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初中作文 > 初三作文

舌尖上的记忆作文(收集5篇)

栏目名称:初三作文 发布时间:2025-10-09
 

舌尖上的记忆作文篇1

下了一夜的雨,下了一夜的情节,那舌尖上的记忆还在那里,你给我的爱还停留在老地方。

散漫的行走在这小巷里,刚刚下的雨将风也夹杂上了泥土的气息。湿润的沥青路向远方伸长,伸长……是要走那属于我太奶的地方吗?叫做天堂的地方吗?巷,却是不变,人早已离开。

找到一个小面馆坐了下来,我呆呆的凝望着这沥青路,才发现—那一双双皮鞋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走动。我想:到底还有多少人还在回味属于自己舌尖上的记忆。

“面来了,慢吃啊。”还是那个人,还是那碗面……白色面条里夹杂着几抹绿,由于刚下过雨,便可以看到衣服的氤氲样子。

持勺,那舌尖的美味一直驻留在我心中旋转,升腾,经历了一个个的风花雪月。我,倏然泪下,大眼里渡着一圈金花。“太奶,太奶!有面馆哦!我们进去吧!”我瞪着大眼看着太奶。尽管小时候家里很穷,但太奶还是会满足我的要求。太奶牵着我的手进入店里。风吹过,太奶的头发迎风飘散。

走进店里,她总是会为我点一份青椒肉丝面,因为她知道我无辣不欢,她也总是为我选择窗口的位置,因为她知道我吃面的时候会流汗,喜欢自然风。我所有的习惯,她都知道。再次举起勺子,将汤送入嘴里。口腔里,舌尖上都是美味。顿时,一股股暖流涌入心头,向那心灵最深处缓缓流去,直到冲破那久违已久的'舌尖上的记忆,而香,还在口腔里蔓延……

“太奶,你为什么不吃啊?”我看着太奶问道。“太奶不喜欢,好吃吧。孩子,将来你一定要记得这舌尖上的美味啊!”我点了点头。那时,我们都笑了,就像三月的花儿一样灿烂。顿时,泪流下,那时句善意的谎言,因为,有次过节,家里煮了青椒肉丝面。我看到了,我清清楚楚地看到了,太奶在喝我吃剩下的汤。

又是一阵雨,打在我心头上,太奶给我的爱还在全身蔓延。

那份舌尖上的记忆早已携到我心里,那份未完的爱还在蔓延。

舌尖上的记忆作文篇2

记忆里,每个人都会有一道让人回味无穷的菜,在我的心中,莫过于是那一片在风中摇曳,开着雪白小花的果实。

小时候,阳光洒在肩头的季节,奶奶种满豌豆的地就开了花。大片大片的绿,深深浅浅,素白的花夹在其中。偷偷的四周瞄上几眼,在奶奶不注意之下,轻轻捏住花茎,拦腰斩断,放在鼻下嗅嗅花香。那花,不精巧却落落大方,不绚丽却清纯可爱。奶奶在给他们浇水,花儿上挂着些晶莹的“胖娃娃”,在阳光的普照下闪烁。

“奶奶,这花能吃吗?”我大声喊着。“这花呀,结果才叫甜呢!”奶奶和蔼慈祥的笑着,结果了,做给你吃,很甜。我望着花儿的眼定是明亮了不少,便把花儿喂进嘴,像是冬雪般清凉,还带着甜,又似孩子般的性格,说变就变,成了苦涩的味。“好个馋嘴猫儿,”奶奶见我一脸挣扎的吐掉嚼了几口的花儿,忍俊不禁。我则是不好意思地红着脸,拉着奶奶的衣角,“奶奶,别说了。”

花开花谢,豌豆结果,胖胖的绿帐篷里睡着几个“豌豆公主”。我和奶奶就俯在豌豆丛里,采下大筐大筐的豆儿。回家洗干净,放入锅中蒸煮,我眼巴巴望着那升腾着热气的锅,生怕豌豆会随着那蒸汽跑掉。

期待已久的豌豆煮好了,便迫不及待地剥开绿帐篷,“豌豆公主”就一个接着一个溜进了我的无底洞,那味道不似糖果的蜜甜,但像带着花香的晨风,又像春风吹绿草原,轻轻咬开,里面的果肉是自然清新的。我这个时候还会笑着夸,奶奶:“你做的真好吃!我还想要。”那个时候她脸上的'笑容比我还灿烂。

有些恍惚,那些事都已经过去了好几年,豌豆地还在,可上面早已空空如也;奶奶还在,可已被时光折磨的满头白发;我还在,可已经长大了的我得整天忙于自己的学业。有时候,我很想叫奶奶种豌豆,煮豌豆,可见她那苍白的发丝,佝偻的身躯,话到嘴边,眼圈却是先红了,我不舍得让她劳累,我知道与她相处的时间已经在倒计时了……

我看向窗外雪白的小花,舌尖上像是泛甜,是豌豆的清新。我想起了一句话,这花呀,结果才甜呢!

舌尖上的记忆作文篇3

阳光不燥,微风正好。在这个错落着白墙黑瓦的小房子的山村,菜园中的各类菜正在疯长,又到了外婆最忙碌的季节——泡菜季,本地人俗称泡菜为“酸坛子”。

现在是清晨七点,为了给周末假期回来的宝贝外孙女准备一顿营养丰盛的大餐,外婆准备外出,寻找一种最新鲜的食材。外婆仔细搜寻着前几天刚成熟的小蒜,在当地人眼中,一坛合格的酸坛子是不能没有小蒜的,没有小蒜的酸坛子是没有灵魂的。

当然,一坛合格的酸坛子,可不止小蒜的功劳,各种各样红红绿绿的菜品,都是与小蒜并肩作战的好伙伴。菜品越多,越能使酸坛子味型丰富,越能塑造复合的味道。

酸豇豆,口感爽脆,酸甜开胃;酸萝卜,入口清爽,嚼劲十足;酸辣子,色泽诱人,酸辣可口;酸蒜苔,润滑鲜嫩,余味回甘。这些都是外婆每年必泡的看家菜肴。因为饭桌上有了这些菜,外孙女就会多吃几碗饭,想到这些,外婆的嘴角就止不住的上扬,慈爱从她眼中溢出。

现在是配料时间,外婆掌握着一门古老的技艺,提取各种调料的精粹制做酸坛子母水。青花椒一钱,老姜三钱,小蒜四钱,大蒜两钱,盐五勺,糖两勺。加入烧开后又晾凉的.井水,水的柔和质地能使香味散发的更淋漓尽致,不仅能让口感更清爽,还能为菜品提鲜。搅匀盐与糖后,酸坛子母水便制成了。

把新鲜菜品放入用开水烫过的陶瓷坛中。加入精心准备的母水,外婆小心翼翼的盖上的陶瓷盖子,在坛沿加入井水,一坛完美的酸坛子算是完成了。

时间是美食的挚友,接下来要做的便是等待,定时更换坛沿的水,期间可观察几次,闻到芳香的酸味时,便是大功告成了。

当外孙女狼吞虎咽的大快朵颐时,外婆总会露出一脸幸福又满足的笑容,“别急,慢着点吃,又没人跟你抢……”。

成长的道路上,有了酸辣可口的酸坛子陪伴,再寡淡的日子,也会变得富足温暖,而且有滋有味。外婆满足的笑定格在了脑海中,这家的味道也永远封存在了舌尖上的记忆里。

舌尖上的记忆作文篇4

这是我离开兰州的第九个年头了。

人在四川,自然身不由己,川菜的辛麻早已浸透到了我的每一个味蕾当中,但每每看见麻婆豆腐、宫保鸡丁、火锅时,食欲有是有,却始终勾不起我内心深处的悸动,于是,我越发思念家乡的牛肉面,想念那碗醇厚的汤,劲道的面。

去年,一次偶然的机会,我回到了兰州。

还在火车上时,我就打定主意,到了兰州第一件事就是去吃牛肉面!一下车我就直奔兰州市最好的牛肉面馆而去。

原打算只要一两面,可是店里浓浓的肉汤味挑拨着我,勾人食欲,我忍不住点了三两面,并盛了一碗泡菜,找到个空桌子坐了下来。伸出筷子,挑起两根面,洁白的面条缠绕在深褐色的筷子上,说不出的诱惑。

面入口的一瞬间,我全身都紧绷了起来,鲜弹的感受通过味蕾直达全身各级组织,灵魂不由得随之一颤,碗中蒸腾而出的热气将我熏出泪来,这就是我舌尖的记忆啊,否则为何会共鸣得如此强烈。

然而这之后,却再没有了第一口的震撼与感动,我淡淡地吃完了整碗面,被撑得几乎走不动路。我独自一人坐在空旷的`大厅,不禁忧伤:原来我思念了这么久的家乡美食,舌尖记忆,也不过尔尔?

返程的火车上,我趴在床上,看着火车渐渐离开熟悉的故乡,心里萦绕的惆怅也越来越浓,我终于想通了。

原来,我思念的并不是牛肉面,而是家乡!

我对牛肉面不过是一种执念。岁月如绸,执念成茧,但将那茧剥开,有的也不过是一根细丝罢了。

有的事,只能放到心底来回温,就好像,有的人,只能在记忆深处缅怀,而如果再见,只不过是失望地叹一声:“不过尔尔”。

所谓“舌尖上的记忆”,终究也只是我对家乡的一份眷念罢了。

舌尖上的记忆作文篇5

从我记事起,记忆中最深刻的就是奶奶给我做的霉干菜肉,这道菜,伴随着我长大,充实了我的整个童年。

那年我五岁,上幼儿园。一天,奶奶接我放学回家,一开门我就闻到了那夹杂着油烟的霉菜香和混着甘甜的肉香。撒开奶奶的手,我迫不及待的跑进厨房,扒着案台,口水直留地盯着那期许已久的美味佳肴——那可是一个月才能吃到一次的珍品!

正当我垂涎欲滴之际,奶奶过来了,板着脸对我说:“阿楠,这菜现在不能吃,要等爸爸妈妈回来再吃,昂!”我只得松开手,不舍却又认真地说道“嗯,我都五岁了,要做个乖孩子,不能那么任性,要等爸爸妈妈回来一起吃!”又偷偷望了一眼奶奶,依旧板着脸,但她的眼中好像有了欣慰。父母回到家,我终于能坐上我的小椅子,吃到那香喷喷的霉干菜肉了!那份油而不腻的味道,入口即化的感觉,让幼时的我如视珍宝。

今年我十六岁,上高中,奶奶做的霉干菜,在我口中唇齿留香。十一年过去了,那份味道还没有变,只是现在我感受到的已经不仅仅是菜肴的美味了。

“大楠,放学回来了!来,帮奶奶把这盘霉干菜端上桌,全家都等着你吃饭呢!”奶奶的脸上笑出了皱纹,张罗着让我去帮她忙。将弟弟的婴儿车推到桌前,坐下,眼前的景象,与几年前的那副画面,简直一模一样;有变化的,只是父母的容颜和奶奶爷爷略显佝偻的身影。吃一口霉干菜,那味道,那带给舌尖的触感,与小时候也一模一样,令人神清气爽。而这记忆中又增添了一丝美好,我感悟到了,小时候未曾注意到的,家的味道。

舌尖上的记忆,永远存在于脑海之中。家的味道也装在心里。霉干菜,就是我记忆的.印证,正因有了它,我才能体悟到家庭带来的幸福。这道菜,把我们一家人紧紧系在了一起。这令人难以忘却的味觉上的享受,所承载的,绝不仅仅只是味蕾的满足;舌尖上的记忆,存储了心灵的富足,包含了家人的情谊。

相关文章推荐
精选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