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世界是渺小的,可书的世界却是庞大的,有一句俗话就叫“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自己有空的时候,不妨到书的世界中转一圈,去交个良师益友。
小时侯,我第一次遨游书的`世界的时候,还是在爸爸的感化下读书的。那时侯,不论严寒酷暑,都能看到父亲看书的身影。一次,我在肆无忌惮完的时候,无意打翻了一叠书,我随手拾起了一本,原来是父亲在我生日时为我买的一本《大灰狼和小白羊》,我一个人蹲在角落里,用我稚嫩的小手指着a、b、c、d……拼了起来,渐渐的,我沉醉在了其中……一次,我和父亲在院子里数星星,在裁判妈妈的一声令下,比赛开始了,我便紧张地数了起来,“1、2、3、4……”数到99时,突然,一片云彩遮住了星空。
啊!糟了,我偷偷瞅了父亲一眼,只见他不慌不忙地摇了摇扇子,泯着清香的茶,嘴角泛出一丝微笑。时间到了,母亲的一声令下,比赛结束了,我手忙脚乱地瞎编了一个:“9999颗星星”。父亲俨然大笑,说:“傻孩子,天上的是无数的,光银河系就有1000多亿颗呢?肉眼怎能数得过来呢!”“天哪!爸爸怎么知道的啊!”爸爸没有说什么,回到屋里拿了一本《十万个为什么》给我,我这才恍然大悟,原来是书给了父亲知识。
从此,我便喜欢上了读书,激励我奋发读书的有一句话:一日不书,百事荒芜。这让我想起了苏东坡的发愤识遍天下字,读遍天下书。我立志一定要像苏东坡学习,为我们祖国崛起新一份力量。
一提到死海,人们眼前或许会浮现这样的场景:在以色列,男女老幼漂浮在死海的水面上,手里大都拿着一本书或者一份报纸、杂志,静静地阅读着。
手不释卷,可谓以色列人的日常状态。漂浮的海面,提供了更加惬意的“温床”。每年公布的各国人均书籍阅读量,以色列名列前茅。以色列是世界上唯一以犹太人为主体民族的国家,犹太人被誉为“酷爱读书的民族”“教育的民族”“学习和思考的民族”。
有一种流传甚广的说法:当犹太人的孩子出生时,母亲会在书上滴一点儿蜂蜜,让孩子去舔食,并告诉孩子书是甜的,读书是一件甜蜜而愉悦的事。当孩子长大懂事后,几乎每位母亲都会问这样一个问题:假如有一天家里着火了,最先救什么?如果孩子回答的是钱或其他贵重物品时,母亲会很严肃地告诉他:第一个抢救的应该是书籍!因为书里蕴藏着知识和智慧,要比钱财贵重得多。
“人不能只靠面包活着”。在以色列人看来,读书看报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除了国民读书的自觉性,以色列政府也不遗余力地开展促读活动,鼓励读书学习、推动科技创新。坚持不懈地学习让以色列得到了丰厚的回报,科技领域成果丰硕,在遗传学、光学、计算机科学、工程学以及其他技术产业方面,以色列科学家都贡献卓越,并有多位荣获诺贝尔奖。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以色列人对此给予了极为生动的诠释。
有一天我写完了作业没事做,就像打电视机看。就在这时妈妈意味深长的对我说:“小炜,写完作业了为什么一定要看电视呢,不能看书吗?其实你并不知道读书的好处,其实书是甜的。书是夏天里的冰激凌,给我们带来了一片清凉;书是冬天里的阳光,在“雪输梅花一段香”的季节里,给我们带来了明媚的春光。据说,被认为世界上最聪明的犹太人也酷爱读书,他们在书本上涂上蜂蜜,让孩子们闻。于是,犹太人的孩子们从小就有这样的感觉:书是甜的。”听着妈妈的话我有点疑惑,为什么书是甜的呢?
有一天放学回家我奋笔疾书得写作业,突然有一只拦路虎挡住了我的去路,于是想到了语文书去翻阅,这是妈妈又说:“有什么不会写的都去翻语文书,那考试是没语文书给你看那怎么办呢?知识是从平时多看书积累的,而不是等到火烧眉毛时去翻的!”此时我好像已经懂了一些妈妈说的书是甜的是谁么意思了。
又有一天放学回家,我将作业迅速地写完了,便做那里发呆。后来又想起了妈妈的话。便打开了妈妈买给我的书我津津有味地看着,现在的我已经想已个渴了的人一样吮吸着知识的甘霖。这时,我已经觉得妈妈书的话并没有错,书真的是甜的读书是一种幸福,读书更是一种快乐,爱书吧,我愿意和你们一起在书的世界遨游。
朋友,赶快拿起你的手中那本书去阅读吧,真阳你才会获得更多的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