爷爷俩下象棋。爷爷一边下棋一边给我讲棋术,教给我下棋的知识,我们可开心了!
晚饭后,我们在一起吃月饼、赏月亮。望着圆圆的'月亮,我仿佛看到了玉兔和嫦娥。古代诗人写了很多关于中秋节和月亮的诗,表达了他们的乡思乡愁,我可没有那么多的烦恼,因为我们是团圆幸福的。
第二天早上,我恋恋不舍地登上了回家的车。汽车飞奔在公路上,窗外的景色十分美丽,虽然已是中秋,但是柳树姑娘碧绿的大辫子仍然羞答答得快垂到了地面,松柏依然青翠挺拔,累累的大苹果压弯了枝头……远远望去,青山、绿树、白墙、红瓦……真是一幅美丽的自然图画!我明白了,诗人们思念的不只是浓浓的亲情,还有家乡的美丽景色!忽然,我想起诗人苏轼在中写道:“……明月明年何处看。”
我啊,明年的中秋节还和爸爸妈妈回爷爷奶奶家!
今年的中秋佳节格外有特色,正好与国庆撞了个满怀。普天同庆的祖国生日与花好月圆的中秋佳节交织碰撞,给这桂香阵阵的十月清秋,平添了许多热闹与喜气。国庆月圆,在这样的节日里,我们一家人总要聚在一起,度过这个特殊的节日。原本在外地的爸爸特地赶了回来,和我们一起过中秋节。中秋的月亮总是特别亮,特别圆,月亮出来之后,爸爸就把桌子搬到了阳台,把窗户打开,方便赏月。今夜的`云彩知趣地躲了起来,一轮明月被夜色映衬的格外皎洁,明月下万家灯火,热闹团圆。桌子上摆满了各种月饼,有五仁的,有蛋黄莲蓉的,还有我最爱吃的红豆沙的。一阵秋风和着甜甜的桂花香从窗户涌进来,真是一个美妙的夜晚。
没怎么下过厨的爸爸今天也使出浑身解数,为我们一家人做了一桌丰盛的晚餐。伴着中央一套国庆晚会开场的交响乐,我们一家人其乐融融地聊着家常,吃着晚餐。似乎每年的中秋都重复着如此场景,但每年都能感受到不一样的幸福。
吃完饭,妈妈为我和弟弟讲着古老的嫦娥奔月的故事,就像小时候那样。我一边认真地听着,一边小口小口的吃着手上的月饼。“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抬头看着天上洁白无瑕的月亮,就像李白口中的白玉盘一样,我似乎真的看到了美丽的嫦娥。皎洁的月光照在大地上,像给它渡上了一层碎银,格外的娇媚亮丽,所有事物都淹没在月光之中。繁星皓月高挂苍穹,让夜色显得更深邃了。
八月中秋月更明。
每个月的十五月亮都会圆,都会明亮,中秋的月亮之所以被无数的华人牵挂是因为赋予了她另一个含义----团圆。
小的时候,每到中秋,父母都会做一桌好菜。吃完饭后,父亲把小桌放到屋外的`葡萄架下,喝着茶。母亲收拾完屋子后,洗好水果也会和姥姥一起出来与父亲坐在一起聊天。我就会坐在葡萄架下吃葡萄,直到地上落有一层厚厚的葡萄皮。那时候对中秋的概念,就是有许多好吃的。
父亲爱酒,随之而来,我也爱酒。
上大学第一年没回家过中秋,因为路远。
第二年,我收集了许多旧教材卖给新生,挣了人生以来第一笔钱。给自己买了一套衣服,然后兴高采烈的回家过节。当然,也用第一次挣的钱给父亲买了两瓶酒。
时间太远了,忘了当天怎么喝的酒,却记住父亲说的一句话:今天爸爸高兴极了,不是因为你给我买酒,是中秋看到儿子回来。
工作后,经常在外地,很多时候不是自己能做的了主。但每到这个时候,都会尽力回家一趟。因为母亲有一次指着电视里放的《常回家看看》说:这一首歌,就是唱给儿子的;因为有一次中秋,几个年轻爷们没回家去K歌唱《父亲》,唱到:"都说养儿能防老,可儿山高水远他乡流"时,竟都眼含热泪。
中秋喝酒,不是为了喝酒,是为了那一份亲情,是为了那份东方文化里独有的天伦之乐。
从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不正是告诉了我们诗人的思乡之情么?不是告诉世人乡情的浓厚么?
每逢佳节倍思亲这真是我此时的情景啊!又是一年中秋节,圆圆的月亮挂在夜空中央,周围零星的点缀着点点光亮,划破了整个如黑布般的天空,依稀的照亮着大地,安静的看着大地上的热闹,欣赏着黑夜的美景。
每到这天我的笑容就不见,回想着故乡的一切,回忆着故乡的景色是否依旧,回忆着乡间的田野是否依旧热闹,回忆从前的人是否依旧存在,回忆着以前的种种。
社会在不断的变化的、前进着,社会的脚步也变得越来越快,生活的脚步也越来越快,现在的我也变得不再是从前的我了,随着时间的变化,我也适应着社会的脚步、生活的速度,从前总是慢吞吞的.我也变得不在是慢吞吞的了,这变化的速度让我现在想起来都不自觉地感到太快了。
拿起一块月饼,看着月饼上花好月圆的图案,我笑了笑,慢慢地品尝起其中的味道,月饼是好月饼,本应该是美味的月饼,现在在我的口中却是苦涩的,苦味慢慢地在我的口中蔓延,使我此时的心也是苦苦的,哭的让我有些喘不过气来,不知何时眼泪从眼中留了下来。
想起从前在故乡时,中秋总是和父母一起过的,自从我离开故乡时就在也没有回去过,不知在家的父母是否也和我一样正在赏月吃月饼,也许他们和我也一样正在想着我吧!
中秋啊!为何你是如此的热闹,而我却觉得此时是如此的凄凉,你是在有你的热闹衬托我的悲哀么?谢谢你我不需要,因为我知道我总是会回去的,因为我的根在那,我的心在那。
故乡的景,故乡的人,你是否也在思念的我呢?
年年中秋节,大家都在一起过,唯独今年,父母身在他乡,把我留在和蔼可亲的爷爷奶奶身边。
月色朦胧,但十分美丽,我静静地趴在窗前欣赏柔情似水的月亮。夜空里只有一轮孤寂的明月,孤单的发着亮。为从他乡赶回的人指引方向。月光撒在我脸上,却撒不进我心里,使我非常孤独,散发出对父母的思念之情。“他们今天会回来吗?”我自言自语,从书架旁取出我长期放在这儿的画板,开始绘画。
我心不在焉的用彩笔勾勒、上色,也没注意自己在画什么,一个劲儿的想念父母。月光变成银色,轻柔的落在画板上,我抬头只觉得月亮比方才更大更亮,却是照着孤单的我,而不是我们一家三口。我打了一声哈欠,便趴在窗边入睡了。
“翾翾,醒来啦!”“谁?”朦胧中瞧见父母“我在做梦吧。”说着便睡着了。“快起来,小馋猫。怎么不想吃月饼了?”爸爸打趣道。我揉揉双眼,真是父母!我一蹦三尺高,二话不说,拉着父母来吃饭,“哦,翾翾长大了!”是外公外婆!我不知该牵谁的'手,但脸上有抹不去的笑容。
大家夜空下开心的用餐,我听父母谈笑风生,外祖母的上下五千年,一切都是那么美好。“醒醒,吃饭了!”我又一次睁开双眼,却发现一无所有,但外公外婆却来了,望四周没有父母。低头一看,是梦中情景,双眼流下了一行泪水…………
中秋之夜,合家团圆。
有些人却空守一轮圆月,思念着远方的亲人。亲情是无法用距离衡量的。亲人和游子共守一轮明月,明月寄相思。
我们有幸在十五的晚上看到薄雾笼罩的圆月。它象征着家庭幸福美满,团圆,一如满月一般美好。因此,中秋节也成为了除春节之外的`全家团圆的象征节日。
明月带着思念和企盼在云中穿梭,但却仿佛永远也到达不了目的地,“黯乡魂,追旅思”范仲淹这样描述自己的思乡情。他在独倚楼高处,让烈酒入愁肠,化作思念家乡和亲人的泪水。
千里婵娟,皎洁的月光一泻千里,映着每个人或浓的思念。“海上明月共潮生”游子与家乡隔海相望,思乡之人和思人之人只得以明月作为精神寄托。“谁家今夜偏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今夜孤舟中不知是谁家的思乡之人,更不知此时思念人的楼中人身在何方?相思之情有如月光久照不去。更有“一种相思,两处闲愁”的意味。中秋佳节,合家欢聚,远出在外的游子怎能还未回家?这叫家里人如何能不思念?月色“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月光洒满大地,有几人能够乘着月色赶回家和家人团聚?凌乱不宁的离情别绪就像江上树下斑驳的影子到处都是,离别的相思充斥着空洞的、守候着的家人。
别再让家里人等得太久了!纵然你忙但仍会有时间,抽个空回家看看,和家里守候着你的父母、亲人一起过个团圆节。不要让自己只能将相思寄与明月,最后竟是“一种相思,两种闲愁”。
阵阵秋风送来凉意,一片片火红火红的枫叶像蝴蝶一样在半空中翩翩起舞,给大地铺上了一片金黄的地毯。圆圆的月亮用她那亮晶晶的眼睛俯看着美丽的大地和阖家团圆的人间。
中秋晚上,月亮轻轻地掀开一朵朵云雾,好让广寒宫的嫦娥姐姐也看看自己的'故土,“为什么月亮上会有玉兔弟弟呢?为什么月亮上会长月桂树呢?嫦娥姐姐是怎么飞上月亮的呢?”这些传奇的故事更让月亮充满了神秘感,引发人们的无限遐想。
中秋最特殊、最传统的应景之食当属“月饼”了,中秋吃月饼的故事更是引人入胜。席间长辈们开怀畅饮,互诉团圆之意,亲朋好友们互相祝福。晚上看着那轮圆月,我突然想起了一年级时学的唐诗——《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此时此刻,我们家家户户团圆的和谐氛围,可比大诗人李白要幸运多了。
赏月的同时,桌上的美味佳肴扑鼻而来,真让我们垂涎三尺。生怕可口的佳肴被抢光了,爸爸给我们几个小朋友戴上了“柚子帽”,我们打打闹闹、说说笑笑、房间里充满了欢声笑语,其实我倒觉得,今晚的月亮才是最可爱的。
幸福的时光总是短暂的,更何况是中秋之夜呢。“月圆人团圆”此刻你是否也在和家人团圆呢?“今夕复何夕,共此灯烛光。”在此,我祝愿大家每年都有一个幸福、团圆的中秋佳节。
今天,是农历八月十五,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中秋节。我很喜欢中秋节,不仅可以吃到美味的月饼,看到圆圆的月亮,更重要的是可以和许多亲戚团聚,吃一顿团圆饭。
早上,我的早饭就是月饼。这些月饼很好吃,我一下子就吃了三块豆沙味的月饼。
下午,大舅爷、二舅爷、叔叔、姑姑都陆陆续续地来了。我们一起先去丁庄葡萄园采葡萄,葡萄又大又圆,看起来很水润,吃起来很可口;然后我们又去江苏茶博园品了茶,在茶博园内我们还踩了水车,踩水车的难度比较大,我们失败了几次,但是我们没有气馁,总结问题,最终,我们还是成功地将水踩了上来。通过这件事,更让我深刻地感受到了坚持不懈,一定能成功的道理。此外,我们还和入选世界吉尼斯纪录的“天下第一壶”合了影。
晚上,我们来到了饭店。“上菜了!吃饭了!”饭店服务员的喊声打破了包间的寂静。我赶紧跑到我的位子,拿起勺子就要开吃,突然间我忍住了。直到所有人都坐上了座位,接收到我爸“可以吃饭”的指令后,我才麻利地把菜装到碗里。我们边吃边谈,边谈边敬,一家人沉浸在欢乐的`气氛之中,仿佛忘掉了一切烦恼,让我感受到了亲情的重要性。
回家的路上,我发现一轮明月挂在天空,像一面洁白的镜子。
月亮圆代表着人团圆,中秋节可以带给我无限的乐趣,真希望下一个中秋节快点到来。
今天是8月15日的中秋节,这是我们的传统节日。今天让我特别开心的是,我妹妹和她的家人回来和我们一起度假了。
晚上,我们坐在一起,吃着月饼,等着月亮出来。那个月饼真香,有橘子、荔枝、蛋黄、苹果的味道。姐姐爱蛋黄,我爱荔枝,爸爸妈妈爱苹果。奶奶忙着拜月。我和姐姐帮忙搬了一张桌子。奶奶把水果和月饼放在桌子上。我还帮忙点了蜡烛。爸爸在门外放鞭炮。不知道谁喊月亮出来了。于是我立刻抬起头,看到天上的月亮像一个害羞的.小女孩,半个脸藏在云层后面,看着自己的头,渐渐地整个月亮从云层里钻了出来,像一个巨大的水晶般透明的圆盘挂在天空。皎洁的月光洒在我们身上,充满了整个大地,照亮了整个世界。
我问父亲:“为什么要拜月亮?”爸爸说:“八月十五是中秋节,所以叫中秋节,也叫团圆节。一年中的这个时候,我对月亮表示敬意,对远方的亲人表示思念。”“哦,我明白了。我学过的古诗词里也有这样一句话,‘希望人长寿,千里同游。’。”我说。爸爸笑着说:“说得好!尊重月亮也表达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祝福。"
听到这些我觉得好开心。祝每个家庭都像我们家一样幸福!祝所有的孩子和我一样快乐!
早晨一起床就看见了乌云,心里自然也不痛快。今天可是一年一度的中秋节,怎么能是乌云密布呢?不仅不能赏月,有可能还会被浇个落汤鸡,真是不幸!
差不多“忙”了一天的作业,傍晚时,爸爸宣布了一个激动人心的好消息——去舅舅家过节!我兴奋得一连翻了几个跟头。一切准备就绪,Let′sgo!
外面仍然下着小雨,我无聊地坐在车内瞪着细细的小眼睛看着那雾茫茫的天际……雨刮器在玻璃上费力地上下滑动,不时有一辆车从我们边上呼啸而过,扬起一阵雨雾,像兴奋的孩子在雨中玩耍。而公路两旁的.树木却任凭风雨怎样欺凌,依然淡定从容地挺立着。
到了建湖市区内,鞭炮随即入耳。天色已黑,路灯亮了,小区门口的喷泉也有水了,红红的灯笼也挂上了,周围一副生机勃勃的样子,灯光照亮夜空,炮声唱向天际,是的,这才是过节呢!想到这儿,我不禁又想起了死寂一般冷清的盐城市区,哪里有半点过节的气氛?
进入小区,炮鸣声更响了,我打开车窗,做了个深呼吸,空气中弥漫着一股浓浓的火药味,妈妈嫌呛人,我却觉得这是一种温暖的快乐的气息。
车未停稳,我就率先冲了下去,不知为什么我莫名地激动,或许是听到了久违的炮声,或许是看见了一辆辆迎接中秋的车,又或许是马上就能见到表弟表妹了……
本该是月圆之夜,可月亮并没有出现,这虽然有一点可惜,但是我听到了过节的鞭炮声,能和家人团聚在一起,我也就心满意足了。
碧空如洗,圆月如盘。人们在尽情赏月之际,会情不自禁地想念远游在外、客居异乡的亲人。因此,中秋节还有“团圆节”之称。许多古诗表达了人们此时的思念之情。唐人殷文圭《八月十五夜》:“万里无云境九洲,最团圆夜是中秋。”王建《十五夜望月寄杜朗中》诗云:“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中国人历来把家人团圆、亲友团聚,共享天伦之乐看得极其珍贵,历来有“花好月圆人团聚”之谓。
农历八月十五日为中秋节,俗称“八月半”。这一天,在外亲属都要回家团聚,故又称“团圆节”。这是一年中仅次于过年的重要“节刻”。节前,盐城民间都有比较充分的`准备。通常人家除从食品店选购各种馅心的月饼外,还购买鸡、鹅、鸭等家禽宰杀,同时还买些藕、梨、菱等。此日,早上多吃圆子或饼,中午吃雄鸡或雄鸭,晚上吃月饼、糯米饼(西区俗称“粘烧饼”)或藕饼。
旧时,晚上各家都要“敬月光”,由小儿取果物于盘,置方桌子室外,点燃香烛,燃放鞭炮,家人相聚拜月。贫困人家吃普通米饼,富裕人家大摆宴席,吃团圆酒。现时,城乡“敬月”之俗已不多见,民间其它习俗尚存。一些机关和群众团体经常于此节举行港澳台、侨胞的茶话会、联欢会,工商企业举办金秋供货会、洽谈会,知识分子,特别是文化艺术界的名人雅士亦常借赏月之机,聚会、吟诗、写字作画等。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读着这一句句脍炙人口的千古名诗,又一次让我沉浸在中秋的浓浓意境中了。
中秋节被人们称为团圆节,它是我国的传统佳节之一。每年八月十五,人们都会团聚在一起共叙离别之情,长辈们还会供起月神,为家人祈福,祝愿全家平安幸福,又举家品味着一块块又香又甜的月饼,欣赏着那一轮散发着淡淡清辉的`明月,是何等快乐的事啊!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在这个举国欢聚的佳节里,还有不少人无法团圆在一起。有的是驻守在祖国边疆的军人们,为了祖国的和平,为了人民的幸福,他们只能把浓浓的思乡之情寄托于明月清风之中;有的是灾区的孤儿,他们在地震中、泥石流中失去了亲人,他们只能把对亲人的思念化作滴滴泪水洒落枕边,月儿会把他们的思念带入天堂;还有那些身在异国他乡的同胞们,只能借着越洋电话向家乡人问好……无论路途多远,思念之情无法阻隔。
金秋时节,当一轮明月高挂在天空时,从古至今,时代在变迁,可人们期盼与亲人的团圆,源源不断的思乡之情是永恒不变的主题。
在这中秋节,我要对伟大的祖国母亲说声:“中秋快乐,国泰民安!祖国人民心连心,团团圆圆是一家人!”
每年农历八月十五,是我国传统节日——中秋节,中秋节的传说非常多,有嫦娥奔月,吴刚伐桂,玉兔捣药之类的神话故事广为流传。
早上妈妈早早的就把我们叫了起来,说要去市场买菜,市场里的人可真多啊!人多,菜品也多,琳琅满目,经过一大早上,我们提着大包小包满载而归。
傍晚,妈妈在厨房忙碌,我和姐姐在房间里看书,突然,我放下手中的书,对姐姐说:“姐姐,我们来玩一个游戏吧,今天是中秋节,看谁说带“月”字的诗句多。”姐姐欣然答应,我先来,“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我毫不犹豫地说道。姐姐一脸不屑的样子说:“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我们十几个回合,依旧没分出胜负。终于,姐姐的知识比我丰富,所以她成了赢家,看她得意的笑着,我趁她不注意偷袭了她——挠痒,她笑得更厉害了。“吃饭了”,妈妈的喊声结束了这场闹剧。
妈妈准备了一大桌子的美味佳肴,有红烧全鱼,小鸡炖蘑菇,红糖糍粑……我们一家人其乐融融地围在餐桌旁,享受着这团圆的快乐。
时间渐渐地流逝,转眼间黑夜便笼罩了大地,在黑漆漆的夜空中,隐约可见月亮的.轮廓若隐若现,像披着轻纱的淑女,柔情上还添了几分妖娆。过了一会儿,月亮出来了,宛如刚刚梳洗好的少女。“月亮出来了”,我大声喊叫,妈妈也走到窗前来赏月,我们在美丽的月色下有说有笑!
又是一个中秋节,全家团圆的日子。看着一家人其乐融融的场面,我的思绪不禁飘向了远方。
我家住在一个偏远的山村,经济落后。爸爸在外地打工,几个月才回来一次。当时姐姐正在读高二,我还在上小学。由于爸爸工作太累,病倒了。家里无法维持生计,经过商量,只好让姐姐退学。
我永远也忘不了那一天,太阳烘烤着大地,知了拼命的叫着,姐姐戴着草帽正在田里干活,一滴滴汗水落下来,渗进泥土里。这时,妈妈跑过来,告诉姐姐让她退学。姐姐愣住了,像疯了一般跑回家去,猛地推开门,便看到爸爸虚弱的面孔,姐姐终是什么都没说,转身跑出去了。她独自一人去了学校的'音乐教室,呆呆的站在那里,眼里噙着泪花,嘴里呢喃着新学会的歌曲,轻轻的抚摸着一架架钢琴,一张张桌椅。到了晚上,她才趔趔趄趄地走回了家。
在那一年的冬天,风呼啸着,撕扯着一切,大雪纷飞,姐姐提着沉甸甸的包裹去外地打工,我去送行,我哭着对姐姐说:“姐,我不想让你走,我们在一起好不好?”姐姐哽咽了:”傻孩子,姐姐去外地工作,可以挣很多钱,这样你就能上学了。快回去吧,妈还在家里等你呢。”说完,姐姐就上了火车。望着姐姐瘦弱的背影,我想:我一定会好好学习,不辜负姐姐对我的一片苦心。
转眼间,已过了两年。思念像藤蔓一样牢牢的抓着我的心,我无数次给姐姐打电话,姐姐总是说过的很好。可是,身处外地的你,真的过得好吗?姐姐,我希望你能回来,一起度过这个中秋佳节。
儿时最爱中秋。家中人丁兴旺,每逢八月十五便齐聚乡下共度佳节,温馨又热闹。
每当汽车驶入一眼望去尽是绿野的乡间,远远看见屋头升起的袅袅炊烟,我的心就不由自主地怦怦直跳。一下车,我直奔厨房——大人们定都一心扎在灶台边忙碌呢!妈妈总暗讽这是我最勤劳的时候:一会儿砧板上切切菜,一会儿柴火堆里烧烧锅,一会儿假模假式地操起锅勺……氤氲在烟火气里,一家人欢声笑语,做什么都觉得分外有趣。
晚饭是最为丰盛的。大伙儿围着圆桌,狗子围着我们,男人们对酒说笑,女人们吃菜话家常,孩子们坐在一起边吃边交流新鲜的玩法。说来也奇怪,即使寻常不过的香酥鸭,孩子们你扯一条腿我拉一个翅膀,竟也格外“畅销”。藕饼一上桌,更是满盘“秒”空。孩子吃相夸张,大人也不管,过节不就是图个热闹嘛。
并不等着大人们晚餐结束,我们小姐妹就跑下了桌。大姐姐塞给我一块最美味的月饼,我们仨就一溜烟地跑出了家门。
院子里月光如银,我们如同雕塑并肩立在院子里,仰着头看月亮。碧蓝无垠的夜空,大如玉盘的'明月高悬于头顶。可能是被我们盯着看久了,月亮有些害羞了,扯来一丝流云遮住了小半边脸。这年年月月都见的月儿,怎么偏就在八月十五格外的皎洁动人,是嫦娥施了魔法不成?叫人怎么也看不厌、赏不够。
月光下的小姐妹,猜想着月宫之主嫦娥的种种神秘之处:不老容颜、婀娜身姿、绝美舞技……心中又都祈盼着她能护佑我们快快长大,最好也能像她一样美丽善良。
有人喜欢缤纷多彩的六一;有人喜欢隆重的春节;还有的人喜欢诡异的重阳节。而我却喜欢静静看月亮,与家人在一起的中秋节。
李白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真正衬托出了这个节日的重点。那一天的月亮特别圆,分散各地的亲朋好友都会通过月亮寄托自己的思念,似乎月亮可以传达他们的心里话。世界只有一个月亮,他们在看同一个月亮,就好像亲人就在身边,这就是团圆。
中秋节的来临,家家户户互送月饼,这是这个节日的必备食品,所以人们通常把心意放在月饼上送出去,也是一种真诚的祝福。月亮也是很给力,使劲发光发亮,照耀着每个人,承载着无数人的心愿,所以不得不升得老高老高,去更好的听到每个人的心声,享受着每个给予它的食物,充满了动力。
想到中秋进,很多人都会联想到一个古老的.神话——嫦娥奔月。嫦娥为后羿的妻子,真心相爱,却有一天,有瓶神奇的药水,把他们拆开了,也就是嫦娥要奔月。此后,两人便分散天与地,无法在一起。然而,每年到嫦娥奔月的那一天,月亮就特别特别地圆,后羿就把思念寄托给月亮,月亮就传达给嫦娥,这样,他们虽然并不在一起,但他们可以感觉到彼此,依然永远相爱。
中秋节是个特殊的节日,是个集聚人们心声的节日;是个传递情感的节日;是个人们团圆的节日。
啊!我喜欢的中秋节,它是个令人幸福的节日!
八月十五是我国传统节日---中秋节,这个节日让我们一大家子终于团圆在了一起。
往年,我只能和父母一起过中秋节,而过中秋无非就是品月饼,赏月亮和看中秋晩会,最多再包一些小礼物去送人。今年,舅舅从西藏回来了,外地打工的姐姐也千里迢迢赶回来了。我们终于围坐在一个圆桌旁,一起做月饼,-家老小在一起畅谈着儿时的梦想,心头不免多了些感动,那一桌子的菜虽没有往日的那般丰富,但加了爱的佐料定会比往日多姿多味,这种味是流下的思人泪---酸,耐不住的思念情---苦,终于团圆的一个拥抱---甜。天空下起牛毛细雨,桂花香气四溢,月亮竟玩起了捉迷藏,不见了踪影。我相信,那天空中的月亮或许没圆,但-家家的团圆也会像针线一般,补完剩下的,我仿佛看见了那深蓝天空中的`一轮金黄的圆月,是那样耀眼。这让我想起了“儿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嫦娥奔月的故事与今日的登月创举连成了-串七彩的珠链。片刻,大家再次围坐在一起,打开电视看起了晚会。奶奶长叹一声,说:“那时候没有电视机,更没有晚会,能吃到一块肉就十分幸福了,现在太好了!”奶奶忍不住流下了眼泪,我知道我知道,大家有一个共同的愿望---团圆就好。
这次没有看到月亮,但团圆才是最重要的,真是年年岁岁月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
今天是个快乐的日子,因为只是一个可以让家
人团圆的日子,每个人都会盼望着与家人重逢。所以,今天我便跟爸爸妈妈一起开车回老家过团圆节。
一路上,路边的风景美不胜收,充满其妙,路东边的柳树好围
在一起,似乎它们,也是在过中秋节吧!天空上的鸟儿在叽叽喳喳,仿佛在说:“中秋节到了,中秋节到了!”不一会,便到了奶奶家了。奶奶一大早,便在门口迎接。见到我们时,奶奶便是笑的合拢不上口了。也到中午,奶奶、爷爷边喊着:“吃饭了!”中午饭,那才是美味呀!有鱼、虾、青菜、肉、汤……吃完午饭后,我便上院子里去,为晚间赏月做准备。
晚上,我盼呀盼,终于,我把月亮给盼来了。我们便来到院子中吃月饼、赏月,月饼有不同口味,有牛肉味、芝麻味、水果味……把我馋的直流口水。今夜的夜空很晴朗,月亮像玉盘一样,挂在空中,整世界都被月光所笼罩。一切仿佛披上了一层白色的轻纱,便开始慢慢地,皓月变得有点淡,变得黄,变得清晰,当薄薄的云层开始退去,月亮也开始了孤独的“站岗”仿佛没有去团圆的人吧!每年农历八月十五得月亮比其他几个的`满月更圆,更清晰啊!所以才是传统的中秋佳节。这时,一年秋集中的中期。三个部分,因而中秋也称仲秋。所以,每当中秋节时,人们便都在准备回家过这个奇特的中秋节。
中秋节啊!你是让家人团圆的日子!中秋节啊!你是一个快乐的来源。
今年的国庆假期正好赶上了一年一度的中秋节。中秋节象征着一家人的团圆和团聚,就像有句古言说的“每逢佳节倍思亲”一样。大家过得每个中秋节都是吃着月饼,赏着月,开开心心的,团团圆圆的',一刻也不不能分离的。这次我也过了这么一个团圆的中秋节。
今天是中秋节,我早早地就起了床,去买来了外脆里冰的“雪月饼”。回到家,门一打开,“哇”好热闹呀!原来姨婆,舅爷……好多亲戚都来陪祖祖过中秋节,我激动极了。他们有的在沙发上坐着聊天,有的在看电视,有的在厨房里忙上忙下的做饭,大家都其乐融融。
不知不觉中夜幕降临,晚餐时间到了,大家围在桌子边上说说笑笑,时而哈哈大笑,时而举杯祝福,这时祖祖回想着过去语重心长:“我们那些年呀,中秋节连月饼都买不起,只能给弟弟妹妹吃个鸡蛋,现在家家户户都吃得起月饼了,但因为工作太忙了,根本回不了家团聚。你看我们这一家人多好呀,每年都能团聚。”“是呀!我们一刻也不能分开!”我回答道,大家不约而同地点点头认同了我说的话。
吃月饼了,看中秋节晚会了。我用小刀将月饼切成块,再以拼盘的样式,让月饼增添了一份光彩。大家吃着香喷喷的月饼,听着优雅的歌声,时不时哼哼小调,大家心里都有彼此。
中秋节就是给忙碌的人多些时间来看望亲人的节日,一家人团圆才是最重要的,这个中秋节太棒了,让我感受到亲情的温暖,太棒了!
中秋节是中国的一个传统节日,在这天,家家户户都要团圆,在一起吃月饼、赏月。
今年的中秋节在奶奶家过的。我们在大约下午三点的时候来到了奶奶家,大人们就开始做饭,小孩子们则在外面看电视。
转眼间,到了傍晚,美味的饭菜被一样一样地端上了餐桌,看得让人直流口水。不一会儿,饭菜都上齐了,所有人都团聚在了餐桌边。
和家人们团聚在一起,吃着美味的佳肴,看着愉快的电视节目,这样温馨的场景,除了春节就只有八月十五中秋节了吧!
吃完饭后,每个人都酒足饭饱,所有人都帮忙收拾餐桌,洗完碗后,一家人挤在沙发上,看着电视节目,过了一会儿,全家人就一起去到阳台上去赏月了。
月亮出来了。哇!中秋的月亮真是美呀!夜空仿佛黑丝绒一样,一轮圆圆的月亮镶嵌在天空中,周围的'星星仿佛眨动着眼睛一样,若隐若现,忽明忽暗。银白色的月光从天空中散了下来,铺在大地上。
月饼是团圆的象征。正如苏轼写到:“小饼如嚼月,中有酥和饴。”又如清朝时的杨光辅写道:“月饼饱装桃肉馅,雪糕甜砌蔗糖霜。”可见在古时候,月饼就成为了带有一定意义的“饼”了。
不仅如此,古人还常常用月亮来寄托自己对亲朋好友或故乡的思念之情。“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这样的诗句就说明了诗人们在写这些诗时的情感了。
中秋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所以,在中秋佳节,要和家人团圆。
金灿灿的八月,秋高气爽,在太阳的照射下,蓝蓝的天空像洗过一样明净,棉花团似的云朵就像绣在蓝色毯上的大花。凉凉的秋风吹熟了田里的庄稼,果树上那累累的果实由青变黄,由青变红,渐渐从叶子中间露出来,散发出阵阵清香。成熟的气息荡漾在秋天的空间,丰收的喜悦在人们的心里。
此时,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中秋节也迈着轻盈的脚步向我们走来,它给我们带来了温馨,带来了希望,带来了快乐。在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里,除了春节,中秋节也是一个重要的节日。在八月十五这个月圆之夜,明月“照在家乡,照在宁静的夜晚,你也思念,我也思念……”思念的是远方的亲人。
虽然“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不论怎样,到了八月十五这一天,人们总希望能和亲人团圆。这就是中国古老的传统,这种亲情是什么力量也无法阻挡的。所以中秋是“全家团圆”的.节日。在明亮的月光下,我们一大家子又围坐在院子的大桌旁,一块吃饭,大家吃得很起劲,渐渐的兴高采烈起来,都互相祝福着干杯。“光辉皎洁,古今但赏中秋月,”饭后我们一起坐在院子里赏月,面前放着许多各式各样的月饼,咬一口,那甜甜的感觉就好像今天和家在一起高兴的感觉一样,今晚的月亮很圆,那圆圆的样子,不就像我们围坐在一起的家人吗。
就在人们与家人团圆,一定也有人不能与家人团聚,所以我向今晚的月亮托去一份祝福,希望孤单的你,抬头看看那轮明月,你家人也正看着它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