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少时,我最喜欢玩“老鹰捉小鸡”的游戏了,因为那时候不会玩手机,所以经常和好朋友们聚在楼下一起玩,现在想起来,还特别的有趣呢!
我呼兄唤弟,凭着自己的号召力,找了七八个小伙伴和我一起玩“老鹰捉小鸡”。我们首先用“黑白配”分组,分好组之后,又用“石头、剪刀、布”来确定谁来当老鹰:谁输了,谁就当老鹰,那次是我的朋友当老鹰的。“裁判员”亮开嗓门高喊:“三,二,一,开始!”。那个当“老鹰”的女生先往东边跑,还没跑几步,忽然折返,又往西边跑,我们的“鸡妈妈”反应不过来,一只鸡宝宝就被“老鹰”轻松地捕捉了。
接着,第二轮游戏又开始了,这只被捕捉的“小鸡”成了“老鹰”的同伙,现在他们使用包围战术,左右夹击,不过末尾的小鸡灵活的一跳,避开了他们的攻击。可是老鹰们并没有就此放弃,她们摆起手势,眼睛一眨一眨的,似乎在眉目传神。说时迟,那时快,她们发起了第二次攻击。两只“老鹰”一个在原地站着,伺机出击。另一只“老鹰”声东击西开始驱赶小鸡们,当“小鸡”的小伙伴终于招架不住,无路可逃。唉,又一只小鸡被抓住了……
童年的游戏使我获得多少快乐啊!我们做的游戏很多,但我对老鹰捉小鸡有一种特别的深刻的记忆。这是因为,我通过老鹰捉小鸡这个游戏,锻炼了自己的灵敏度,培养了自己的机智敏感能力,还能锻炼了身体,获得了无穷的乐趣。
童年的游戏,是多么有趣啊!
童年,是春季里的柳条,给我们带来安慰。童年,是夏季里的风,能带我们翱翔。童年,是秋季里的果实,给我们带来欢乐和笑声。童年,是冬季里的家,给我们带来温暖和喜爱。当然,深深印在我脑海的是那次游戏。
那一次,语文李老师带我们玩天气预报台,听到这个名称,同学们都特别疑惑。别急,让我们来了解下游戏规则吧!
当李老师说太阳,你就比个爱心;说彩虹,你就张开手;说暴雨,你就猛的拍手;说中雨,你就拍肩膀;说小雨,你就两只手左右摇摆。规则虽简单,当节奏快起来的时候,你就知道有多难了。
游戏要开始了!全班同学都紧张万分,死死地盯着老师的那张嘴。老师下达了第一个口令:"太阳!"有些同学把太阳和彩虹搞混了,张开了双手。有些同学把木阳和小雨弄错了,正左右摇摆着双手呢!还有些同学把太阳和暴雨弄错了,拍打着双手。这第一把"刀"就已经把一小部分"动物"给KO了!紧接着,老师下达了第2个口令:"暴雨!"这时,班上别提有多乱了,同学们个个都成了无头苍蝇,有的”苍蝇”一边跳舞,一边拍打着手。有的"苍蝇"一边转圈圈一边拍打着手……真的是没有做不到,只有想不到呀!场面一片混乱。突然,李老师大吼一声“安静!”教室里霎时变得安静,静到连一根针掉地上都听得见。隔了一小会,老师才慢悠悠地说道:"我要开始加速了哦,你们做好心理准备!"“太阳、彩虹、太阳、太阳、暴雨、小雨、小雨、中雨!"真是让人头晕,这怎可能做得到,教室乱成了一锅粥,玩的玩,说的说,跳的跳,转的转。这谁也做不到啊!看来我们的反应力还有待提高啊!
这就是童年的那次游戏。怎么样,听完之后是不是很想玩,赶紧和小伙伴试试吧!
我现在就能一口气说出几十种小时候玩过的游戏什么滚铁环、翻单被、丢沙包、骑大马、顶竹竿、掏鸟窝、打水漂、打雪仗、跷跷、拍烟盒、踢毽子、撞拐子、跳房子、跳皮筋、打陀螺、吹肥皂泡、丢手绢、打群仗、折纸飞机、画丁老头、抓石子……那些我童年时玩过的游戏已经离现在的孩子很远很远了。那些满身泥土、自己动手就地取材折腾而成的“土得掉渣儿”的玩具与如今孩子们玩的各种高科技玩意儿相比虽是简单之极但它们承载的却是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出生的。人童年时的温暖与甜蜜。
童年的游戏种类繁多乐趣无限几乎都是不花钱的或只花几分钱几毛钱。像铁环、沙包、弹弹球、弹弓、烟盒都是花不了什么钱的玩艺儿。铁环是拣来的粗铁丝焊的烟盒是大人抽烟扔下的沙包是自己缝的弹弓是用硬铁丝或树叉自己做的……
记得那时我们特别热衷于滚铁环。将一根铁条扭成环状再用长柄的铁钩驱动铁环向前滚动手里拿着铁钩推着铁环奔跑故乡的黄泥路上不知疲倦地奔跑。铁环滚动时发出悦耳、清脆的声音响彻我们童年的每一个晨昏。功课的烦恼;老师的严厉;父母的唠叨都随着这只欢快的小圈滚到了身后。你会觉得一切都是那么的美好。圆圆的铁环伴着金色的童年无忧无虑。那时候拥有铁环就如同现在的孩子带着滑板上学一样是很风光的事情。甚至到今天透过都市的喧嚣仍能依稀分辨出那种纯粹的动人的声音。
小时侯玩的最多的是沙包。它的地位就象现在的游戏机。慈祥的母亲都会为孩子们用五颜六色的花布的脚料缝制一个沙包。它的里面鼓鼓的装着麦子。很少真正装沙子的!看起来象一个添满陷料了包子。课余好强的孩子们会聚集在一起比谁的沙包漂亮时常因此而争执得小脸通红。沙包的玩法真是多种多样。最常玩的是“飞机房”和“九间格”玩时先在空地上用粉笔或石块划好几个有规则的方格玩者用单脚让沙包在格子之间滚动。沙包碰到线或者脚踩到线上就算输轮换给你的竞争者玩。按规则通过所有的格子后就取得最后的胜利。人数不受限制竞争性非常的强!特别受孩子们的欢迎时常玩得忘了功课到了晚上才被父母揪着小耳朵回家。小学二三年级时我们几乎每天都揣着几个沙包在书包里带到学校只等放学的铃声响起。
跳房子是最廉价的游戏只要一支粉笔加一块瓦片就可以玩。先在地上画出一片大大小小的格子然后按照格子的单双一边前进一边用单脚把石块踢到正确的格子里难度最大的是跨格跳出界或者压线都属于失败。那是一幢幢洒满阳光的“房子”我的童年就在那些“房子”里跳了过去。
女孩子们的绝活是踢毽子那种用一块废弃的棉布、一枚乾隆或是康熙年间的方孔铜钱、几根花鸡公的羽毛做成的毽子如今已极难见到了。女孩们可以半个小时甚至更长的时间不让毽子掉地且能踢出许多令人惊讶的花样来。
此外女孩们还喜欢跳橡皮筋两三个人原地站立将长长的皮筋绷直随着游戏的深入皮筋一节一节地升高难度也一点一点地加大。后来皮筋移至脖颈甚而用手举过头顶可女孩们居然能够灵巧地倒立翻身从容漂亮地完成那些在我们看来几乎不大可能的动作。“马兰花开二十一二五六二五七二八二九三十一……”这是与跳皮筋相关的一首最著名的儿歌。小学低年级时在两条三四米长的皮筋之间女孩子们就是一群欢快跳跃的小鸟。
“小心!快躲开呀!在你后面。”我望着窗户,阳光洒到我的棕木桌上,忍不住想起了童年那个令人难忘的游戏,那无法忘记的打雪仗。
雪花白得像那柳絮悠悠的飘洒下来,不一会大地就铺上了地毯,树枝也挂上了白霜,我好久没见过这么大的雪了,整装待发,跟妈妈说了一声就窜了出去。
哇,好美啊!可是一个人太无聊了吧,我跑到门口,给小伙伴们打电话。不一会儿,我的身边便聚齐了5,6个人。“我们来打雪仗吧!”“好啊!”大家纷纷附和,并迅速分成了3个小队,“谁输了可是要请吃糖啊!”约定好了之后,我们各自为战。
我和一个女孩抓起一个雪球,躲在一个箱子后面,一会儿猎物就走过来了,看他穿着蓝色羽绒服,手里也抓了一个雪球,两只小眼睛转来转去,好像在为后面的队友打探消息。突然我凌空一跃,手同时向后摆起做出掷雪球的姿势,“啪”中了?啊啊啊,扔错了,我拍了一下头,这么近竟然仍丢不准,那猎物瞬间变成了捕猎者,气势汹汹的走过来,我一看大事不妙,便躲到我的队友后面,那捕猎者的眼睛里充满了杀气,他一个灵活的转身,雪从地上飘起,我看呆了,竟忘了躲避,结果等到他手舞足蹈时我才反应过来,一个冷抖擞。
我生气了,愤怒了,弯下腰从地上抓起一把雪直愣愣的掷出去,那散开的雪无情的落入他的脖子上,脸上和头发上。乍然一看还以为我堆了一个雪人。顿时我笑的弯不起腰,他的眼睛似乎大了些,又拿了一个雪球朝我攻击过来……其他队员也纷纷靠拢,我们几个人把红彤彤的小手举高,阳光下闪着光芒。
这一刻,我也把手举高,迎着阳光。童年的游戏多么令人难忘啊,而童年就像那糖果,永远永远都是甜的。
林林
童年,犹如美好的梦境,时不时钻进你的脑间。许许多多的回忆犹如荡漾着的海浪,满分作文网时而交织在一起,时而各自散开。童年的游戏,恰似一杯甘甜的美酒,等你去慢慢回味。
捉迷藏,每人都众所周知,这游戏藏得好,就是胜。它装看我童年欢快的笑声,至少都难以忘记。
记得读幼儿园时,我一放学,马上跑出沉闷的教室,飞奔回副温馨的家里,扯着爸爸妈妈要玩捉迷藏。现在,我想都不用想也知道规则:由一个人抓,其余的人走射躲;被抓到的人也跟着抓。游戏开始了。这局由妈妈来抓,我和爸爸躲“20。19。……”妈妈开始数数了,我和爸爸各奔自己的栖息地。我正准备投奔我心爱又温暖的被子,一掀被子,却发现被爸爸占据了。“5、4……”妈妈数道。我急急忙忙地身钻进床底,趴在地面,屏住呼吸。妈妈开始抓人了。听见妈妈把爸爸从床上揪起来,不得倒吸了一口冷气:我趴床底下会发现吗?这个游戏可真是太考智力了,还要考虑到藏的地方。妈妈进来我藏的地方,扫了一遍,居然离开了。“宝贝在那呀?”妈妈问着,我毫不犹豫地喊了声:“在这呢!”妈妈闻声赶来把我从床底拖了出来。我还在寻思着呢!我为什么这么快就露馅?
于是,第二轮,我决定别人问什么也不吭声。这回,我如愿躲到了我原来的庇护所一一被子。我把厚厚的被子往上床上一铺,关上灯,往里一钻,使出我的坐禅神功,露出那和被子差不多颜色的鼻子,静静等待看抓人者的到来。妈妈再一次问:“宝贝在哪儿啊!”接着是阵沉默。虽然等待是漫长的,但不被发现是满心期待的。而被捉住的也是快乐的。妈妈最后很无耐,只得喊:“妈妈输了,出来吧!”我这才半信半疑地爬出来。
童年是美好的,童年游戏也是快乐的,如同天上的星星点点,照亮了我的未来。
这无拘无束的生活是令无数城里孩子所向往的。这快乐是在那个夏天时令人难忘的游戏。
护猫行动
文/戴昕宸
小猫向来是一个很可爱的存在,而小猫如果见了小狗,那将会是一场世界大战。
家附近的停车场,有一颗琵琶树,琵琶树下住着一只小猫;十字路口的水果店里,住着一条小狗。
那天夜里,我们骑车去找小猫玩。恰好一条小狗从漆黑中冲了出来,想要把小猫抓过去。我们见了,立马把小猫塞在自行车的篮子里。说时迟,那时快,我们骑上自行车,带着小猫四处逃跑。可没想到,小狗却紧追不舍,吐着舌头汪汪大叫。我们越跑越远,被他追了几条街后,我们体力渐渐不支。在加快了速度,把狗子扔远了后,我们才抱着小猫腿脚并用,爬上了一辆大卡车。好在有惊无险,在狗子赶到之前,全员上了车。
安逸的生活总是那么短暂,才喘了几口气,狗子又汪汪叫着追来了。他用前脚搭在卡车边上,试图爬上卡车。还好我口袋里有红外线,当狗子张开大口想要叼走小猫时,我用红外线支开了它。小猫站了起来,“喵喵”庆祝。
为杜绝后患,一个胆大的朋友跳下车,骑上自行车对狗子说:“你过来啊!”狗子应声追了过来,又龇了龇牙,一场追逐又开启了。到最后,狗子总算是被整累了,瘫倒在地上。我把小猫抱起来,让它瞅瞅。此时,小猫也发出了讽刺的喵喵声。护猫行动告终就此。
我后来想了想,猫是护住了,人也差点废了,我们也把狗子整累了。就是不晓得以后,狗子会不会再一次来欺负小猫。
最喜欢和同学们一起玩玩游戏了,当时我们都没有PSP,没有植物僵尸,我们一下课都冲下操场。还记得廖红杰的游戏队,覃浩然的欢乐队,那是我们成长阶段中最真实的风景,最美好的相片。欢声笑语,嚷嚷这要当副队长,最后10个人9个人都是副队长,想起那些行为,都不经暗暗发笑。我想,如果能像哈利·波特里一样,能把记忆取出来,记忆的颜色会是五彩的吧!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学习写作简单的记叙文。
2、要求学生写作时要层次分明,中心明确。
3、运用细节描写的方法,准确地写出童年游戏的魅力所在。
4、通过本次作文训练,培养学生在生活中寻找写作素材的能力。
教学重点:
1、要求学生写作时要层次分明,中心明确。
2、运用细节描写的方法,准确地写出童年游戏的魅力所在。
教学难点:
运用细节描写的方法,准确地写出童年游戏的魅力所在。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明确训练目标
同学们,我们每个人都有一个快乐的童年。快乐的童年中肯定少不了诸多的游戏。今天,让我们两次回到童年,回忆童年做过的游戏,重新品味童年的滋味。
二、明确训练要点
这次的作文我们要写成记叙文,要做到层次分明,中心明确,还要学习使用细节描写的方法,并学会在生活中寻找合适的写作素材。
三、明确训练文题,指导审题
今天我们要写的作文题目是《童年的游戏》。大家仔细看看这个题目。我们要抓住题目中的哪两个关键词?对,“童年”和“游戏”,而且重心是在“游戏”。
四、启发、引导学生选材
那同学们再想一想,我们童年的游戏多不多?我们怎样来选材呢?
可以选印象最深的游戏,可以选最有趣味的游戏,可以选最有意义的游戏??
五、再进行写法指导
写作时,我们一定要做到层次分明,中心明确,这样才能让别人非常明白地看到我们写的是什么。我们还要在描写方法上下功夫,使用细节描写,让别人更能看出游戏的内容和行色。
六、作业
命题作文:童年的游戏
要求:
1、层次分明,中心明确。
2、运用细节描写的方法。
3、要有真情实感。
4、字数500字左右。
从小学三年级“斗笔”这个游戏出现以来,它就成了我童年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如今笔的外观千奇百怪,有细有粗,有长有短,有的有橡胶头有的没有。因此,同学们给笔按外观分了类。一共有三大类:重量型,顾名思义就是非常重的笔;滑笔型,比重量型轻的、滑溜溜的笔;自带扫荡型,头上有橡胶头,摩擦力较大的笔。
斗笔的规则特别简单,只要用自己的笔把对方的弹下去就可以了。招数却因使用不同的笔而变得纷繁复杂,应对不同的对手制定不同的策略。这也正是让我们痴迷于它的地方。
下课铃一响,就会有三四个同学围在一起,拿出自己最心爱的笔,饶有兴致地让他们的笔在桌上撞来撞去。通常要老师大吼一通,我们才恍然大悟:已经上课了。然后,每个人都以自己最快的速度奔回座位。许多次散场的时候还两两发生了撞击,好像“人体斗笔”,好笑极了。
老师们,特别是小学时的班主任开始时全力反对我们玩这个游戏。他们称这是“低俗的游戏”,还说:“笔是文具,不是玩具!下次我见你们玩一次就没收一次!”于是没过几天,老师的办公桌就成了“笔店”。
也许老师们也知道阻止不了我们,也许被我们的激情所感染,老师也渐渐放松了对斗笔的强烈反对,允许我们在下课后玩。原先被没收的笔也都一一还给了同学们。
一次,我和同学刚下课就迫不及待地斗起笔来。我和他的水平半斤八两,打得不相上下。只见他用一招“气功”就把我的笔震到了桌子边缘,我马上使出一个“补救”,把笔又飞回中央。他想快速结束战斗,于是用尽浑身力气向我的笔冲来,可惜是个擦肩而过,自己的笔却立在桌角摇摇欲坠。只见我轻轻一弹,打在了他的笔杆上,给他的笔一点点“跳楼的动力”,那支可怜的笔不情愿地掉了下去
我刚想拍手庆祝胜利,就听到上课铃响了。一回头,突然发现老师一直站在讲台边,默不出声地看着这场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