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欢把记忆比作一场滂沱的大雨,每一颗掷地有声的雨滴都好比在字正腔圆地回述那些充沛的少年时代。那个时候的我们,喜欢听每一滴豆大的雨点清脆坠地的声音,喜欢看着他们在一潭淤泥中溅起阵阵水花。
我说,那是脚下的青春碎片,像一块掷地的玻璃,散落一地,当我再次拾起时,却无法拼凑。
每次相遇,你的脸上总会伴着微笑,一个标准上扬的弧度,两个深深的酒窝,幻化成一股巨大的暖流,流入我的心田。我总是调皮的跟你开玩笑,说我们前世可能是亲姐妹,然后你笑着用手捏着我圆圆的脸,说我可爱。我好喜欢听你说我好可爱,像春风沐浴在心田,有一言难尽的久违的亲情环绕。
“你真可爱,我好希望有你这样一个妹妹。”这句话是你在4月1日那天叫我出来,在我家门前的马路上对我说的。4月1日,愚人节。我还以为你在跟我开玩笑,你说你要离开,那样的突然,那样的不舍。
那句话成了离别时你送给我最好的礼物,然后你又一次笑了。那熟悉的笑脸已经深深烙在我的脑海。最后你转身上车,行李很多很重,我想知道里面有没有装着属于我们两的东西,我知道我送你的娃娃你一定会带在身边的,对吗?
从你上车到车子缓缓开走,你都没有回头,你是否注视后视镜里渐渐缩小的我?是否看到我蹲下,把头伸进手臂里却迟迟不肯离开。我抬起头,眼前一片朦胧,一滴豆大的泪珠滑过我的脸庞,毫无知觉,流到了嘴唇上,我用舌头舔了舔,甜的。
早收到你的来信,回了信却不知道寄往何方,你没写地址。是故意的吗?你寄来的照片依然是充满阳光的世界,甜甜的笑,深深的酒窝,你知道吗?这样甜美的笑容竟会深深的烙伤,再也没有办法缝合。
留住这一段记忆,留住永恒的友谊。就形如玻璃坠地落成一地的碎片,却幻化出一片明媚。
时间的步伐越来越快了,奶奶的步伐却越来越慢了。她的银发越来越多,身体也每况越下。时间不会停留,而脚步却常常驻足。
几年前,母亲在镇上寻了一个活,为了方便,便租了一间房子,弟弟年幼便跟着母亲生活,而在镇上读书的我也经常住在哪里。从此,乡下的房子里就只有奶奶独自一人住着。
为了不让奶奶孤单,母亲在每个周末便送我回家陪伴奶奶。开始,我并不情愿,因为奶奶不爱说话,老房子里总感觉很冷清,可是迫于母亲的“淫威”,我只好乖乖回家。
回到乡下没有母亲的管束,我很自由,做什么事也由着自己的性子来。而奶奶总是很激动,总是急忙把她早就为我买好的糖果拿到我的面前让我尽情地吃。这时候我的心中总是甜甜的。
然而周末的时间并不长,星期天吃过午饭后,我就要离开,回到学校。奶奶这时总在我身边不舍地说道:“再多待会吧,时间还来得及”。可是学校总有那么多的事,我只好匆匆告别奶奶。
每当我背着书包离开时,奶奶总是跟在我的身后,说要送送我。走出村头后,每每回头张望,我总能看见奶奶站在村头的老树下。老树饱经沧桑,奶奶也历经岁月。他们苍老蹒跚的身影在风中那样清晰,清晰到我能看见奶奶苍老浑浊的双眼中闪烁着不舍的泪花。
转过山头,就看不见彼此了,我背着包默默往前走,心头思绪万千,奶奶是否还驻足在老树下,模糊的双眼是否还在张望,心中的不舍是否还在荡漾。
自从爷爷去世后,奶奶便独自生活了近十年,十年的岁月使她习惯了孤独,可也最害怕孤独,爷爷不在身边,她最想的不过是子女的关怀,然而我做的并不好。
奶奶的爱像春日的阳光,温暖着我的心房。她给予我的是传统式的爱,朴实而细腻,我永远铭记在心。
一开始并不情愿回老家的我,现在总是期盼着周末,期盼着回到老家,回到奶奶的身旁,听她的叮咛唠叨,乖巧的陪在她的身旁。
在我的记忆中,冬日的早晨是橙色的。
天未亮,便睁开朦胧的睡眼,去迎接一天新的开始。妈妈用自行车送我的车站,天天如此。
街上,行人、车辆稀稀疏疏,只有两排路灯孤傲的站在两旁。天空中还隐隐有些许星星的模样,点缀着墨色的天空。
风在空中寂寞的怒吼,与这般景象实在格格不入。能感到,妈妈汽车的速度慢了下来,还能听到微微的吱钮声。妈妈挺了挺本来就很直的背,好像要为我遮挡一切的寒冷。她让我把手放在她的口袋里,并冰凉的手放入那也有不多温暖的口袋中,竟产生了魔法,觉得有丝丝缕缕的温暖从之间缝隙中流入,散到身体的每个角落。
忍不住把头侧靠在妈妈背后,那软软的羽绒和洗衣粉的干净味道竟让我有些迷恋,忍不住想要多靠一会,感受着舒适的感觉,同时还伴随着均匀的起伏,那种来自母亲的鼓点。只顾享受在这寒风中的滴滴温暖,哪里想到,妈妈再受着冷风与劳累的夹击。
到了车站,妈妈用手轻轻为我整理衣服,她的面庞,在橙色灯光的氤氲下,显得更加可亲。一边为我整理帽子,还一边不停的窗体这对我的殷殷嘱托。温暖再一次滋润心田。
车来了,快步走上前,回头与她说过再见。透过拥挤的人群,一眼就看到了她。看到我,他的眼眸中分明的划过一道亮光。随之,嘴角上扬,划过一道好看的弧度。
车子缓缓启动,那个身影离着越来越远,越来越模糊,直至消失不见···
天渐渐亮了,一抹金色洒到天边,帮随着的,那散发着橙色灯光的路灯,也悄无声息的熄灭,将那温暖埋藏芯底,等待着黑夜的再次降临。
我的心却没有因为太阳的出现而升高温度
因为我知道,在我的身边,总有一轮太阳,无论白天、黑夜,都会将那暖暖的光满无私的传递给我。
我也会把这温暖珍藏在心底,因为我知道,有了她,即使是在寒冷的冬天,我也会感到温暖,如春。
三生有幸,我能徜徉在这水木清华里。
踏进清华大学校门的那一刻,他给我的唯一印象就是—书香门第。无能世界多么喧嚣,刚进校门,里面所饱含的浓墨气息便会扑面而来,直压得你喘不过气来。慢步行走在校内,这仿佛是由学子们精心栽培的百花园。阳光从茂密的树枝中笨拙的探出头来,挥洒到一切它能及的地方,却是那么温柔,仿佛是经过了这儿树木的精心调教,使我们在这炎炎夏日也觉得十分清爽。文人就应该配这样的绿林,这样的阳光,这样的令人思古的气息。开始闪现出一栋栋的教学楼,意外的很古朴,不是想象的那般富丽堂皇,但又觉得他们就应该是这个样子,令人陶醉的样子,每栋楼都有自己独特的名字,每栋楼都有自己独特的记忆。每一砖,每一瓦,都是用浓墨铸成的。这儿真的很大,行走其中,却又不觉得大,这儿仅能承载清文化气。走着走着,人渐渐多了起来,一片片草地上,立着一位位正在军训的清华学子,烈日炎炎下,前面所说的一切似乎都不属于他们,但他们的眼里都洋溢着幸福与微笑。“稍息!立正!跑步——走!”一声略带青涩的声音,我听到了我所有的与我所没有的。突然才发现,这时的我就像一只从满是鲜花的山波上滚落的小熊,眼里满是向往与期待。
在这水木清华中徜徉了很久,却还不觉得累,仿佛有一种精神在推着我前行,我似乎在等待什么,一个拐角,我终是遇见了她。“清华门”三个大字每一笔都承载着文化与历史,他洒脱如文化,拘束如历史。这由各种好看的材料凝聚成的文化,深深感动着我的心。呆住了良久,她芳华下的古朴,是水木清华中最灿烂的明珠,也是清华中最普通的一个构成,现在,记不清的,只是它的容貌。
只是一瞥,便已满足。返回的路还是那么长,像一座盘旋的迷宫,使我在北京的众多景点中独自迷失在此。
当然,期待我的下一次是背著书包行走在自己的水木年华里。
对你的思念,是我珍藏的记忆。
珍藏在心中的记忆犹如一架彩虹,颜色不同,回忆的味道也尽不相同。
师生之间的甘甜在于不同的面庞洋溢着同样的笑脸,心与心的碰撞和磨檫造成着彼此的误解却又缩短着彼此的距离。当发现这段情已成为友谊时,心中似乎对情感多了一种理解。忆起这赤色师生情,心里总会笑的好美,甜的好醉。
同桌酸酸的味道是为三八线靠左靠右而争执不休,直到面红耳赤请同学拿着尺子一遍遍测量再悄悄改动位置的回忆。更是偷偷寻找彼此的蛛丝马迹再去报告老师的自认为“高明”的手段。回想着橙色的同桌景,怎会无一丝丝的酸味儿?
课堂之搞笑即为老师进教师的前几分钟那难得的喧闹。无线电广播的吆喝和课间未开完的讨论仍在继续。更有甚者,竟故意将笔仍之门外再冒险捡回以展示其超凡的胆量和受到钦佩目光的快感。却不只曾几何时老师已板着面孔站在窗外。之后必是千篇一律的之乎者矣。再后来就是三角形面积的求法。问题答不上来者,则可享有与老师同样优先之待遇――有椅子不能坐,苦矣。
总是抱怨春天姗姗来迟而当万物复苏之际却只顾玩弄柳枝花朵。以至于夏天才会想起“春”游。真正出游的的乐趣却完全变了味道。汗水流尽口中,似乎有阵阵咸味儿。于是乎心中暗下决心,明年春天一定按时出游,可却忘了这决心早已按下过n次了。
喜欢托腮望着不知多大的天空,总会梦到自己有天使般的神力。当云飘过头顶,似乎看到小悟腾云飞行。看见阿姐成熟的面孔,盼者自己快点儿长高就可以摘到门前的红枣。美酒般香醇的幻想曲,我仍在继续。
痴迷于电视剧中永恒的友谊,总在普通朋友中寻找其踪迹。常常随随便便告诉别人“你是我的知心朋友”,却似乎从未向他倾吐任何心声。仅仅形式的友情,当时纯纯的心灵固执地认为那时很牢固的情谊。哎,蠢蠢的同学情。
偶尔与同学在大街上相遇,去不知如何开口说一句:“真巧”,总是与其尴尬地檫肩而过才会想起说句“hello”或许挺容易。不好意思开口竟成了最大的难题。以至于再见面竟会故意躲避。吾独忆起,涩涩的路遇。
彩虹般的记忆,我会将她珍藏于心底。再忆起时,或许更会别有一番情趣。
又是到了寒风刺骨的天气,不知那个青年是否在那儿!去年的那一天,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或是说那个青年已经深深地印在我心中以致这个记忆珍藏至今。
那天冷飕飕的,当时我心情失落,漫无目的走在街上,寒风无情地吹打着街道上每一个行人,心中不觉升起淡淡寒意。大约走了十分钟后我看见一位双臂皆失的青年男子。
他面貌不清,一窝乱篷篷的头发,身边放着个碗,表情哀伤地望着街道上的人们。
这时他开口了:"各位叔叔阿姨,兄弟姐妹们,"他的脚指这下面一片字"这是我花了大量时间和精力练出来的字……"我本无兴趣,可路过时却听到他说用脚写字,不禁挤进去朝下望望。哇!这么漂亮的楷体字,不会吧?就算他能写,可他用脚怎么能写出这么漂亮的字?如我所想,周围的人也纷纷议论起来,这时不知谁家的小孩说了声:"你再写个试试!"旁人也开始掺和起来。这时,青年有些犹豫了,思考片刻后他还是用脚夹着粉笔一笔一画地写了起来……
我心想:这些字肯定不是他写的,他也只不过是想讨个生活、混口饭吃而已,真可怜呀!还是给他一块钱吧!当我回过神来,一个完完美美,大大方方而又苍劲有力的粉笔楷体字呈现在我眼前。当时我惊呆了,我记起了刚才心中的想法,不禁脸上泛红起来。周围响起了热烈的掌声,等到围观的人都散了以后,我放了一块钱在所有的钞票上面。接着我红着脸给他讲了刚才心中所想,谁知他恍然一笑"哈哈,小弟弟,虽然哥哥失去了双臂,但对练字的热情依然不减,记住一句话——事在人为!只要你努力了,先天的残缺也会被后天的勤奋所弥补,做任何事情都要坚持不懈,更不要因为挫折而自暴自弃,这就是做人的原则。"说完,他站了起来挺着伟岸的身躯笔直而去。
是的,这句话伴我至今,同样是你给了我前进的动力,以致于我斩断所有阻挡我前进的荆棘,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我会用你,用这句话,用这珍藏的记忆来解决困难,直至人生目标!
看着这美丽的书包,我的回忆如同泪水一起涌了出来。
小时候,因为家里穷,差点就上不了学,学费还是妈妈走家串户借来的。在妈妈的帮助下,上学的事才算有了着落,可是,随之而来的是书包的问题,就连学费都是借来的,哪里还有钱买书包?一家人坐下商量了许多……,一旁沉默不语的爷爷突然说话:“不行的话,就拿我的蓝外套剪裁给你做书包”,不行,那是你唯一一件完好的衣服”。奶奶忙说“那你说怎么办?”爷爷焦急地说。“那里还有一点往日省下的布,不然就用那些吧!”一旁的妈妈说着。“好,我那里也有一点”。看来呀,我的小孙子可以读书了,就这样,我的“花书包”在家人帮助下“产生”出来了。
背着“花书包”高兴地向学校奔去,随之而来的却是一股股酸味,因为别人的书包都是新的且有模有样,心里于是产生了撕烂书包的念头,一会儿,“花书包”在我的“侵害”下变得惨不忍睹。
回到家中,奶奶问我怎么了,我哭了,低着头,不敢抬头,生怕奶奶会看穿我的“阴谋”。“你抬起头来,告诉奶奶发生了什么事?”奶奶和蔼地说。“我的书包坏了。”“是谁弄坏的”?在屋内听见说话的爷爷大声说道,他大步走来,板青着脸,两眼发红。“你干什么,吓着孩子了,你告诉奶奶是怎么一回事”?我知道,这事到了这地步,再也瞒不住他们了,我就把事情的缘由告诉了奶奶,爷爷听了火冒三丈,奶奶说:“你不要告诉你妈,要是让她知道,她不打你才怪,奶奶来帮你重新做了一个”。奶奶虽然这样说,从她眼里可以看得出,她非常伤心。
晚上,我睡了,奶奶屋里的灯却还依然亮着。
第二天早晨,我起来看见床头放着一个装有新书的书包,是蓝色的,是爷爷的蓝背心……。
想到这儿,我的眼眶又湿润了,看着墙上的书包,抹去脸上的泪,我发誓要发奋读书,不让奶奶再伤心一次。
时光匆匆,物是人非,如今的我也早不是当年幼稚的我了。虽然一切都在变,但唯独记忆不会变。
在我的记忆中,很多发生过的事都犹如刚刚发生,其中记得最清晰的那件事,记载了我的成长。
那年暑假,在大多数人被作业压得喘不过气的时候,我与几位朋友决定挑战自我。我们计划沿黄河岸边骑行到泰安,并登上泰山之巅,没有家长,没有老师,没有呵护,没有依赖,有的只是我们青春的肩膀和登上泰山之巅的希冀。几辆自行车,几个热血少年,踏上了追寻梦想的道路。
我们在凌晨出发,途经黄河。走在路上,左边是汹涌的黄河,右边是没有开发的土坡。想要踏上这条路,先要克服懦弱。我在一开始就想放弃,一位年龄较大的学长对我说:“走上这条路就无法回头,要勇敢的向前冲。”对,不能放弃。我们坚持了一天后,骑到了济南,我们为自己的速度所震惊。在激动和狂喜过后,我们迎来了第一个挑战——没有他人的帮助,我们要自己定宾馆,自己去吃饭。在一番支支吾吾的解释后,宾馆老板不仅表扬了我们,而且热情的帮我们挑到了合适的房间,我觉得自己更有了自信心。
第二天,我们启程骑行去泰安。泰安全是山路,一路上大坡小坡不断,一个接一个的山坡起起伏伏,让我们劳累不堪。当遇到一个8公里的上坡时,我们乱了手脚,有人说租车上去,有人说推上去,但最终我们选择了骑上去,因为我们想挑战自己。前九公里感觉还好,后几公里的骑行简直生不如死,双腿如灌了铅一样,无法移动,前进全靠意志支撑。我的喉头如充血一样干燥难忍,说话的力气完全没有了。我们以极慢的速度一米一米挪了上去,终于挪到了终点。我们几个没有一个人能说出话,都倒在地上大口喝水,这种痛苦与自豪夹杂的感觉我永远不会忘记。之后,我们又顺利到达了泰安,登上了泰山之巅,有了“登泰山而小天下”的豪迈。
这次经历,我将永不忘记,因为它磨练了我的意志,让我学到了许多,成长了许多。
后来,与我共同骑行的骑友问我:“你还记得那次骑行吗?”我说:“怎么会忘记。”那次骑行让我成长,早已成为我成长中最有价值的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