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耳闻不如目见”,现在我明白它的真谛了。
小时候在语文书和课外书上多次提到,大雁南飞要排成“一”字形或“人”字形,但我一次也没见过真实的场景。秋天,鹅真的会像书上说的那样以这样的形状去南方吗?春天以同样的形状回到北方?我对书上写的有些怀疑。
我又要值班了。我站在操场上,目不转睛地盯着做练习的同学,帮他们数节拍,以此消磨时间,让自己不至于太无聊。“一个‘人’从天而降。”林诗雨喃喃道。我抬头一看,天空万里无云,一个黑色的“人”在天上飞着。我揉了揉眼睛,怕看不清。啊,不是人,是一群鹅。它们排列成“人”的形状,在空中向南飞去。我不能再值班了,我的眼睛一直跟着鹅。一会儿我看见一个小“人”穿过绿树;下来用低沉的方式问候我们;在蓝天上翱翔了一会儿。
为什么鹅一定要排成“一”字形或者“人”字形?看着看着,脑子里突然蹦出一个问题。我正在思考,突然发现一件奇怪的事情,每只鹅拍打翅膀的频率很低,它们几乎同时拍打翅膀,就像有人喊口号,叫它们上去,它们就一起上去;叫他们下去,他们就一起下去,没有人会每次都打得慢或者快。我被这个发现迷惑了,我来到了思维世界:领头的'鹅会得到更多的阻力,而后面的鹅会得到更少的阻力。啊!原来是以“人”的形状排列,减少阻力。看着天空中飞舞的“人”这个小字,我很着急。
科学在生活中无处不在,只要你仔细观察,你就有可能成为下一个牛顿!
为什么纸不掉下来?
有一次,科学课下课的时候,我听见几个同学在议论纷纷,我凑上前去,仔细一听,原来,大家都在讨论一个问题:一个空杯子装满水,盖上一张纸,再将杯子倒过来,纸会不会掉、水会流出来吗?能有这么神奇的事发生吗?我决定亲自做一个实验。
于是放学回家后,我迫不及待找来一个纸杯,一张大小合适的白纸,接着将杯子装满了水,将纸盖在杯上。此时我有点紧张,担心实验不成功。为了知道结果,我深深地吸了一口气,拿起杯子轻轻地倒过来。哇噻!果真如此,纸紧紧地“贴”在杯子口上,水也一滴不漏,太神奇了!
可这又是为什么呢?为了揭开谜底,我便上网查找有关的'资料。原来是因为装满水的杯中空气压力被堵住,压力就自然很小。加上水的表面有胀力,才能使杯中的水稳稳地被“固定”住,纸也能吸在上面。
我恍然大悟,原来是空气和纸托住了杯子中的水!
去年年底快过节时,妈妈给我买来了一个水仙花的球茎,我高兴极了,我按妈妈说的把它放进了盆子里,然后倒进干净的水,并在盆子里放了几颗小鹅卵石。
我每隔三四天换一次水,妈妈说春节就能开花,还说花特别香。过了几天,水仙抽芽了,很像葱苗。大概一个月后,碧绿的叶片中探出几棵花苞。
春节快到了,那几个花苞还是没有开,它也许不知道我看花的心情是多么迫切啊!春节过了,它不但没开花,而且花苞枯萎了。妈妈告诉我,它已死了,再也救不活了。我伤心极了!我下定决心,一定要找出它死亡的原因。于是,我去电脑上查找资料,原来,水仙花的生长要求有阳光,适宜温为12摄氏度——16摄氏度,如果水温太低,那水仙花就只长叶子不开花,甚至死亡。那段时间,正值南方遭遇五十年一遇的'大雪,我们这里的气温降至0摄氏度,一连十几天的低温,我没有采取任何保温措施来保护花苞,导致了水仙花的死亡。它就这样因为我的失误,被冻死了,我后悔末及。
我明白了,养水仙花也需要学问呀!养水仙虽然不需任何花肥,只用清水即可。但是为使水仙生长健壮,白天应拿到阳台晒太阳。如果想推迟花期,可采取降低水温的办法,不可太低,10摄氏度为宜。此外,如果节前10天看不到饱满花苞,可采用给水加温的方法催花,水温以接近体温为宜。有了这次的失败经验,今年年底我肯定能养出清香四溢的“凌波仙子”。
对我们而言,生活是再简单不过地事了。可是你知道吗?实际上,生活中处处充满科学呢!
有时候,我们在看电视地时候,看到精美地图画,自己喜欢地事物,会不会有点手痒痒,想拍照留作纪念呢?但是,当我们真正想拍地时候,会不会觉得不太清晰呢?别急,我来告诉你一个小窍门:对着电视画面拍照,应关闭照相机闪光灯和室内照明灯,这样照出地照片画面更清晰。因为闪光灯和照明灯在电视屏上地反射光会干扰电视画面地透射光。
你喜欢看电影吗?你知道电影是怎样播放地吗?我知道:看电影时,从各个角度都能看见银幕上地画,是因为银幕产生了光地漫反射。
当老人家穿针费力时,她就把针放在头发上擦擦,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这其实是在润滑减少摩擦呢。人地头发里含有油脂,针在擦头发时就等于加了润滑油,因此就能减少摩擦,就能很容易地穿针了。
生活中还有很多很多地科学:从冰箱里拿出来地饮料瓶上会有一些水,其实是空气中地水蒸气遇到凉地瓶子液化形成地、热水会冒“白烟”,其实是水气化形成地水蒸气、雨后或喷水时,会出现彩虹,其实是小水珠折射太阳光形成地……
其实呀,生活中,我们遇到地科学有很多很多,但要想真正地认识科学,那还要看你仔细观察了没有。
在动物世界里有许多奇怪的现象,如兔子的眼睛为什么是红色的?鱼睡觉为什么睁着眼?许多许多,但我觉得变色龙会变色非常神奇,因此我对它进行了研究。
变色龙一般身长25—30厘米,舌头比身子还长,它有一个特殊的本领那就是会变色,这样它就可以非常好地把自己伪装起来,就仿佛穿了一件迷彩服一样,既可以避免敌人的侵害,又可以迷惑它要捕捉的'食物,便于采取突然袭击。
这是为什么呢?我上网查了一下,原来它的皮肤内有许多不同的色素细胞,有黑色素细胞。红色素细胞。金色素细胞。这些色素细胞受神经与激素控制。当环境中的光线。温度。湿度等发生变化时,或是受到惊吓时,神经系统立即会做出反应,引起各种色素细胞的收缩或舒张的变化,产生不同的组合,似我们绘画时用“三原色”可以调出许多种不同颜色一样,变色龙的身体就呈现出不同的颜色变化。
变色龙能随环境变化改变体色,长期对自然环境适应的结果。有不少动物都有这种本领,如海边的招潮蟹;有的外形也可以随环境变化,如枯枝碟,颜色与形状与一片枯叶几乎没有区别。动物的这种对环境的适应性成为“拟态”。
知道了这个道理,我一点也不足为奇了。
星期天,我和妈妈一块儿做了个实验。
我按照妈妈的吩咐,拿来一个干燥的空玻璃杯,一个打火机,找来几支蜡烛和一些石灰水。
首先,妈妈取出一根蜡烛,小心翼翼地点燃它,竖拿。蜡油顺滴在了台子上。妈妈乘蜡油没有凝固时,将蜡烛粘在台子上。然后,妈妈把一旁的空杯子照在上面。这时,蜡烛似一个乖巧的小孩一样,熄灭了火星。我看了以后觉得这个实验并不怎么奇特,但自己却又说不出什么理由,只好请教妈妈。
妈妈说,因为火在燃烧时需要氧气,而杯子把它盖住了,里头的氧气就受到了限制,很快火焰就会把氧气烧光,当杯子里没有氧气时,它就会熄灭自动熄灭了。
接,妈妈把澄清的石灰水倒进烧杯里,再把它涮一圈倒掉,烧杯壁就附一层石灰水了。又把这个烧杯罩在火焰上,一会儿烧杯壁的石灰水就浑浊了。
“这是怎么回事呢?”我很纳闷。
妈妈听了,笑说,你还是去请教电脑老师吧!
我一听,打开电脑查了起来,原来这是因为蜡烛燃烧产生了二氧化碳。石灰水一碰到二氧化碳,就会发生化学变化,生成不溶于水的`白色固体碳酸钙。“哦,原来是这样呀!”我急匆匆地喊来妈妈,给她看了电脑上的说明。妈妈笑说:“今天你有知道了一个新知识了。”
真是一次有趣的实验!以后,我还得多做些实验,多了解掌握一些科学知识!
我们的生活中处处有科学,只要你善于发现,便能知道其中的奥秘。
过年了,我们一家回了老家,我和爸爸早早买来烟花,欢天喜地的等着过大年,年三十晚上12:00钟,我们一大家子来到了门前空地,放鞭炮,我们这些孩子早按捺不住了,玩起了摔炮,大人们先点起了鞭炮,劈里啪啦,劈里啪啦,响声震耳欲聋,随后,又点起礼花炮,一个个五彩的礼花直冲云霄,美丽极了!
突然,我觉的礼花放的.时候那里不对头,细心观察原来是礼花放上去,先亮,再有声音,我觉得很奇怪,疑心礼花有问题,一问爸爸才知道,原来是光速比声速快,我上网一搜,找到了,光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大约是30万公里每秒,而声波的传播速度只有340米每秒,是这样啊,我恍然大悟。想想吧,觉得闪电也是这样,先看到闪电而后听到雷声!
在炎热的夏天,每个人都会买一根冰糕,清凉解暑,但是大家都没有注意到吃的时候,冰糕会冒出气,这是怎么回事?原来冰糕冒气是因为外界空气中有不少眼睛看不见的水汽,碰到很冷的冰糕时,一遇冷就液化成雾滴包围在冰糕周围,看上去似乎是冰糕在“冒气”一样。
“真没想到,生活中看似平凡的礼花,冰糕冒气,也有这么大的科学道理呀!”
我不禁感叹到。
今天,我们上了一节有趣的科学课。在科学课上,老师给大家说:“我告诉大家一个秘密,那就是水果里有‘星星’。”
我们大家一听,脸上立刻呈现出一种惊讶的表情。然后我们忙着在自己事先准备好的水果上仔细寻找,结果都没有找到。
这时,大家乱烘烘的在底下议论纷纷,台上的王老师拍拍手示意让大家安静,大家立马把目光转向王老师那里。王老师对大家说:“‘星星’在水果里面,不信我给你们看。”
王老师说到做到,马上拿起喀嚓一声把一半苹果举起来,给大家看。“哇!”大家异口同声地说。后来老师告诉我们那个‘星星’,是水果里面的'种子。这时下课的铃声响起了,在老师下课时,我心一直说:“希望这不是下课”。因为这是一节有趣的科学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