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尝行于秋林,碧空如拭,落红如焰。大悟,乃作此文以记之。
——题记
已是深秋,山林间愈发显出一派荒凉。草木仿佛被抽去了水份,干瘪的身躯在寒风中摇曳。苍老的古树上几乎已没有了叶子,枯黄的落叶也开始逐渐腐烂。这一切的凄凉与箫索,无不在提醒着我——晚秋即去,寒冬将至。
与这肃杀的景象相比,明净的晴空倒更象是活着的生命体。这种恐怕是一年中最柔美的天空了——阳光温和而不强烈,白云飘逸而不浓重。只是那悠远的蓝天与这繁华的世俗太遥远了,才会与这深秋如此不符。矮小的雏菊吞吐着清苦的芬芳,在万物调零时节绽放的美丽就越发显得凄美和珍贵。雏菊是天上的使者吧,也同那远空一般,不近世俗。不与群芳斗艳,不慕春之温暖。我仿佛能理解“采菊乐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意境了。“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雏菊悄悄地提醒……
日光轻移,我的影子也被无声地拉长。晚风低吟,带着如水的凉意,拂过傍晚的山脊,又毫不留情地卷走满枝残叶。我突然一阵心酸,生命是那么脆弱,在它结束的那一刻更是显得苍白无力,不堪一击。我开始愤恨秋风的无情,又因秋叶的调零而悲伤叹惋。风停了,老树只剩下了弯曲的虬枝。枝干苍老而粗糙,却依然坚强而挺拔。它深嵌在悠远的蓝幕里,毫不动摇,端庄安祥。在我正诧异于它为何没有因残叶的逝去而变得萧瑟时,我突然明白了什么。“不以物喜,不以已悲”——老树悄悄地提醒……
暮色四合,寒蝉鸣泣。我拾起一片红叶,仔细地端详着它。细小而清晰的脉络,仿佛是岁月无声地在它身上刻下的皱纹。是的,生命在衰老,而时间却在马不停蹄地飞奔逝去。我们无法挡住时间的洪流,但我们却可以在有限的生命里,去捕捉那些最温暖、最动人的记忆。我们可以去支持、去关爱、去帮助、去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即使我们只能随波逐流,也可以沉淀一种精神、一份怀念。“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红叶悄悄地提醒……
我静矗在空白的时光里,任凭暮色千丝万缕将我萦绕,也任由思绪毫无遮拦纷至沓来。晚风低声呢喃,仿佛是这深秋在倾诉一个最深情的秘密。我怀惴感激,倾听着你的诉说——谢谢你。谢谢你总是对我悄悄地提醒……
曾有那么一抹绿色闯入我的眼帘,它悄悄地成长,悄悄地奉献,更是在我遭遇挫折的时候,悄悄地提醒我:要坚强,不能被打倒妈妈硬拉着我到花鸟市场买盆栽,我无奈地敷衍说仙人掌,妈妈买了后,不论我怎么不愿意,她把仙人掌塞给了我。
我还是不在意,有空的时候浇一点水,施肥。绿乎乎的一团东西,长着硬硬的刺,比起周围开得鲜艳的花朵可难看多了。
忙着准备考试,也就快忘了这事。原本信心满满的我,拿到成绩单的一刻,犹如晴天霹雳。我傻眼了,全班第十……我闷声不响地回到家,手颤抖地把它交给妈妈,原以为她会骂我,她却拍拍我的肩膀,轻声安慰。我点点头,鼻子泛酸,想起妈妈为我在外辛苦奔波,我却考了这样一个成绩。我烦躁地走进房间,想做点什么又不知道做什么,突然眼睛一热,眼泪就下来了。
我走到阳台,想多呼吸点空气,却看到这一副景象:周围的小花已经枯萎了,只有仙人掌矫健地挺立着,像勇士一样抬着头,眺望那蓝蓝的天空。它翠绿的身体长着一块块满是硬刺的掌状茎,它不断生长,像叠罗汉似的,又长出新的“绿手掌”,使人不少暇思。而仔细瞧瞧却发现泥土已经干裂了,但令我感受到的是顽强的生命力,蓬勃的朝气!那一抹绿色硬生生地撞击我脆弱的心。我赶紧醒悟过来,连忙拿了一碗水浇下去。那仙人掌贪婪地吸着水分,干燥的泥土湿润起来,仙人掌似乎更加有朝气,翠绿翠绿的。
我感到一阵惭愧,自己因为一次挫折就站不起来。而仙人掌却顽强地生长着。我突然想到沙漠里的仙人掌,没有一丝水的滋润,在火热的太阳照射下,它依旧提拔地站立,不肯退缩。我想了很久,越发觉得仙人掌的高大。它通过它的方式来面对自然带来的挫折,它告诉我无论遇到什么挫折困难,都应该要勇敢。我想挫折是人生当中必定经历的事,它让我们成长,让我们变得更加圆润。而我也决定重新复习,迎接下一次考试,更感谢仙人掌对我悄悄地“提醒”。仙人掌依旧挺拔,但是那抹充满生气的绿色却还在对我诉说着什么。
感谢这抹绿色,是它悄悄提醒我:面对人生中的挫折,只有坚强面对才可能取得成功。我也相信,这抹绿色会在生活中给我带来无限惊喜。
我想真诚地提醒……那天,我和同学去游乐园玩耍,看见了他。他,一位四十多岁的中年男子,衣冠不整,脏兮兮的,衣服的各个角落都皱起了小卷儿,蓬头乌面。脸上,手上,脚上,都布满了寒水与灰尘。他,左手拿着纸盒颤抖着,右手拉着一根木棍,一拐一瘸地走到我跟前,用低沉的河南口音说:“可怜可怜我吧!”我看他可怜,大概一天一夜没吃饭了。出于同情心,我掏出了二十元钱,丢进了他的纸盒里。
他见我出手大方,连忙感谢:“真是太好肠啊!太谢谢了!太谢谢了!”说来也巧,我在生日那天和伙伴去游乐场又看见了他。他正在向一对情侣一伸手要钱,低声下气地对小伙子说:“我好久没吃饭了!肚子饿极了!给我些钱让我去买一些馍吃吧!”那个女孩子心软了,扯着男孩的衣角,小声嘀咕道:“给他五块钱吧!瞧他多可怜啊!”小伙子立刻摸出十元钱,给了乞丐。当那对情侣走远了些时,那乞丐就不拐了,手也不颤抖了,大步流星地走到花台边坐下,摸出打火机和烟,舒舒服服地抽起来,有翘起二郎腿,悠闲地数着他所“赚”的钱,眼睛还不停的寻找下一个“猎物”。
忽然,他发现了目标。一位金发碧眼的外国阿姨从出租车上走出来。迎接他的,竟是一只脏兮兮的手,拿着烂纸盒的手!还在不停地颤抖!外国女士感到诧异,从车门的侧面钻了出来。那乞丐立刻装出一副可怜的阳子,用手笨拙地比划着:“Money!Money!”他生硬的英语让人感到恶心。外国女士用鄙视的眼光瞟了他一眼,便头也不回地走了,那乞丐还死死缠着不放……看到这里,我感到十分恶心!他丢失了中国人的尊严!我真想走上前去,拦住他,真诚地劝告他:“你不要这样好吗?就在离你三米远的地方,就跪着一位双腿残疾的小伙子。他正在用自己的力气擦着客人的皮鞋,是多么的认真!哪怕报酬只有两三块钱。你好手好脚,身强力壮,却不劳而获……”我想真诚地劝告他:“不要再装模做样了;不要再骗取好人的同情心了;不要靠别人的施舍无赖地或在这个美好的世界上。这样做人,没有尊严!”
春风吹散了嫣红翠绿,却扯不断绵绵往昔;岁月斑驳了朱门高墙,却带不走依依深情;时光模糊了往日记忆,却掩不住恋恋不舍。
韶光流逝,菡萏香消,可对故乡依恋如昔。
深深的依恋随风吹入故乡重重矮山之中。沿着公路行进,层层树林掩映住昔日乡人登山踩出的道路。这道路深深浅浅的刻痕诉说着一段段往事,停留在山中,成了秘密。那是杨梅成熟的时节,颗颗艳红、饱满,挂满枝头,引人馋涎。爷爷用大手拉着我走在这山间小道上,我随手拾起一颗杨梅,却被上头冒出的白色小虫吓得哇哇大哭。爷爷忙说:“乖,不哭。”伸手摘下杨梅喂入我口中,酸甜的滋味直渗入心底。那日我直吃到牙齿酸麻,鲜红的梅汁淋得满身都是。故乡也停留在了牙根和衣袖间,一忆起那酸甜,丝丝想念便滋长在心头,依恋如昔。
那阵风撩拨不休,缠绕盘旋于故乡旧宅的小巷,依恋如昔。夏日的傍晚,夜空中一两点稀疏的星星伴着一轮明月高挂头顶,地上是满城灯火,迤逦如一条人间银河。街坊都拉椅拖凳来到这巷口静坐,人人手持一把蒲扇,捕风驱蚊皆宜。人们闲聊一些家常或逸事,一茬接一茬。那自巷口吹出的风将乡语吹散入夜空,吹入我的耳朵,深入脑中,填满细密起伏的沟、裂、回,从此无计可消除,唯有依恋如昔。
多少年后,多少个相同的夜晚,那阵风,那轮月又入梦来,托出这阵阵乡梦。“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这月究竟是有情抑或无情,让此夜思乡之人梦断愁肠。“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这月应当有情,让远在天涯的游子能凭这缕幽光想着故乡。故乡的月亮也应这般美好。便是夜复一夜这般朗照,将乡思刻得更深,深入骨髓,无论岁月如何无情,如何一去不回,如何飞速流逝,对故乡依旧依恋如昔。
绿叶离开了枝头,但对根的深情不会消失在风中。天下的游子啊,为了人生,为了辉煌,驶离那最初栖息的港湾,但依恋如昔,不曾浅淡。“不怕天涯海角,岂在朝朝暮暮。你在我的航程上,我在你的视线里。”那月,那风,是故乡的手掌,依旧温暖如昔。
依恋如昔,这乡情亦将支撑我走向更远的前方。
一日,偶然读到作家莫怀威的一句话,“云海落日飘忽柔曼,美国的落日眨眼就落下,而只有故乡的落日才最能打动人的心”。是呀!只有故乡的落日才是最能打动人心的啊!为了求学,我踏上了离家的路,但是故乡的记忆却并未随时间而消退,反而越来越清晰了。
正如一句诗所说,“故乡的歌是一支清远的笛,总在有月亮的晚上响起”。身在外地,每当我仰望那轮明月,便想起我的故乡。我的故乡在鲁西南平原上,那里总有似乎望不到头的麦田。清晨,一声一声的鸡啼回荡在我的小村里;傍晚,一丝一丝的袅袅炊烟无限柔情地笼罩着它。故乡的记忆好似一个水坝,开一个小口也能决堤。如今,当我站在故乡之外,站在童年之外,依然发现自己的身影飘荡在那片熟悉的土地上。
就算时间是杀手,除掉我脑中封存的知识,它也永远不能夺走我有关故乡的记忆。我依然记得村口的小河,弯弯曲曲载着我对亲人的思念;我依然记得父亲种的那棵歪脖子树,挂着儿时五彩斑斓的梦想;我依然记得村东边那口井,黑黑的井口装载着我的不安。时间能使绿叶枯萎,能使容颜衰老,能使沧海变桑田,但它却风化不了我对故乡的无限回忆。
故乡,我永远的梦。如果我是失根的兰花,飞舞的秋蓬,那故乡的记忆就是我重归大地的力量。时间会使水变成汽,但它不能阻止汽凝成水,重回大地。当雨点骄傲地对大地说“我是你千万次放逐又千万次唤回的孩子”时,时间只能叹息,因为在对故乡的记忆面前,它无能为力。时间不会风化人们对故乡的记忆,不然怎会有“家在梦中何日到,春来江上几人还”的郁郁低吟?不然怎会有“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的痴痴哀怨?不然怎么有“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日照我还”的期盼?不然怎会有“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的惆怅?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故乡的记忆会因我们的年长而愈加清晰。
胡马依北风,狐死必首丘。一枝一叶总关情,情到深处忆故乡。故乡,装载着我们的梦。即使树高千丈,叶落必将归根;即使时间飞逝,故乡的记忆也永远不会风化,永远不会。
记忆里的父亲总是悄悄地提醒着我。那一年是六岁吧。在公园里,我学骑自行车,父亲则站在一边。一次,两次,三次……我跌倒在地,而后又倔强地爬起来,扶起车,重新再骑。父亲始终远远地站着,静静地看着我的“前仆后继”。终于,我又一次摔倒在地,膝盖磨破了皮。再也无法忍受疼痛的我坐在地上,放声大哭。透过捂住眼睛的手指的缝隙,我看见父亲悄悄抬起手,迈开脚步,朝我走来。抱了抱我,把我拉起来,在我耳边说“要敢于尝试,只有锲而不舍,就能战胜困难,取得胜利,加油!”我朝他笑笑,进行了新一轮的尝试。那时的我,因为得到了你那一句悄悄的提醒、一个温暖的拥抱,重新鼓起勇气,学会了骑自行车。在十六岁那年。
校门口,人头攒动。我一眼就看见了父亲那挺拔的身影。他跟以往的无数个夜晚一样静立着,只是用目光搜寻着人群中的女儿。走近了,父亲的面容愈发清晰。我却一下子愣住了:父亲眼角的皱纹加深了,两鬓悄然爬上了灰白。为何天天见到,却未曾留意到父亲的变化呢?我的眼中升起了一层白雾。我连忙低头拉着父亲往家的方向走去,来掩饰眼中的泪。车辆如流水,不时有不按规则行走的车辆从身边飞驰而过,恣意地碾轧着昨日下雨后留下的水洼,溅起了一串串水花。父亲见状,把我拉到里面,“走路小心点,看着水洼。”并把我护在他的身边。泪水,顿时夺眶而出。现在的我,因为你渐老的面容、体贴的动作与话语而心疼你。那几句悄悄地提醒陪伴我走过了整个童年,也伴随着浓浓的父爱。
在十二岁那年。深夜了,我关了灯静静地躺在床上,心里充斥着考试不理想所带来的抑郁。寒风击打着窗户,发出尖利的哨音,有时更是透过窗户缝隙挤了进来,在我的床前打转。我裹紧了棉被,企图把它们挡在身外。“吱”的一声,房门被轻轻打开了,借着窗外黯淡的月光,我看到了父亲抱着被子的身影。我赶紧闭上了眼。“冷了吧?”一个沉厚的声音在头顶响起,我点了点头。而后,感到身上多了一层厚重的被子。
那时的我,因为你的细心的关怀,温柔的动作而理解了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