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初中作文 > 初三作文

人物作文(收集4篇)

栏目名称:初三作文 发布时间:2025-09-26
 

人物作文篇1

美术史家大抵有这样的看法:中国的人物画发展到明清时代,已成为极度衰落的时期。从现存的画迹来看,事实确也如此,大量存世的多是民间工匠们创作的年画等实用的应景绘画与绣像插图,就是有一两个名家,亦是创制出画本千篇一律式的美人图像。究其原因不外乎有以下两点:从国画本体的发展上看,最初的人物画主要是依赖勾填的所谓“描绘”技法体系确立形成的,其基本法式在唐前已完善,后来千余年极少突破而因陈守旧。但随着山水画的发展与花鸟画的`出现,大量国画的“皴擦点染”等画法成了绘画的主要法式体系。其不但表现力丰富,也更加生机勃勃而倍受青睐。故画人多以山水花鸟为所乐,人物画自少人问津而衰落。再从国画的社会功能来看,人物画兴起之初,多为“成教化、助人伦”而完成鉴戒功能。随着社会进步与文化发展,山水、花鸟画更多完成了悦情、体性、知势、识趣等更多“遊心”的自我实现之功能。人物画只能作为肖像而在元明有些回光返照,更多的是让位给山水情境与花鸟精神了。

随着近现代中国社会大动荡变革,以及西学引进与社会文化的需求,人物画似有复兴之势。许多美术评论家认为,当代国画人物画最具创新与发展的辉煌。但我的看法却略有不同。西画的引进与学习,以往多集中与古典西画中所谓的“写实”原理、方法与技巧上。其基本原理是焦点透视前题下的空间实体之再现。无论是素描、写生、色彩教学,均以“状物体”为准的。说得天花乱坠,仍不免属于“画东西”的范畴,与中国文化中历来的“画画”则大相径庭。现代的所谓改造过的中国人物画,大抵不外乎画人物和画与人有关的事件。于识像知事的宣传功能尚实用,然画格低俗在所难免。大部分作品不是历史题材便是少数民族,加之画家文化功底欠缺,唯法是务,其造成的整个人物画“非画功能”的影响不容乐观。其实,近现代也有另一条非“学院”非“主流”的国画人物画家画得非常高妙,齐白石老先生就是最伟大的当代国画人物画家。他从民间画工学习,又广为在生活中锤炼尝试各种画法,其人物画不但形神兼备,法式惊人,且题材丰富,情趣感人。几乎张张可称之为“神品”。更重要的是,他以自己的画作,指明了中国人物画一条复兴的新路:从民间插图画谱入手,丰富画法,以情胜理,以意得趣。的确也有不少画家,正是从连环画与绣像画入手,找到了当代国画人物画健康发展之途的。戴敦邦、刘旦宅、刘继卤、贺友直、王叔晖等画家,都是其中的佼佼者。中年画家王家训,亦是从这条路上探索而颇有成就的画家之一。

王家训喜欢读书,更喜欢读古典诗词文献,可以说他在接触画之前,心胸中已有诸多书卷了,他更喜欢取法于诸家学画,无论是古贤还是近人,他都潜心而习,为己所用。他画了大量的连环画,也重视书法的学习。于是,在他不惑之后,其画风渐次独立,于诗文字画均有所得,既有古意又不失新风,既充满世情又不失儒雅,在同道中引起广泛关注。

家训的画造型别具一格,他不追求形体具体的比例尺寸,也不过分强调人物的形体状貌特征,而是按照古代对人物特征的把握。例如:强调美人溜肩削腰,强调文士的安闲自适等等,使得他的画中造型准确生动。

他在用笔上有书卷气而又不板结于书法用笔,常在笔与笔之间参照书法结体与章法行气,使笔画揖让有序、相扶相拥、笔笔生辉,看似自由,却又十分严谨得体。流畅如滑丝,粗犷如山石,耐人寻味。

他的用色多杂以水墨晕染,浓不掩雅致,淡加倍飘逸,构成了色墨浑然一体的气象,且画中空白、款识、用印、诗文都有考究,确有诗情画意的较完美的统一。

他虽以古人为题,却使画面颇具新意,他也画今人题材,又使画面中饱含古风。这是由于他善于运用生活中的情境,以个性化简约与理想化的处理方式,并重现了民间美术中恒常的手法与审美元素,精心的巧妙安排的结果。这些都是十分难能可贵的。王家训在人物形像塑造方面努力甚多,从中寻找到了自己喜爱的蓝本与擅长的力点,使得他画中的人物相貌体态更加丰富,从而他画幅的意境与趣味也更加睿智隽永。

新兴高雅的当代中国人物画需要他这样努力而有当代识见的画家去创造,相信他会越画越好。(陈绶祥)

人物作文篇2

爷爷出生于建国前夕,他的人生经历正好见证了祖国六十年的巨大变化,所以我决定采访爷爷,给他写传记。我把采访的收获整理成下面的文字,算是我出版的第一本书吧。

爷爷的童年

爷爷的童年时期正赶上新中国成立,一穷二白的祖国百废待兴,翻身做主的人们响应党的号召,热情投入到祖国建设中。但遭受百年欺凌的祖国千疮百孔,贫困异常,填饱肚皮都不是件容易的事,更不用说其他的享受了。因为贫穷,爷爷只读到3年级就不得不辍学回家干活,可怜的爷爷就在低矮的茅屋中做着楼上楼下、电灯电话的美梦度过了他酸涩的童年时光。

爷爷的青年时期

爷爷在艰辛与贫困中长大成人了,和其他农村青年一样,爷爷在破旧的老屋中迎娶了我的奶奶。那时,计划经济的枷锁紧紧地套在人们的脖子上,贫困的日子一天天划过,生活看不到一点光亮。尽管爷爷奶奶辛勤劳作,家里依旧入不敷出,日子就像人们的衣服,灰溜溜的。穷则思变,为了养育几个孩子,爷爷偷偷地做点小生意贴补家用,所以,那咸咸的萝卜条里偶尔会有点油星。

正当人们感到生活极度沉闷时,改革开放的春风扫过中华大地,农村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由于爷爷勤快,头脑灵活,很快我们家就脱贫致富。爷爷做的第一件大事是盖起了一座大瓦房,为庆贺乔迁之喜,爷爷还特意雇了一场电影呢!

日子虽然越来越好,但楼上楼下、电灯电话仍还是镜中月梦中花。供养几个儿女成长上学虽然很紧巴,但没多少文化的爷爷还是咬牙供几个孩子完成了自己的学业,这是爷爷觉得自己这辈子做得最值得骄傲的事情。

爷爷的老年

幸福的日子总是过得很快,爷爷的几个儿女都长大了,各自成家立业,爷爷也实现了他的'楼上楼下,电灯电话的梦想。现在,沐浴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春风中,爷爷和他的同龄人一起享受着社区便利的优质服务,经常参加一些诸如象棋、乐器、书法等有益的社区活动,生活过得有滋有味。难怪爷爷整天乐得合不拢嘴啊。

我的后记

写完上面的文字,一股强烈的自豪感在我心中升腾。追忆往昔,灿烂辉煌;展望未来,我相信,我们的祖国一定前程似锦!

人物作文篇3

18世纪末,在政局动荡的法国出现了一位惊世英雄。他将带领军队,屡屡大败反法联盟;他将倾其才华,颁布一部即将成为范本的法典;他也将展开大规模的对外战争,控制欧洲的许多已经有一定经济实力的成熟的大国——他就是拿破仑。

拿破仑·波拿马(1769-1821)是法国资产阶级政治家和军事家,法兰西共和国第一执政),法兰西第一帝国皇帝。拿破仑出生于科西嘉岛上的一个破落贵族家庭。15岁那年,拿破仑进入巴黎陆军学校学习。一年后毕业,他成为了一名炮兵少尉军官。在整个法国大革命时期,他参加了革命军,多次参加了反欧洲封建联盟干预法国革命的斗争,并屡立战功。1799年底,拿破仑发动政变,夺取政权。5年后,他加冕称帝,建立了法兰西第一帝国,在位期间,拿破仑对内巩固资产阶级政治,颁布《法典》;多次大败欧洲反法联盟的军队,并乘胜扩大法国疆域,控制了欧洲反法联军赶下台,法国的封建王朝在外国军队的保护下复辟。他于1821年因胃溃烂死于圣赫勒拿岛。

拿破仑·波拿马——法国伟大的军事家与革命家。他拥有非凡的军事才能和国人的机敏头脑,但他戎马一生,四处征战,给许多人带来了苦难。他经历无数次战役,创造了赫赫战功,但最后却两次被流放,孤独地死在圣赫勒拿岛。他的一生堪称一个辉煌的悲剧。

历史上对他的评价褒贬不一。法国大革命高潮结束后,资产阶级期望稳定统治秩序。但对外战争仍在进行,人民生活没有摆脱困境。此时急需一名既有军事才华,又可以巩固国内资产阶级革命统治的人。因此“时势造英雄”,拿破仑凭借他出色的才华跃然于法国政治舞台上。

他少年英雄,立下显赫战功,而且头脑精明过人,马克思曾说他,“用不断的战争来代替不断的革命。”不失时机地发动政变,登上权力的巅峰。他的《法典》对内巩固了资产阶级的统治,把资产阶级的革命成果以法律形式固定下来。拿破仑骁勇善战,扩大了法国的疆域。并通过战争打击了许多欧洲国家封建势力。也将法国许多先进的文化思想逮到了其他国家,他在一些被侵略的欧洲国家强制推行他的法典,这看似很不公平,但事实上,他的《法典》比当地的`许多法典都要好。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当地的发展。

但相对的,拿破仑起初进行的是正义的自卫战争。后来随着他野心的膨胀,他的战争转变为非正义的侵略战争。正如他所说的那样,“从伟大崇高到荒谬可笑其间仅相差一步”,他从一个民族英雄变成为一个令许多人憎之入骨的侵略者。

他永无休止的战争使许多国家遭受了严重的创伤,也使得本国时常处于战争之中,给人民带来了苦难。

世界上没有常胜的将军,最终,莱比锡战役和滑铁卢战役的失败宣告了他军事生涯的结束。也使得他的“百日王朝”画上了句点。

而晚年的拿破仑善于总结,他的许多名言,如:“我的字典里没有“不可能”这三个字”,“我最大的敌人是我自己”,都成为后人宝贵的精神财富,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年轻人。

人物作文篇4

月儿躲在梧桐树后,偷瞧着这宫墙中,那只未眠的海棠。

我立在床边,看着端坐窗边的小姐。此时已至槐序,小姐依然披着厚重的狐裘,不时轻咳。自越王将小姐献给吴王后,她便时常在夜里这样静坐,对着天上半新半旧的月儿发呆。

我看了看疏桐后的缺月,恍然失了神。

那月儿照着的地方,也有一旧处,曾是草满莺花渡,藕丝傍江菱;那南风带来的讯息,也有故人几许,曾一起闲追柳花,偷采白莲,荷蓑出林,芦管卧吹。那时,小姐还是浣纱的贫女,我是她的闺中密。那半蹙眉心的容貌,像一只珠子,怎会蒙尘呢?于是,那朵含苞欲放的海棠,被越王掐下,包装成复仇的利剑,送入吴王宫中。我还记得那个败了的王,那天和颜悦色地问小姐,是否愿意帮他完成复国大业。犹记得小姐苍白的脸,半垂的目光,轻抖的双肩。良久,她轻咬玉牙,点了点头。

她踏上马车时,满身绫罗,满头珠翠,环珮轻摇,莲步轻移,步步留香,像这人间底部一颗被遗忘的朱砂。我换了身份,作为陪嫁婢女,坐在她身旁。马车待启,宫中的公公来了。“且慢,施姑娘,”他目光冷漠,“请姑娘先饮下此汤。”他招了招手,宦者令送上药盏。小姐的脸刷地白了。

我知道,那是绝子药。为防止小姐在吴国得宠后有了孩子,会起二心。我心凉透!小姐啊,你是怀着怎样的心情,服下那盏浸着寒意的药的`呢!你心寒吗?无助吗?但你又为何那样决然地一饮而尽呢!

我打开车窗,这个季节的天空总是很高,清透辽远,带着浅浅的凉意,顺着一缕长云直落天边。

入宫,吴王好色的眼睛落在小姐身上,便再也移不开。

“你叫什么名字?”“回大王,民女施夷光。”

从此,荣宠至极。那一笑倾人国的面颊上,再也没有真心的笑容。可这一切,吴王不会去管,因为他要的是良辰美景;越王顾不得去管,因为他要的是复国大业。

我恍然回神,看见小姐月光下的影子,又失了神。她很茫然吧!被困孤城之中,空对四面朱墙,身在异乡,盛宠又有何用?

每年秋天,看着宫中盛放的厚重的芙蓉,我的小姐啊,你会想起那座茅屋旁轻飘的木樨吗?春天暖风徐徐,桃花轻摇,像月光下起伏的海浪,停留在时光的背后。我的小姐啊,你会想起小时候听过的故事吗?夏天阳光炽烈,树叶上的鸣蝉昏昏欲睡。当天上那朵盛开的云,像曾经的誓言,缓缓滑过天边时,我的小姐啊,你是否会想起,年少时,也曾“曲有误,周郎顾”吗?我不知道,只知道你略带忧伤的目光常常向南而望。只知道你喜欢闻风的味道,仿佛它能带来故乡的气息。

所以,世人啊,莫要笑那效颦的东施女,因为她仿的是一个为国付出青黛年华的女子,人们叫她——西施。

相关文章推荐
精选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