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早上,我去看我的小绿豆在水里浸得怎么样了。我走到放小绿豆的脸盆的旁边,真是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只见小绿豆的皮裂开了,好奇怪呀!后来听了妈妈的话,我才恍然大悟。原来,水把豆子里的肉给胀大了,才把皮给胀裂了。等到放学后,我就出去拿了些土,把它种了进去。
过了几天,我再过去一看,小绿豆居然发芽了。我浇了一点水,过阵子再来看看。小绿豆发芽长大了,长高了,也有一对小绿叶了,我的心里乐开了花。我又少少地给了它一点水,土软软的松松的,好像刚刚让蚯蚓松土过了一样。小芽在土里高兴地生长,有时它们随风舞动,有时在晒日光浴,有时……
小芽慢慢长大了,成了一根又一根的小壮芽,我的心里面美滋滋的。不过后来我疏忽了对它的照顾,我一边好几天都没有给它浇水,也不去看它。结果没有过几天,它们就枯了。
虽然现在绿豆芽不在了,但我还是很高兴,因为从中我知道了绿豆的秘密。原来在生活中,科学就在身边,只要你发现,就能尝到发现的喜悦与快乐!
吃着饭时,我和妈妈聊天,一分心,饭粒从碗里掉出来了,有几粒甚至还掉到了地上,我马上拿来纸巾要把地上的饭粒捡干净,正当我准备把饭粒捡起来时,一个“小黑点”引起了我的注意。
所谓的“小黑点”,不过是一只小蚂蚁罢了。这只蚂蚁是黑色的,头上有两只又细又长的触角,脚很短,但看起来似乎很精致。只见它走到饭粒前嗅了一嗅,再绕着饭粒转了一圈。转完了,蚂蚁停了下来,它对着硕大的饭粒,似乎在想:“这么大个饭粒,我怎么搬回家呀?岂不是鸡蛋碰石头——不自量力,我要找朋友帮忙。”
不一会儿,我就发现蚂蚁把朋友带来了。几只小蚂蚁齐心协力地搬,终于勉强地把饭粒搬起来了。我还发现,蚂蚁们搬得非常吃力,比做苦力的人辛苦多了。虽然辛苦,但是经过蚂蚁们不断的努力,饭粒终还是被它们搬到家了。
通过这次观察,我发现了一个道理:大家做事情一定要团结一致,众志成城,才能克服重重的困难,达到光辉的顶点。
以前,那阳光照在我的身上,暖洋洋的,不过现在,风变得很冷啊!
衣服穿的也越来越多了,一跑步就很热,可是把外套脱掉又会感冒。我到底该怎么办才好呢?
记得有一次,我们刚刚上完英语课,我们教室里有开空调,所以不会冷。但我想出去上洗手间的时候,突然,一阵风“呼呼”的吹到我的脸上。我站着都开始发冷了。
还有一次,活动课也刚刚才上完,我跟别人打完羽毛球,满身都是臭汗,可是,一阵风迅速的吹到,我后背的地方,我突然感觉,后面好冷,然后我就快步的跑到教室里了。
不过,每次在学校,吃完早饭,我都感觉很热,所以把外套脱掉。
因为我是劳动委员所以要把教室打扫一下。扫完,拖完就可以上位子读书了,结果没过多久,风又要往我这里过来了。
我只听“呼呼”的风声,我就很快的把外套给穿上了。不然我会感冒的.!
寒风的天气快过去吧!暖洋洋的天气快来到我们身边吧!我不要再这样了,我喜欢的是,照在我们身上,可以活力十足的春风。
但是在这一个个妙趣横生疑问中,使我难忘要数我发现了木炭秘密。
记得那是暑假一天,我爷爷带我到乡下要体验生活,让我亲眼去看看农民们种粮食辛苦。到了傍晚,我们大汗淋漓地回到家,我篇
我发现了“变色龙”——龙虾“嗯,香,真香,太香了!”我一放学,就闻到了厨房的菜香味。“大厨师在做什么美味佳肴呢?”我故意拖长音调。“做你喜欢的大龙虾!”爸爸随即答道爸爸话音刚着地,我就一蹦三尺高:“太好了!龙虾在哪儿?”“在洗菜盆里。”我扭头望去,呵!几只青绿色的龙虾甩着它那长长的胡须,可神奇了!活像一个个打了胜仗的士兵。
我走出厨房,耐心地等了一小会儿。“龙虾驾到!”随着爸爸喊叫声,我看到盘中那几只诱人的红色龙虾,真是“口水直流三千尺”呀!咦?“龙虾怎么变成红色的啦?爸爸你变了什么戏法?”我纳闷的问,爸爸挠了挠头皮说:“这个还是留给你自己去查吧!”
我带着疑问吃完龙虾,就迫不及待地跳进书堆里。终于,我在《十万个为什么》里找出答案:原来,虾·螃蟹等甲壳类动物的真皮里含有虾青素。在活虾中,这种虾青素与蛋白质结合在一起,如果将其放在水中加热,原来的色素细胞受到破坏而分解,所以只有红色素存在,虾就变成红色的啦。我恍然大悟明白了“变色龙”变色的原因。同时也明白了“只要做个有心人,生活处处皆学问”这句话的含义。
我发现了我们班的熊老师每天很早去教书,很晚才回去。原来熊老师来得早的原因是因为想看看教室怎么样,如果教室很脏乱,她就开工了。她会先把教室扫得干干净净后,就开始摆桌子。把教室整理得一尘不染,她就是看到这一切,满意地笑了起来。
我发现了熊老师为什么这么晚才回去。因为同学们走后,安静得多了。于是趁着很安静,她就开始安心地改作业了。我们的熊老师真会用时间。她可真辛苦!
我发现了,我们班为什么这么优秀,也是因为熊老师的功劳。是谁把我们教得知书达理?当然是我们的熊老师了。是谁把我们的坏习惯都教成了好习惯?当然也是我们的熊老师了。我真想对熊老师说:“谢谢您,您辛苦了!”
我发现了,我们班为什么会得到这么多荣誉和奖状?这也是因为熊老师的付出了。她把一年级不懂事的我们教成了聪明、伶俐的学生。我们班多次比赛拿了篇
我喜欢蚂蚁,不仅喜欢它们勤劳朴实的性格,更敬佩它们在危难时互相帮助、奋勇直前的精神。记得有一次,几只蚂蚁在墙壁上匆匆地爬着。我一时性起,忙拿着茶杯倒水,向蚂蚁泼去,它们受了惊,四处逃跑。我再用水去淹它们,它们个个被大小不一的水珠包着。
顽强的小蚂蚁虽然被困在水中,可是它们仍不放弃逃跑的机会。它们张开比针还细的小腿,拼命往干的地方爬,可是已经晚了,豆大的水珠如胶水似的粘住了它们,使它们寸步难行。就在这节骨眼上,只见它们围成一团,手拉手,奋勇搏斗,终于冲出包围圈,疲惫不堪,背靠背地躺在一起,互相激励着。不一会儿,长队又排起来了。
它们的队伍往老鼠吃剩的蛋糕屑的方向走去,接着,蚕豆大的蛋糕屑不见了,我把蛋糕屑转移到另一个地方,蚂蚁们也不甘示弱,它们马上找到了食物。这时,有一群蚂蚁过来了,蛋糕屑马上从我眼前消失了。
我望着这群蚂蚁,感叹着,确实米粒大的蚂蚁有时候比某些人更坚强。
记得去年夏天,我到外婆家去度暑假。走在路上,一切都是绿色的,就像铺上了一层碧绿色的地毯,空气格外新鲜,不觉让人心旷神怡。我来到了外婆家旁的一片草地上,和姐姐正玩耍,我无意中发现那儿的一片菜叶上有一个大洞,于是我赶紧拿了一根小棒,把菜叶一翻,吓了我一大跳!只见一只蚜虫正在津津有味地啃着菜叶,我正想把它一脚踹到西天去,省得它来惹祸。正当我想下手时,突然一群蚂蚁“从天而降”。只见它们连拖带扛,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把这条蚜虫转移到了“安全地带”。我百思不得其解:为什么蚂蚁要救蚜虫呢?我疑惑不解地问妈妈,妈妈笑着对我说:“因为蚜虫经常排出一种叫蜜素的液体,蚂蚁非常喜欢吃,所以蚂蚁要救蚜虫呀!”我听了才恍然大悟。
生活中处处有知识,只要我们善于观察,勤于思考,就不断会有新的发现。
你们肯定觉得橙子有什么好观察的,还不如把它给吃了算了,确实,我不否认,观察橙子还不如把它给吃了,不过,你们可别小瞧它哩,这小东西身上也隐藏着许多秘密呢!
橙子的外皮是橙色的,外皮上有许多小点,也有许多小洞洞,底下有一点点黑黑的小洞,小洞旁边有些凸起来,上面有个像花瓣的东西,中间有个像一根小柱子的东西,旁边有些往里面突进去。皮里面是黄色的,带点白色,有一点点软,非常平整。再往里面就是肉了,肉上面有些黄色与白色相交的线条,有些橙色,味道甜甜的,带一点酸味,很好吃。肉的形状有点像雨点,里面会爆出很多水分,可以给我们解渴。当橙子干了的话,肉就会变硬,水分减少了许多,皮弄下来有点像撕纸的感觉。
这就是我的发现。
开始了,我先把纸撕成一块块小纸片,然后用尺在头发上摩擦,再放在小纸片上。居然没有吸起来。有人说;“大家看,我们的想法是对的,她是吹牛皮的。”我像热锅上的蚂蚁—团团转。忽然小纸片竟然吸起来了。我手舞足蹈地说:“成功了,成功了,你们也来试试吧。”结果一个个都成功了。他们说:“孙阳对不起,我们误会你了,请你原谅我们好吗?”我笑着说:“没事的。”
其实,在生活中有许多奥秘,比如恐龙是怎么消失的,台台风是怎么形成的等等还有很多都等着我们去观察。有句名言说得好“一切推理都必须从观察与实验中得来”所以说知识的宝箱要用观察与智慧这两把钥匙去打开,这样世界就会更加美好。我做到了,那你呢?赶快行动起来吧。
有一天,我在看小猫咪吃饭的时候,我发现它非常的聪明,我特地的把骨头放在米饭的下面,它发现骨头不见了,赶紧用它的爪子来寻找,像在挖宝似的,后它终于把它心爱的骨头挖了出来,便赶紧吃了,可能是害怕我在戏弄它吧!
我还发现了一个小秘密,那就是它在撒尿的时候,它撒完之后会把沙子盖到上面,非常的乖巧。它撒尿的时候会发出声音,就像是小孩子刚刚学会说话的时候样子,真的非常可爱。
它还有后一个秘密就是尽职。众所周知的猫的天敌就是老鼠。每当它发现了老鼠的踪迹它会日夜守着在老鼠出没地带,它曾经试过三天三夜没有吃过一粒米饭,后抓到了老鼠。你说它是有多么的尽职啊!
你们看,说他聪明呢,说的也是呢。说他尽职吧,一定是的啊!这就是我可爱的小猫咪!
有一天,我正在吃饭,突然发现地上有一只蚂蚁。我心想:“蚂蚁不总是要搬些食物回去吗?那我就丢些米饭到地上吧!”然后,我就丢了一些米饭放到了地上,有一粒米饭准确无误地压到了小蚂蚁身上,这可把我给吓了一跳,觉得小蚂蚁肯定经不住这“米饭压顶”了。这是,奇迹发生了,米饭居然动了起来,慢慢的“走”到远处去了。我继续吃饭,结果没过多久,地上又爬来了一群“黑色大军”,把我刚才丢下去的米饭都全部慢慢搬走了。
我一直疑惑不解,于是我去从我的“书海”里面找答案。后我找到了《十万个为什么》这本书。原来蚂蚁腿部的肌肉是一台高效的“燃料”,是一种结构复杂的化学物质。蚂蚁腿运动时,肌肉产生一种水酸性物质,能引起这种“燃料”急剧变化,肌肉便迅速收缩,产生巨大的动力,能将比自己种十几倍的东西举起来。
通过这次不经意的发现,我明白了蚂蚁为什么能够将比自己重几十倍的东西搬回家的奥秘。虽然只是个小小的发现,但我明白了:许多平凡的事情其实都有许多的奥秘等着我们去探索去发现。
记得在我七岁那年的一天,爸爸不知从哪里弄来了个大大的鱼缸,放在家里的角落处闲置着。于是篇
周日下午,我做完了作业,一个人闲在家里没事干,便在院里转悠,想在一些平凡琐事中寻找乐趣。我家院子里种着许多植物,常常引来各种小昆虫,我经常会促一些来进行研究。忽然,我发现在一片绿叶上,一个白点正向叶头慢慢移动。出于好奇,我拿出放大镜观察起来。原来是一只蚜虫,它慢慢爬到叶子中央,贪婪地吮吸着叶汁。这时一只小蚂蚁向蚜虫走来,我想:难道小蚂蚁想吃蚜虫吗?只见那只蚂蚁走到蚜虫背后,拍拍蚜虫,蚜虫排出一个水珠似东西,蚂蚁便大口大口地吃了起来。一会儿,又有几只蚂蚁爬了过来,它们拍拍蚜虫,蚜虫又乖乖地排出一些水珠似东西,蚂蚁又争着吃了起来,一下子消灭了“干净”。
正当这时,一只七星瓢虫飞了过来,落在了叶子上。蚂蚁们互相碰动触须,像似在商量计策。不会儿蚂蚁便向七星瓢虫发起了攻击,不时地在它身上乱咬。七星瓢虫被咬得遍体鳞伤。只好扑扑翅膀,望了望已到嘴边猎物,无可奈何地飞走了。咦?蚂蚁为什么要吃蚜虫排出“水珠”呢?蚂蚁又为什么要帮蚜虫驱赶七星瓢虫呢?
我带着这些令人百思不得其解问题,翻阅了有关资料才明白,原来蚜虫排出是蚜蜜,蚜蜜很甜,蚂蚁十分爱吃,蚜虫又恰好是七星瓢虫天敌,蚂蚁为了保住蜜源,所以帮助蚜虫赶走了七星瓢虫。
啊!这个下午真让人难忘,通过仔细观察和思考,这个秘密终于被我揭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