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小学作文 > 六年级作文

我的偶像诸葛亮作文500字(收集5篇)

栏目名称:六年级作文 发布时间:2025-10-19
 

【篇1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不错,这正是四大名著之一《三国演义》的开篇词。暑假里,我怀着激动的心情,读了这一部家喻户晓的历史巨作,一本经久不衰的文学作品。

《三国演义》李淼写了许多栩栩如生的人物,如:神机妙算的诸葛亮,勇武过人的赵云,义气深重的关羽,爽直粗豪的张飞,仁义爱民的刘备,老谋深算的司马懿……其中,诸葛亮最受人们的尊敬,在许多读者的心目中,他几乎是个完美的人。

他足智多谋,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善于分析敌人的弱点,用适当的计谋对付敌人,比如激将法,空城计,反间计,连环计,调虎离山计等。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是对他的最高评价。

但是,在这个世界上,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我觉得诸葛亮也有不足之处。

众所周知,关羽、张飞、赵云等都是刘备时期的勇将。可是,他们这些勇将之后,蜀国几乎未出现过能独当一面的大将。有句话最能说明这一点:蜀国无大将,彦化当先锋。”致使后来再一次战斗中,一把白胡子的赵云只能披挂上阵。可惜,骑马打仗,既要讲技术,又要力气,人老气衰,悠哉是敌人的对手呢?这说明,诸葛亮在人才的培养上疏忽了。

另外,我还觉得诸葛亮很不放心他人做事,什么事情都要亲自过问。一天到晚为事务所累,结果亲理细事,终日流汗”。记得书中写到这样一件事:司马懿曾委派奸细探听孔明的日常生活起居,听说孔明事必躬亲,伤心、伤神,饭量一天天减少,便拊掌大笑。诸葛亮则整天为国事所虑,又气又累,他自认为他的心情不是别人所能理解的,他的忧虑不是别人所能分担的,因而积劳成疾。最后,出师未捷身先死”,未能完成统一大业。他的死,是多么令人遗憾啊!

【篇2

一个偶然的机会,诸葛亮得到了几部手机。自从诸葛亮得到了手机,每天都嘻嘻哈哈的,高兴的不亦乐乎。有一天,小军突然来报,吴国要和我国一起联合攻打魏国,叫诸葛亮去吴国商议。毕竟诸葛亮玩的那么高兴,当然不乐意去,但毕竟这是国家大事不得不去。过了几天,到了吴国周瑜已经在这里等候了,叫他一起到军营里商量怎么攻打魏国。攻打魏国,在水上交战必须箭,现在军中缺箭,请先受先制造10万支箭。诸葛亮一听,早在之前就商量好了,去曹军那里借箭,立即答应下来。诸葛亮拿出手机,用人脸识别解锁,再打开天气。得知三天后有大雾,就说三天内造好,还立下了军令状。篇】诸葛亮

正走着,我忽然听到一种奇怪的声音……我没有回头看。先在数据库”里搜索了一下这声个音,没有结果!我猜测可能是个未知生物,我战战兢兢转过了头。

我竟然看到了一个身高八尺,面如冠玉,头戴纶巾,手持鹅毛扇——这人是诸葛亮!我不敢相信的,揉了揉眼睛,呆呆地望着他。

就在这时,诸葛亮发话了:曹操率领30万士兵向东吴去,孙权向我们求救,我们和东吴是联盟,当然不能置之不理,但如果我们帮了东吴,就会失去夺取西川的大好良机”

我有一点懵,挠了挠头问道:您……您真是孔明先生?”在下正是,不知小兄弟有何对策?”我心头不由的一惊,这人真是诸葛亮,他还向我请教问题!

我想总不能用三国演义里的方法吧?过了一会儿,我终于缓过来了。我想:总不能用《三国演义》里的方法吧!对了,我突然想起中国很有名的《孙子兵法》36计篇】诸葛亮

假如有一天,诸葛亮会来到我身边,来到我的家里,你想知道将要发生的事情吗?下面我就跟大家伙唠唠吧?

有一天,我还在寂静的房间里被迫被妈妈逼着读《三国演义》,当我听到一声声鸟鸣时,我心里在想平平淡淡的鸟叫声”,当耳边飘过一阵阵风声时,我心里在想平平淡淡的风声”,那一刻百无聊赖,对什么都提不起兴趣。在迷迷糊糊的阅读中,突然眼前闪过一道白光,竟然有个人影浮现,我使劲地揉了下眼睛,没错,确实是一大活人,不过令人吃惊的是,这人竟然是诸葛亮”!我忍不住大叫了起来,不知是高兴还是害怕,脑子也飞速地旋转着,这是真的吗?这不速之客会不会是谁扮演的?他是怎么悄无声息的进来的呢?”管他呢?问问清楚再说吧?我鞠了一躬,问道:您是诸葛亮先生吗?您从哪里来?”他知乎者也的说了一通,可我似懂非懂,他又用我书桌上的毛笔写下来几句话,可我面露难色摇摇头,确实看不懂,只见他微微一笑,用手势比划了起来,果然微笑和手势是最通用的语言,这回我懂了,他原来就是诸葛亮先生,来自书中。瞬间我开心起来,连忙告诉了妈妈,妈妈热情接待,安排好食宿,请他和我一起学习《三国》,他教我文言文,我教他普通话;他教我毛笔字,我教他硬笔书法,他也给我讲了许许多多的大道理。这学习期间好不快活,我读书的兴趣也来了。

慢慢地我发现诸葛亮成了我真正的朋友和老师,学习也突飞猛进,一路高歌,妈妈看在眼里,喜在眉梢!

霎时间,我又觉得身边的每位老师都是我身边的诸葛亮,我一定认真聆听每位诸葛亮”的教导,发奋学习,最终实现自己的梦想!

【篇3

如果当智能的手机进入到遥远的古代,将会发生怎样的奇闻异事呢?

草船借箭是三国演义大战役之一,周瑜以借箭为理由,想借此机会杀掉诸葛亮最后诸葛亮,赢得了胜利。但如果有手机呢?

在人山人海的大堂里,餐桌上早已摆满了琳琅满目美食,周瑜听诸葛亮已经立下了军令状,大喜若狂。

诸葛亮回到屋后,从枕头下面拿出了自己的手机,点击了"淘宝",顿时他喜出望外,里面卖什么东西的都有。有卖弓的,有卖箭的,有卖盾的,有卖床的………诸葛亮立马用手连点卖箭的商家,购买了十几万支箭,诸葛亮如释重负,便睡觉了。

篇】诸葛亮

《诸葛亮传》主要写了三国时期诸葛亮的平生经历,以及魏蜀吴三国的争斗。

在人们的眼中,诸葛亮是一个神通广大的人。在《三国演义》和《三国志》中,都有对诸葛亮的称赞。诸葛亮之所以能成功,是因为这几点:

一、他会用人。看过《三国演义》的人都知道,蜀国的败落是因为诸葛亮不会用人,但事实证明诸葛亮一直是蒙冤受屈的。比如说得到诸葛亮赏识的姜维,原只是一个小官位,但诸葛亮一眼看出姜维的能力,以至于发挥了姜维不但骁勇善战、而且足智多谋的这块金子。再比如说赵云,诸葛亮同样看到了他的能力,以至于赵云成为诸葛亮今后最好的合作对象。

二、诸葛亮有智慧。在赤壁之战中,诸葛亮利用吴国的孙权和大将周瑜、鲁肃等人的疏忽,巧占荆州。周瑜和孙权大怒,周瑜又让孙夫人出嫁,来杀刘备,但诸葛亮派赵云前去,成功避开锋芒。

三、他战斗经验丰富。正是因为诸葛亮拥有丰富的作战经验,才抵挡得住司马懿的团团进攻,好几次让司马懿吃了败仗。

四、礼贤下士,法道兼济(法律、道德兼用),懂得治国安邦。吴蜀再次联合以后,进入了短暂的和平期。而这时,诸葛亮减税增收,减少百姓税收,打击贪官,大批生产蜀锦,建设诸葛堰、煮制井盐。短短数月,这些资源已经为蜀国支起了巨大的护盾。之后,诸葛亮又立宪法”制定八务”七诫”六恐”五惧”其目的在于使一切制度化,不需要特别努力,大家就能遵从。

诸葛亮的哲学,人们至今还在研究,我们要向诸葛亮学习,学习他的成功之道。

上一篇|下一篇|阅读全文(1)|回复(0)|

【篇4

自从读了《三国演义》这本书之后,我对诸葛亮这位伟大的历史人物有了新的深刻的认识。

诸葛亮,字孔明,号卧龙,三国时期蜀汉丞相。以前我一听说诸葛亮这个名字,就联想到他在家与大哥和三弟务农并博览群书、精通兵法、能说会道、足智多谋的军事家、战略家,却不知道他还是杰出的政治家、散文家、书法家、发明家。

诸葛亮的军事才能是有口皆碑的,他谋划的多场战争中都体现的淋漓尽致。比如当年周瑜用计去打刘备的军队时使用苦肉计,水路夜袭等计策,结果都一一被诸葛亮轻易识破了。还有曹操这一代枭雄曾多次夜袭刘营,也被诸葛亮谋划的伏兵打的溃不成军。另外,诸葛亮不光为了打胜仗,与此同时,他还招贤纳士。在与吴军联盟火烧赤壁这场战争中不仅打败了曹军,还收服了许多猛将谋士。我认为火烧赤壁是诸葛亮谋划的战争中最牛的一次,在交战的那一天,周瑜使用诈降计打败曹军,收复猛将谋士与诸葛亮前后夹击,想一想当时的场面都很惨烈。当曹操惨败逃回许昌的路上,又多次受到打击。这样一位有军事才能创造了辉煌战绩的人,还是一位非常有文学才华的散文家,诸葛亮的散文代表作品有《出师表》、《诫子书》等,虽然我现在还读不懂,但是我很期待我能读懂的那一天。另外,诸葛亮还是一位伟大的发明家,他曾发明了木牛流马,孔明灯等,还改造了连弩,人们取名为诸葛连弩”,威力巨大可一一弩十矢俱发。

我很喜欢三国中的人物,更喜欢诸葛亮这位伟大的三国人物,崇拜他杰出的军事才能和才华横溢的文学造诣。

【篇5

前几天,我从图书馆借了一本书——《诸葛亮》。这本书主要写了诸葛亮一生的光荣事迹,如:《联孙抗曹》、《草船借箭》、《火烧赤壁》等。从初出茅庐那一刻起,到后来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诸葛亮一生都在为蜀国做出奉献。就算当他马上去世的那一刻,他也仍然觉得自己对不起刘备三顾茅庐之恩。虽然我还没有读完这本书,但已经对诸葛亮佩服的五体投地。

我佩服诸葛亮,因为他与众不同,有远见,并且懂得何时该隐居,何时该出山,又何时该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在诸葛亮的童年时代,当大家分享自己未来的理想时,别人总想着当大官,做有钱人,然后投靠孙权或曹操。而诸葛亮却不同,他总自比管仲、乐毅,希望长大后能做一番经天纬地的事业,并且让四海的百姓能得到暂时的休息。长大后,他也深知良禽择木而栖”的道理,并不想随遇而安,便亲自去寻找一位品德高尚的人当自己的主公。行军打仗时他的想法总是与别人不同,每次众武将都会对孔明的办法产生疑惑,认为无法成功,但每次出谋划策、屡建奇功,最后成功的却是孔明。

从这些事例中,我总是感觉到孔明的不平凡,无论是蜀国的哪场战争,诸葛亮都充分的发挥了自己的才智。当刘备问计于诸葛亮时,诸葛亮都会经过深思熟虑,然后告诉刘备,一个万全之计,并且他对学问的专研,并不深”,他熟知诸子百家,无论对各方面都有过研究,而并非只精通一门学问。他与别人的不同之处,也就在这里。我以后要向孔明学习,懂得许多知识,有自己的远见,做一番惊天动地的大事业!

相关文章推荐
精选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