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初中作文 > 初三作文

绍兴作文(收集8篇)

栏目名称:初三作文 发布时间:2025-10-28
 

绍兴作文篇1

晨光熹微,我们一行五人乘车穿过喧闹的大街小巷,驶过波光粼粼的鉴湖,行驶了两个多小时,来到了位于绍兴西南角的我国书法圣地——兰亭一进古朴的兰亭大院,迎面扑来的是竹子那种特有的清香,我不由得深深地吸了口气,院内修竹成行,竹影婆娑,石子铺成的幽深的小径旁,一条小溪淙淙地流着,溪水清澈见底。

耳边不时传来清脆的鸟叫声,是那么的婉转动听!啊,真是个清静优雅的好去处!穿过竹林,翻过一座三曲石桥,便到了鹅池。这儿曾经是东晋大书法家王羲之养鹅的地方。

看,在盈盈的水面上,几只悠然自得的大白鹅游于其中,不时发出“哦哦哦”的叫声,真是“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池旁有座精巧的三角亭,亭内竖着一块石碑,碑上刻着“鹅池”两个大字,刚劲有力,遒健妩媚。据说,“鹅”字是王羲之的宝贝儿子王献之写的,“池”字才是王羲之写的。怪不得两个字有肥瘦长短之分别呢!由鹅池前行三十余米,就看见了小兰亭。

看了碑上的介绍,我们才知道越王勾践曾到过这里种兰花,故而得名。从兰亭向右拐,我们来到了御碑亭。这是一个八角重檐的大亭子,亭角上翘,宛如飞燕栖息,角上都挂着古老的铃铛。亭栏周围的石狮更是雕刻得栩栩如生。然而最引人注目的还是矗立在亭内的御碑。它是一块高6米、宽2米,厚近0.5米、重达18吨的巨型石碑。碑的'正面是康熙的题词,反面是乾隆的题词。细读,字里行间渗透出两位清朝皇帝对《兰亭集序》的倾慕之情,对王羲之飘若浮云、矫若惊龙的书法艺术的高度评价。

过了墨池,来到右军祠。这里陈列着王羲之的许多书法作品,字体沉稳洒脱,变化多端。参观完兰亭各处胜迹后,走出大门,我不禁再次对这里的一切深情凝望,对王羲之这位大书法家的敬仰之情也更增添了几分。

绍兴作文篇2

国庆9天假期,我该干点什么呢?爸爸提议,约上三五好友带我去爬绍兴的诸葛仙山。

乡下的空气真清爽,一下车,微风就褒住了我,还带来了一丝稻香,放眼望去,那片水稻似乎还没熟,但翠绿的叶子包着它们金灿灿的身躯。足以让人驻足痴望。再加上青山和白云的陪衬,初秋,把她的美,她的情感,通过大自然,表达的淋漓尽致。太阳也来搭个戏,阳光洒在稻田中,也洒进了我的心,我举起相机,记录下一幅幅美丽的画卷。

汽车又开往下一个地方,绕过房屋,开进了一条小路,小草低下了头,小花弯下了腰,蚂蚁也让开了道,汽车更是小心翼翼。路到头了,小溪的哗哗声也传进耳朵,爸爸和其他几个叔叔去探路了,太阳烧烤着大地,我忍不住脱去鞋袜,把脚放入溪中。顿时,凉爽从脚底开始蔓延,一下就传遍全身。风,拂过我的脸颊,扫了一下树叉,拍了一下大地。也溶到溪水中去。落花、落叶、顺着水势流到我的脚边。拾起一片绿叶,他好似一个少年,离开父母,去周游世界,毫不惧怕未知的危险,散发着一股青春的活力;捧起一朵小花,她就像一位少女,带来了大自然赐给她的清香,爸爸回来了,我起身走去,似乎,炎热不见了。

中午,我们走进农家乐,主人准备的玉米、南瓜早摆上饭桌。这里与饭馆不同,没有包间,没有大厅,也没有菜单,有的是热情和忙里忙外的汗水。金黄的玉米、绿油油的'四季豆,甜滋滋的番薯汤,不仅仅是美味,乡下人的淳朴,用心。很简单的菜,很细心的询问,很热情的款待,我并不觉得这比高档餐厅差。

饱餐后,我们开始爬山了。

诸葛仙山是大自然的精致之作,竹林掩映,石径婉娫;山顶,云雾缭绕。汨汩的溪流顺山势而下,我被迷住了,再往上走些,有个小水库,虽然有些枯叶在水库上漂浮,但还是能看到山水相映,下了山,我全身上下都湿透了。回到家,我早已筋疲力尽,但和一起回来的还有好心情,好回记。

绍兴作文篇3

7月20日,我们全体营员兴致勃勃地去参观绍兴黄酒博物馆,虽然外面骄阳似火,但仍没法阻挡我们热情的脚步。

终于上车了!一路上,大家有说有笑的,在快乐的谈笑声中,我们不知不觉地就来到了博物馆对面的广场上。这个广场可漂亮了!你看!那一朵朵色彩斑斓的玻璃荷叶围成的一个大圆圈,圆圈中间还有些少许的荷花,听导游说:“到晚上的时候,这里还会有彩色的`喷泉呢!”

进入博物馆,我第一眼看到的是一个巨大的花雕酒酒瓶,酒瓶的正面画有一只栩栩如生的凤凰图案,它眼睛注视着前方,展开双翅,像是要腾空起飞的样子。酒瓶的背面则是一位笑容可掬的仙女,她手持一把扇子,冉冉上升,周围则是朵朵“鲜花云”。

接着,我们又看到了从古至今的一些酿酒工具,也知道了女儿红的来历。最有意思,让我好奇的是桌子上摆放着的下酒菜,一开始,我还真以为是可以吃的,差点就要拿来品尝一下,真的是做的栩栩如生啊!

接下来,我们来到了地下酒窖,一股浓浓的酒香扑鼻而来。啊!下面有好多的美味黄酒呀!一排排,一层层,整整齐齐,真是雄伟壮观啊!而且品种各不相同,年份也不同。出了地下酒窖,我们大家开始品尝黄酒了!我妈妈尝了许多黄酒,我站在一旁,一股股酒香迫不及待地钻进了我的鼻子里。让我也有了想品酒的念头,于是,我便让妈妈给我喝了一小口,“啊!真是香气浓郁,甘甜味美,风味醇厚啊!”我不经连连称赞道。

最后,导游领我们参观了酒杯展厅,那里陈列了从古至今的不同酒杯,有战国时期的青铜酒杯,呈暗绿色,有清代铜酒杯,有明代的青花酒杯,有......我们还了解了三位酿酒高手的事迹,我不得不为他们精湛的技艺所折服。正是因为有了一代又一代大师的传承,绍兴黄酒博物馆的地下才能存放着上千台正在“呼吸”的陈年原酒,我们的黄酒才能成为国粹。

绍兴黄酒博物馆不仅为旅客带来了独特,趣味的文化体验,更是一处黄酒探秘,亲子互动的绝佳空间。

绍兴作文篇4

正是午后,火辣辣的太阳炙烤着大地,树上的蝉不知疲倦地叫着,像是令人昏昏欲睡的催眠曲。此时的我,正沿着东湖岸向前走,原来的兴奋感一扫而空,取而代之的是无边的困意。

终于来到乘坐乌蓬船的地方,一条条小船停靠在湖岸。我穿上救生衣,坐入狭窄的小船。小船上方覆盖着两张黑色的蓬,船夫坐在船的一头用脚划着船桨。乌蓬船曾经是江南水乡重要的交通工具,是一种脚划船。来到绍兴的游客都喜欢乘坐脚划乌蓬船,切身体验穿行于小桥流水人家之间的惬意。船随着船夫脚踩浆的声音缓缓离岸。

碧绿荡漾的东湖水上,乌蓬船穿梭往来。偶尔卷过几阵小小的水旋涡,消失在一层层波浪中。随着小船划向湖中央,渐渐感觉到些许清凉,我的困意也渐渐消散。远处的桥边,亭子在红花绿草中,显得别致美观。乍眼一看,东湖的水真绿啊!只有翡翠深沉的绿能与之媲美。山的倒影、树的`倒影、船的倒影、人的倒影都融入这绿色之中。

慢慢地,船不知不觉地靠近了东湖的山。自汉代起,这里就是一个大型的矿石场,经过千百年劳动人民的鬼斧神凿,成就了现在的悬崖峭壁,奇潭深渊,最深处达四五十米。那些分明的棱角,平整的表面,漆黑的色条,都是古代劳动人民用汗水创造的奇迹。

船经过了仙桃洞和喇叭洞,到达了幽暗的陶公洞,四面都是峭壁,浅水处隐约看得见青苔浮动。陶公洞大约有五六十米高,向上看,光线从洞顶射进洞里,露天洞顶让人有身处井底之感。船夫踩着浆,发出哗哗的水声,洞里充满了回音,让人有种阴森的感觉,好像进入了神秘的境地一般。

从陶公洞出来,船往回驶了一段路之后,就靠岸了。我上岸后沿着来时的路,听着蝉欢快的歌声,带着满怀的好心情,与东湖挥手告别。

绍兴作文篇5

星期六我们组织了一次绍兴二日亲子游,理解绍兴的久远文明,玩耍了绍兴的美丽景点,品味了绍兴的美味佳肴。其中,最让我难忘的是绍兴臭豆腐和绍兴的镇城之宝AAA旅游景点——柯岩。

坐了很长工夫的车,我们到了绍兴。导游通知我们接上去要去我们这次旅游的第一站——鲁迅故里。我们到了鲁迅故里,曾经是半夜了。导游率领我们走过鲁迅家款待主人的客厅,鲁迅家里由于有钱,所以,鲁迅可以到一个很好的学堂去读书。一次,由于迟到,被教师罚了,就在书桌前刻了一个“早”字,提示本人不要迟到。我们又离开百草园,听说,这是鲁迅童年游玩的中央。

观赏完百草园,又观赏了两个古修建,鲁迅故里就观赏完了。

第二天也异样十分风趣。

第二天,我们去了柯岩,去时正下着小雨,模模糊糊可以看见一块很像一炷香的石头。再往前走,便看见一片很大的`湖,湖地方有一座很大的洞,洞中有一座很大的佛像,佛像头上顶着小鸟,脚下游着金鱼,很有尊严地盘腿坐着。这个湖的金鱼大极了,我历来没有见过这么大的。卫文俊买的鱼食才洒下去5秒钟就不见了。湖里还有乌龟。在湖水中可以看到有一条路可以通往那尊大佛像,但鱼那么大,要是下去,脚趾头就不保了。接上去,我们又到了一个佛堂,导游通知我们,直接双手合十是不对的,在佛堂里,要用另一种拜法。直接双手合十,是出家人、和尚、尼姑才干用中央法。我们要先将双手平摊,然后将两只大拇指伸向外面,再双手合一,两头是空的,这才是我们最正轨的拜法。

我们拜完佛,又坐了乌篷船,走了古迁道,就完毕了这次旅程。

这是一次高兴的活动,到如今我还意犹未尽。

绍兴作文篇6

绍兴是个拥有悠久的历史文化古城,名胜古迹数不胜数:飞来山、卧龙山、天打岗、甘霖……这些名胜不但历史悠久,而且还有许多美丽的传说呢.比如飞来山是铁拐李用来压住那家“黑心”肉铺的,天打岗是老天打死蛇精的地方……

绍兴也是个人杰地灵的地方,古往今来,名人踊跃:有刻苦学习,对东汉行书大家王羲之;有多才多艺,智慧非凡的徐渭;有民国时的中流砥柱-----蔡元培;有“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的鲁迅;有“秋风秋雨愁煞人”的秋瑾;有不畏牺牲,毅然起义的烈士徐锡麟;还有我国的开国总理革命家......他们都是家喻户晓,妇孺皆知的创世名人,令世人敬畏。

听外公说,在改革开放以前绍兴虽然有着千年的历史,但还是破落不堪的:低矮潮湿的老平房;凹凸不平的石板路居然是城市的要道,马路上根本没有汽车,能骑上自行车就说明家庭条件很不错了;饭桌上也只有“三菜”—青菜、咸菜和干菜,甚至连温饱问题也不一定能解决。但是改革开放以来,绍兴人民用非凡的智慧,勤劳的双手,在辛勤的劳动下,绍兴的经济水平一下子突飞猛进。挺拔崭新的高楼大厦拔地而起,鳞次栉比;宽阔平坦的'柏油马路四处延伸,大大小小的汽车在整洁有序的马路上穿梭不断,络绎不绝,至于自行车嘛连小孩子都会骑;饭桌上不是鱼虾就是鸡鸭……真是今非昔比,沧海桑田啊。

最近几年,政府还组织人员修建名胜古迹:卧龙山在新越园的衬托下,变得更加绿树葱茏,生机盎然;环城河在人们的美化下,变得更加波光粼粼,清澈见底了;蕺山宝塔在灯光的辉映下,变得更加古色古香,熠熠生辉了……

绍兴,你不但历史悠久,人才辈出,你还在茁壮成长,蒸蒸日上,带着美好的未来在蓝天碧空下自由飞翔。

绍兴作文篇7

绍兴有“山清水秀之乡,历史文化之邦,名人荟萃之地”的盛名。它虽然没有大城市的繁华喧嚣,却那么幽静,秀美,它犹如一副山水画,闪烁着明净秀丽的色彩。它众多的老屋、古桥、胜迹,甚至这里的花花草草都散发这古老文化的芳香。在这里,诞生了一位伟大的文学家鲁迅。春节,我和爸爸、妈妈一起走访了鲁迅故里。

踏着青石板铺成的小道,我们首先跨入鲁迅祖居——周家老台门。这里是鲁迅的爷爷曾经居住的地方。整个老台门青瓦粉墙,砖木结构。共分成四进:迈入第一进,只见一块蓝底金字的名片,显示着主人的身份;第二进,就是周家的厅堂,“德寿堂”三个字赫然醒目;第三进,是香火堂,是周家祭拜祖宗的地方;而第四进是楼房,极富绍兴的地方特色,白墙黑瓦,显得万分古老,典雅。

提起三味书屋,大家一定都很熟悉。他就是鲁迅小时候读书的地方。鲁迅12随开始在这儿读书,前后大约有5年时间。鲁迅的座位在私塾的东北角,桌面的右边还能清晰地看到鲁迅当年刻下的“早”字。一次,鲁迅因为迟到而受到了私塾先生的严厉批评,为了勉励自己,他便刻下了这个字。尽管三味书屋至今已有100多年的历史了,但却仍然保持着当年的风貌。

来鲁迅故里当然不能不去鲁迅故居了。周家新台门模拟老台门,分为台门头、大厅、香火堂三进。穿过长廊,我们来到了桂花明堂,这里种着两株茂盛的'金桂,小时候的鲁迅常常坐在桂树下,津津有味地听祖母给他讲故事。再往里走,就是百草园。你可千万不要以为那是个长了数百种花花草草的花园,其实那只是个菜园子。鲁迅年幼时,常常和小伙伴们一起在百草园中玩耍嬉戏。那时的百草园,也是孩子们的乐园。

美丽的绍兴,犹如一颗璀璨的明珠,因为有了伟大的文学家鲁迅,闪烁着更加耀眼的光芒,也更让我们向往。

绍兴作文篇8

绍兴的特产有很多,如臭豆腐、黄酒、霉干菜、茴香豆……来到绍兴,这特产是必尝的!

臭豆腐,它一开始是在卤水里面浸泡过的,捞出来之后,虽然,比原来的气味奇怪了一点,另外也没有什么太大的差异。一开始,我一直觉得它的这个名字叫“臭豆腐”,味道一定十分的不好吃,所以我就对臭豆腐产生了看法,成见。一日清晨,爸爸带着我去买菜,而市场门口有一个卖臭豆腐的小摊,为和爸爸刚刚走出市场,就闻到了一股很奇怪的味道,这味道在我看来,那股味道说好闻也不算好闻,说难闻也不算难闻,爸爸就对我说:“这臭豆腐可好吃了!”于是,就向那个小摊走了过去,为我虽说不怎么情愿,但是依旧跟了过去,那儿人可真多啊!好不容易到我们了,我隐隐约约地看到了一块块臭豆腐在油锅里翻滚,不一会儿豆腐的表面已经表成了诱人的金黄色,那师傅就把臭豆腐放在那铁框上把油沥干,就装进了盒子里,之后,那师傅往里面放了些许的酱,之后,插上了两根竹签,之后,爸爸就跟我回家了,爸爸就打开了盒子,津津有味的吃了起来,我见爸爸吃得这么香,就也非常的想吃,爸爸就给了我一个吃吃看,,我尝了尝,就觉得和我想象的味道是完全不一样的,反而,它并不难吃,我还觉得它挺好吃的`,外面色泽饱满金黄,里面嫩嫩的,再加上那酱,真堪称是一道美味啊!后来,我对臭豆腐有了改观,反而爱上了这到美食!

绍兴不仅臭豆腐,黄酒也是绍兴的特产!爷爷最最喜欢看戏剧,每逢看的时候呢!总要拿一些黄酒来,边看戏剧,边喝上一小口酒,之后,在吃几个茴香豆,那感觉真叫一个惬意,悠哉游哉!

绍兴的特产真可谓是色味双全。

相关文章推荐
精选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