叮叮当当,放学铃终于响了,我收拾书包,像只蚂蚱飞一般的蹦出教室。天乌蒙蒙的,狂风呼啸,其中还夹杂着隐隐约约的雷声。
嗒!,一滴雨水砸在我的鼻尖,意识到不妙,脚步也不由自主地加快了。起初雨只是落了一滴两滴三滴,过了一会儿,雨大得像是九天银河泛滥了一般,从天边狂泻而下,又如同万箭齐发,狠狠地撞击在地面上。
我用手抹开挡住眼睛的水珠,浑身湿哒哒的,挥挥手臂就下了场小雨。跟随着我迅捷的脚步,风雨也冲进了病房,来到了一张病床旁。雪白的被褥,暗黄的床垫。病床上躺着一位慈祥的老太太喘息着,床单下露出的手臂上,无数大小不一的疤痕如万朵梅花开,狰狞吓人。她就是我病重的外祖母。几滴眼泪在我的眼眶里打转,却又流不下来。我不经意,这次相逢意味着什么?
此时的我临近期末考试,父母暗示了我很多次,不要影响考试的心态。外祖母看透了我的心思,浮肿的脸上挤出一丝微笑,断断续续:小添咳!你已经是个大男子汉了,不要因为我而影响咳!你的学习。说完,她本想抬起那干瘦得如枯树枝般的手臂来抚摸我的头,但无力,只好作罢。
我腹中如火,回忆起小时候外祖母带我去她家旁边的油菜花田里捉蝴蝶,欢快的笑声在田野里回荡着。蜂儿和蝶儿迷醉在芬芳的花香中,我也飘在花丛中,享受着外祖母的疼爱。夜晚,外祖母会带我在屋前看星星,拖着民歌般的长调,讲一大串故事,伴我进入梦乡。面对外祖母的老去,我总是暗暗的期待她还是那么年轻,那么有活力。但每一次放假我回到她身边,我就失望一次,因为她就老去一次。
窗外的风雨拍打在窗户上,噼噼啪啪,像是连串的小鞭炮,鞭炮之外,再无响声。外祖母的笑容使我的嗓子沙哑了、喉咙梗咽着,我多么希望她还那么健康,那么快乐。
然而,在考试结束后的第二天,外祖母离开了这个世界。那一天,我没有哭,我只是一个人跑到那片萧瑟的田野上,一个人怀着一种期待,不停地走着。我闭上眼,期待这一切只是一场噩梦,睁开眼醒来就好了。一切事与愿违。
仁慈的地母呵,期待她的魂灵在您的怀里永远的安息着。
一直觉得那首《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很美。“世界上最远的距离,是鱼与飞鸟的距离,一个在天,一个却深潜海底”。也曾经质疑,倘若没有期待,便也不会失望,不会难过,但我总是相信,总有一种期待,能让我看到最美的那种风景。
总有一种期待,让我仿佛看到了那朵沙漠绽放的花儿。
曾经去图书馆借到一本三毛的文集,便被她和她的故事深深吸引,一直以来,我所了解的沙漠都是恐怖的,而从三毛那里,我看到了另一种美丽,她期待着到广阔的天地去遨游,而不是在一个城市里朝九晚五的生活,我一直在想,是什么力量支持着她一直生活在沙漠,甚至是在荷西去世后,是对要情的渴望还是对自由的期待,或许都是,又或许她本就是一朵迎风盛开的沙漠之花。
总有一种期待,让我仿佛看到了那束从黑暗中射来的光芒。
一次偶然的机会,让我看到了《春天责备》,让我看到了一个盲人的世界。他叫周云蓬,是一位候鸟歌手,夏天在北方,冬天在南方,春秋到海边。他弹琴,写歌,云游四方,他称自己为夜行者。他说:“能看见什么,不能看见什么,那是我们的宿命,我热爱自己的命运”。他的世界一片漆黑,他却很少为此而烦恼,因为在他心里,音乐和写作,足以撑起夜晚的天空,使他看到永恒的光明。
总有一种期待,让我仿佛看到了爱在也世间行走的轨迹。
那是一本外国小说,讲述一个男孩努力把爱传下去的故事,一个变通的男孩,为了完成老师的作业,而制订了一个伟大的计划,把爱传下去,正是由于他的坚持,最终达成了他的梦想,几乎所有的美国人都开始尽自己所能地帮助别人,爱从此传了下去。
一种期待,一种努力,一种风景。总有一种期待,让我看到另一片天。
还记得一个故事,我仍然记得那个故事里的美丽女人,她曾经是一个很努力的女孩,她边工作边读书,她想考上那所名牌大学,她想成为一名一流的服装设计师,她对自己的未来充满期待。但是一天,她得到了一张不经意而获的信用卡,然后她去买东西,想看看这个卡里有没有钱。于是她去了一家国际品牌店,她看中了一双漂亮的高跟鞋,价格上千,还是韩国进口的,杏羊皮,内衬貂绒。她很喜欢,于是把那张信用卡给了销售员。那里面有钱!她很兴奋,她不再去想原来的理想,然后她那些日子里,就是疯狂购物。但是那张信用卡还是没有刷爆。但是她没有想到的是,还不到一年,她竟然从十六七岁的姑娘一下子成了40多岁的中年妇女了!她想不通,她向上帝祈祷:“这是为什么?!这是为什么?!”很神奇的是上帝竟然出现在她面前,并且告诉她,那张她所得到的信用卡是一张“青春消费卡”,也就是说,你每疯狂购物用钱一次,你的青春就消耗掉一次。她后悔了,请求上帝还给她青春。上帝很抱歉地告诉她,这个卡本来不属于她,她却随意挥霍,不珍惜她自己的今天,却把自己的“今天”都消耗在“青春消费卡”上,所以这是她应得的惩罚。这个故事就是告诉我们不要把青春和期待消耗在金钱这些物欲上,要珍惜自己的今天和理想。
成长是每个人必须经过的人生路程。年少的我对成长总有一种期待,我期待我快快长大,我想早点享受一下成长的快乐,体验一下成长的生活。但是我不会学故事中的女孩,把自己的成长挥霍在疯狂购物上,这样的期待无异于“玩物丧志”,丧失了自己的理想和信念,沉沦于物质的享受,这哪是我们“90后”应该具有的人生价值。
要做就做对社会要所贡献的人,而不是只知道消费的“购物狂”。我会珍惜这美好时光,因为时间在一分一秒离开着我们,你想挽留也是不会给你面子的。
我期待成长,我还想换一换新的环境,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我想快点中学毕业,想体验一下大学的生活。虽然,中学生活有点单调甚至有点辛苦,但是一想到我能到一个新的环境开始一个全新的自我,我就特别的快乐。我想只要努力了,拼点劲,考上一个理想一点的大学也是可以实现的,这样即使现在苦了累了,以后也不会后悔留下遗憾,你说,我说得有道理吧。并且,读个理想点的大学,以后找工作也好找点。如果你现在放松,只顾着玩,那么你以后的生活就会苦一点累一点,所以说,我宁愿现在努力,也不愿意将来在悔恨中受苦受累。因此,现在,我得珍惜,这是我人生中的转折。
毕业了的师哥师姐们告诫我:“高中是不能轻易放松的,一旦你一放松,你就会被扯下来好远,想要赶上去,就需要付出更多的汗水和心血,所以最好的办法是今天的事一定要今天做好。不要期待把今天的事放到明天去做,以为明天会做得更好。”
他们的话,我觉得对我既是一种告诫,也是一种关怀和期待,他们不希望我去走一些弯路,他们把自己最好的心得传授给我这个小师妹,真的要谢谢他们对我期待,我会努力的,我不会轻易放过今天的好时光,我会努力的,不求最好,但求更好!
期待不是空想,它是一种信念,需要靠我们努力去实现。
——题记
国家期待着富强,民族期待着兴盛,家庭期待着幸福,我期待着成才。无论期待的结果是成功还是失败,这世间总有一种期待。
我听父亲说,过去全村的人都期待着过上富裕的日子,所以人人都辛勤的劳作。只有一个人整日无所事事,可他逢人就说:“我一定能成为百万富翁!”父亲实在听不下去,忍不住问这位“百万富翁”:“你打算如何怎样成百万富翁呢?”那人傲慢地说:“我这么有才的人啊,成百万富翁是早晚的事!”父亲不无嘲讽地问:“难道你在等天上掉馅饼吗?”没想到他却一本正经地答道:“我每天都在这样期待着,我相信我的期待一定能变成现实!”对他的冥顽不化,父亲无奈地摇头。这种人只是空想,他的期待一定要落空。
并不是所有有期待都是空想,小小的期待有时会让人有所成就。
我的哥哥就是个好榜样。他不期待功成名就,只希望做一个能对社会有用的人。他想当一名医生,帮助那些受疾病折磨的人。他刻苦学习,认真钻研,不懈努力,克服了重重困难。求学途中,他被告知有晕血症,面对这样阻碍,他没有退缩,更没有放弃,每天强迫自己看血。他曾多次晕倒,连父母都不忍心,劝他放弃,他坚定地说:“不!”皇天不负有心人,他终于克服了晕血。在此同时,他被一家医院录取了,成为了一名医生。
哥哥的期待不是空想,因为他凭借自己的努力实现自己的梦想。他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小水滴期待汇入江河湖泊,小草期待点缀辽阔大地,石子期待做大厦的基石。我的期待是做一名教师,叫毕生所学全部传授给学生,让他们都能成为栋梁之才。我深知口头的期待是无用的,所以我会努力奋斗!
你在期待,我在期待,我们为实现期待一起努力吧!
“我愿吾儿愚且鲁,无灾无难到公卿”这是苏轼写给他与朝云所生之子的美好祝愿。期待这个孩子能够平安成长,出人头地。
听闻,古时候在苏州,那里的大户人家若是生下了一个儿子就会种下一棵榉树。如果是女儿则会种下一棵樟树。榉树的意味是,希望那个男孩能够高中进士,中举,从此平步青云。而种樟树呢,是因为在中国别的地方总说生儿子是弄璋之喜,苏州人认为女儿和儿子一样珍贵,所以种樟树来表达自己内心的喜悦。
这都是父母对儿女的期待。
我的父母都是浙江大学毕业的,不可否认他们在自己的学生时代是成功者。他们一直盼望着我能重现他们学生时代的辉煌,希望我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但很可惜,我是让他们失望了,我并没有达到他们所站的高度,甚至连对面的那所学校都可能考不进。
自从小学三年级起,我好像就一直生活在父母的期待里。我开始上补习班了,他们希望我能够得奖,以此进入好的中学,终于我有了收获,是一张奥赛二等奖证书拿到的获奖证书。我努力回忆当时,依稀记得应该是我在某次竞赛失利后,连复试的资格都没有后,在我感到绝望,怕进不了好的学校时,获得的这张宝贵的证书。那一次,算是我没有辜负了他们的期望吧。
你们也怕我考不上LQ,带我去参加了小升初的培训班,入学考我63。5分,刚好达到这个培训班的录取分数线。按照进来的成绩来说,我算是垫底的。可是在开始的几场考试中,我也一直失利,或许是水平不够。我很清楚的记得那次的分数49。5分,因为爸爸想看我学得如何,就让老师先把我的卷子给改了出来,我站在老师旁看着我的卷子。前面我好像做得还可以,可改到英语部分,几乎没有一个是对的,全部都是鲜红色的叉,我默默的看了一眼爸爸,这是一个连老师都不忍心写上这个分数,她给我凑了个整,算我50分。我拿着这张得分率只有50%的卷子,跟在爸爸后面走进了电梯,在电梯里碰到了爸爸同学的儿子,他们也让老师提前改了。那个爸爸同学的儿子说自己,只考了87分,考的太差了,与他结伴而行的另一个说自己也没好到哪去,只有92分,我被他们所震惊到了,但,情况好像不太妙,爸爸的同学转头问我的分数,我闭口不语,默默的缩在电梯的角落,以减小自己的存在感,同时祈祷快点到负一楼。在走出电梯与这三位告别时,我有种重见天日的感觉。随后,爸爸带我去喝星巴克,我有些害怕他被刺激到了,会怪我不争气,我丢尽了他的脸。但好像爸爸还是神色平静,没有责怪我的意思,只是让我在努力点,向着那些人追赶就好,尽力而为。做到最好的
自己,他也就知足了。但他希望我能调整自己的作息,多做一些运动,保持健康的身体。那天的那杯抹茶拿铁是我喝过的最好喝的。
总有一种期待,是父母对儿女的期待;总有一些人,是会无条件的爱护你;平安,健康,快乐,幸福,这就是父母对我们的期待!
想起席慕容的一首小诗:“……你微笑的面容极浅极淡,逐渐湮没在日落后的群岚,……含着泪,我一读再读,却不得不承认,青春是一本太仓促的书。”的确,当岁月黯淡了琉璃繁华,泪光中沉淀下浓浓的愁绪,是我们走在青春的红地毯上,享受着它赐予我们的一切,纯洁的快乐或是凄美的堕落……
是啊,人生在世,浮浮沉沉,却承载了太多情非得己,当无悔的奋斗换来命运的戏谑,当冷静的坚持换来黑夜的泪水,我们问:是我们把世界看错了,还是世界欺骗了我们?在灵魂的深秋里,意志曾被现实击溃,如同在荒原上缓缓飘荡的离歌一般,找不到归宿,徘徊在失望与希望之间,无奈地,却必须给过往画上一个句号。
因为,接受了青春的洗礼,明白失去的,没得到的东西都很珍贵,但世间最珍贵的就是把握现在,去珍惜这似水的流年。人生短暂,又何苦还要久久叹惜,总有一种期待值得我们去守候,总有一种信仰值得我们去追求。
因此谁都没有愧对自己的青春,“真实的人生,无论是平凡的还是伟大大的,都因为你曾严肃而认真地活过而显得隽永、深刻,生命的境界也由此变得高远。”所以,平淡,无所谓,只要我们的心里还有激情。低沉,无所谓,只要我们的梦想还未熄灭。总有一种期待值得我去怅想,一阵秋风过,飘零的可以是叶,但绝不是整个春天!
“人生只有走出来的美丽,没有等出来的辉煌。”生活在我们面前设置了形形色色的路,既然走在路上,便意味着跋涉,意味着斗争。既然必然要斗争,但只顾风雨兼程,留给地平线的,就只能是背影。
不在乎到底有多痛苦,因为人生的道路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就是用泪水与汗水铺成的,正如“爬山的人,一路风景一路歌,痛并快乐着,而压力,其实是留给那些望山兴叹的人。”
总有一种期待让我们重振双翅,飞往通向梦想的殿堂。自己加重法码,天平才会偏向你。“向前走吧,鲜花将不断开放”,不用害怕挫伤,“每个人的生命都将会有裂缝,如此才会有光线投射进来。”
让我们一同期待梦想的彼岸,不再为颓靡的堕落黯然神伤,“博大可以稀释忧愁,深调可以覆盖浅调,轻轻擦试迷离的双眸。”怀揣期待,获得重生。
生命的意义不在于生活强加给你的形式,而是在于每一个明媚或黯淡的日子里,你都能活出一个完整而真实的自己。
雏鹰期待着离开暖巢展翅飞翔,搏击长空;太阳期待着突破乌云把自身的光芒向大地抛撒;航船期待着穿越风暴海雾,驶入一个新的起点待航;久旱的禾苗期待甘霖的洗礼。有人期待着出人头地,有人期待着捧一杯香茗独酌于月下。世界万物,芸芸众生,都各自有不同的期待,我也不能例外!
我期待的,非名非利,而是期待时光能够倒流。倒流在四年前的一个寒冬。那个寒冬,带走了我的一切——往日的欢声笑语,父亲,父爱……。那个寒冬,父亲生病住院了,那时我上小学六年级,贪玩是儿时的天性,不知孝敬父母。“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年幼的我犯下涛天大祸,此时想起心中犹如刀割一般。在父亲住院的那一个月里,作为儿子的我没有去医院看望过他,即使医院离家很近。“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如果那时我决心去看望他的话,那么又有谁能拦的住我呢?哪怕不能减轻疾病给他带来的痛楚,但我至少可以每天在他的床头摆一条毛巾为他擦脸,喂他一勺粥,扶他到外面散散步,呼吸呼吸新鲜的空气,陪他走过他人生的最后一段旅途,送他走出人生的一站港口。可我这小小的孝道却未尽完,我真的愧为人子。他走的匆匆,如轻风拂过大地,如白云飘浮碧空,就连那小小的一点印迹——也未为我留下……。记忆中他惟一留给我的是他那一手好字,那是六年级数学课本上他给我写的名字,那封书皮至今完好无损的保存在我的抽屉里,每当我想念他的时候,我就把它捧在手里,目不转睛地看,有时候把它贴在脸上,仿佛父亲粗糙的手罩在自己的脸上抚摸一般,每当我看到那工整苍劲的笔迹时,仿佛看到他那张充满笑容的面庞,仿佛看到了他忙碌的一生,虽忙碌却也精彩充实。微风过后,一滴晶莹剔透的泪珠滑落到我的脚面,真想冲进雨里被雨水洗礼一遍,大喊一声“父亲你回来吧!”
如果有来生,我期待与他相逢;如果有来生,我期待做他的儿子;如果有来生,我期待继续陪他走到人生尽头;如果有来生,我期待……
期待是对未来的希望,心若在,梦就在。
——题记
每个人期待的都不同,期待一个合适的爱人,一份稳定的工作,一种悠然的生活……但这些期待的源头都是一样的,为了幸福而期待。
我亦然也是如此。总有一种期待,我可以透过迷雾看未来;总有一种期待,我可以考上理想的大学;总有一种期待,我可以找到一个懂我的人;总有一种期待,我可以到上海工作最好是买栋大房子……总有一种期待,就在不远的前方,不要抱怨这种期待有多遥不可及。
我期待我能去上海,那个对我来说是梦幻天堂的地方,对有的人来说是没有人情味的地方,对中国来说是最繁华的城市。上海的夜景是中国独一无二的最美的夜景,其他城市是临摹不来的。五颜六色的灯光、高楼大厦、居民建筑、无数条大街小巷把上海构造的完美极致。东方明珠是我永远的期待,在我眼里是那么神秘,它是中国的掌上明珠,也是我心中的明珠。它是我前进的动力,它闪烁的灯光照亮了我人生前进的方向,仿佛我世界里的黑暗都比别人美丽许多。
我期待我能出国。我喜欢国外的建筑风格,我想了解许多国家的民族节日、文化习俗、建筑遗产……我想吃遍所有地方的美食佳肴,想穿不同风格的服装,想旅游全世界,这些都是我所期待的国外生活。
我心中一直有个期待,期待我能找到一个懂我的人。十六岁绵柔细腻的心情在现实逼迫中垂死挣扎,我在惶惶不可终日之中等待幸福的泅渡。我唯一的愿望就是牵着他的手一直走下去,走到尽头再回头看我错在哪里。人生路上总会与许多人擦肩而过,遇见、擦肩、错过,也许只是一瞬间,但已足矣。我期待会有那样的一个人出现,在我快乐时和我一起快乐,在我哭泣时为我擦干眼泪,在我疲惫时给我依靠……我相信总会有一个人在远方等我,我们彼此静默,坐望于光阴两岸,我们为彼此心中的期待努力奋斗,未来,我们将一起行走,演绎人生的悲欢离合。
如果有人问我,这些期待的重量有多重,我可以告诉他,它足矣承载我的生命。现在的我看生活轮回的一天天重复,我徘徊在上学和放学两条永不相交的平行线上,机械茫然的守望着日出日落。不知还要走多少个花开花又落,才能找到我最熟悉的国度。
我站在时间的倒影里,看梦与生活的交织无常。对上海的期待、对国外生活的期待、对懂我的人的期待,都是我对幸福的憧憬。简单“幸福”的两个字却没有人能诠释的非常完美。我期待,是因为有希望,如果因为害怕失望,害怕离我们遥不可及,就不再有所期待,那我们的人生又还有什么存在的意义呢?我的种种期待莫过于是关于我自己的人生。懂得期待幸福、守候亲人、关心爱人、保护朋友。这种期待已在心田,历久弥坚。
山里娃和城里娃不一样。城里娃只管埋头读书,吃喝有家长伺候。山里娃没那福气,除了读书还得帮家长干农活。
山里娃和城里娃也有一样的地方,那就是不管是山里娃还是城里娃,大家总有一种期待。城里娃的期待很单纯考上一所理想的大学。山里娃的期待也很单纯走出大山,变成个城里娃。为了实现自己美好的期待,城里娃在孜孜不倦地努力读书,读书,除了读书还是读书。
较之城里娃,为了实现自己美好的期待,山里娃要付出双倍的努力,因为要走出大山,要变成个城里娃,先要考上一所理想的大学。
很小的时候,这个期待就开始在我心里酝酿、发酵。
往事越“十”年,“牧童”挥鞭。放学后放牛的时候,牛和我都很繁忙。牛忙着吃草,我忙着读书。牛吃草,一副踌躇满志的样子;我读书,一副志在必得的架势。我忘情地读语文,读英语……琅琅的读书声,和着满耳的天籁之音风声、流泉、鸟鸣,在绿意盎然的山坡上回荡。
就在这平淡的牧童生活中,我幼小的心灵一天天地骚动起来。我不甘心就这样在大山里放一辈子牛,更不甘心重走父辈的路,我要走出大山!
“长安米贵,居大不易。”当年,白居易是凭着出类拔萃的才情,才得以在繁华的长安站稳了脚跟,名噪京城。是啊,走出大山,得有真本事才行。
怀着这种期待,我不再犯愁了。书海冲浪,不是一种富有情趣的生活吗?听到老师严厉的批评,不是校正航向的罗盘吗?考试的挫折,不是通往成功的一块基石吗?
就这样,我脚踏实地往前走,我心中的期待不仅越来越清晰,而且离我越来越近了。城里娃,你们等着吧,总有一天,我会和你们一样,成为一个名副其实的城里娃。
山外的世界,你等着吧,总有一天,我会向你走来,走进你的怀抱,融入你的血脉。
因为,总有一种期待,会赋予你无限的生活激情;总有一种期待,会让你在坎坷遍地的路上义无反顾;总有一种期待,会让你穿越重重迷雾,找到属于自己的人生坐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