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阔的原野,碧绿的草地,不管是谁看见了,都会想放下一切地躺下来。静下心来,仔细听,你会听见知了微小的叫声,它们同蟋蟀一起,用“羽翼小提琴”演奏着夏的圆舞曲。
在这片静寂,却并不寂寞的乐土上,传来了轻柔的,仿佛与昆虫们的歌声融成一片的笛声。笛声悠扬悦耳,不论听者有多么要紧的事,也一定会为此神魂颠倒,沉醉其中,久久矗立,回味无穷,听到这笛声,搬家的蚂蚁突然停下,“小提琴家”们也纷纷放下弓子,随着笛声,用脚打着拍子,身子律动起来,仿佛是一位位舞者。
笛声一点一点地亮起来,近了,又近了。远处的草地上出现了一位牧童影影绰绰的身影。那牧童歪戴着草帽,打着赤脚,浑身上下散发着一种淡淡的泥土香味,他吹着笛子,坐在高高的牛背上,欣赏着这令人赞叹的风景,他情不自禁的从牛背上下来,在草地里打了个滚,大喊着:“这儿真漂亮呀!”说罢,便放下笛子,在草地上玩耍起来。
牧童躺在草地上,与小草、与自然亲密接触,他举起右臂,数起了星星,左手则拔了一根小草,放进嘴里,享受天赐的美味。“一、二、三、四……北极星、北斗七星……”他笑着、数着,有些困了,连蓑衣也没脱,就进入了梦乡。
夜幕之下,知了、蟋蟀们为牧童演奏着催眠曲,轻轻的,柔柔的……
广阔的原野,绿草如茵,仿佛是铺在地上的一层绿色的地毯。风儿一吹,“沙沙沙”草儿就跟着节拍跳起舞来。还没见归来的牧童,却先听到随风传来的悠扬的笛声,一声一声欢快的曲调逗弄着晚风,慢慢地消失在耳边。
早晨,太阳露出半边脸的时候,牧童就拿着自己的笛子上山放牛。他坐在牛背上,吹着笛子,哼着小曲,快乐地在草地上奔跑,无忧无虑。直到玩累了,就躺在草地上,看着天上的白云和小鸟,嘴角浮起微笑。
吃完晚饭,太阳早已下山,皎洁的月亮爬上树梢。牧童手拿短笛,迈着轻快的脚步来到草地上,他连蓑衣也不脱,就躺在月夜的草地上,听着不知名的小虫唱着美妙动听的歌,看着夜空中明亮的月光,脑海里浮现出一个个美妙的画面……。
过了一会儿,草地上又回荡起这悠扬的笛声,皓月当空,牧童完全沉浸在欢快的乐曲中,月亮也为他高兴,向大地撒下千丝万缕皎洁的月光。
炎热的夏天里,一片绿油油又茂盛的一望无际的草地,象一个铺在地上的绿毯一样。当微风轻轻吹过,便隐隐约约传来“沙沙沙”的响声,被风吹过,飘到远处去了。
听!牧童又在吹笛子了,一声声欢快的调子逗弄着晚风,慢慢地消失在耳边。
早上太阳公公刚睡醒的时候,牧童就拿着自己的竹笛,上山放羊去了。他骑在一棵大树下,吹弄着竹笛,哼着小曲,吹累了,就无忧无虑、无拘无束地踏草地上欢快的奔跑着,跑累了就躺在草上,看着天上那朵朵白云和空中展翅翱翔的小鸟们,嘴角浮起一丝微笑。
晚饭后,太阳公公早已下山了。牧童手里拿着竹笛,迈着轻快的步子来到草堆上,顾不得脱掉身上的蓑衣就躺了下来,听着草丛里的小虫们唱着美妙动听的歌,望着夜空中那皎洁的月亮,脑海里浮现出一个个画面。
童年的生活是那么天真活泼,无忧无虑。
绿草如茵的广阔原野上,一个牧童牵着一头老牛缓缓地走着,他把牛放在一片大大的草原上,自己则吹起了笛子。
在晚风的吹拂中,笛声断断续续地传来,悠扬悦耳,忽然,他起身向牛羊走了过去,拉起绳子,带着牛朝家的方向走去。
回到了家以后,已经是黄昏之后,牧童吃了饭,出门,找了一块杂草丛生的地方,躺了上去,就连自己身上穿着的蓑衣和头上戴着的那一顶斗笠也没有脱下来。
虫儿扮起了乐队,唱了起来,鸟儿则是配音员,还有那正在轻轻吹拂着的晚风,它们合奏了一首催眠曲,牧童就在这歌声中听迷了,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