窗外,那条路上积满了落叶,会想起去年冬天的一切,心中不觉泛起丝丝涟漪。去年冬天,接连几天都在下雪,天空阴暗地厉害,温度也降了下来。远望去:树头上、房顶上、地面上,都已盖上了白毯。那几天,心情格外糟糕。一是因为天太暗,没有阳光;二是因为最近干什么都干不好,很难过。于是便窝在家里不肯出门,让乌云笼罩着自己。这一天,雪终于停了,太阳出来了。阳光洒在树梢上、大地上、人的心里,暖洋洋的。我躲在一个角落了,不让阳光照到我,愁云密布的心里,依然雨雪连绵。爸爸叫我陪他去散步,本不想去的,可经不住爸爸的软磨硬泡,威逼利诱,终是带着许许多多的不情愿陪爸爸去了。一出门,便感觉阳光洒在了身上,照到了心底,呆滞的目光也随着阳光的到来而为之一亮。走在路上,感觉脚下凉凉的,低头看,原来厚厚的白毯已没过了脚面。天依旧寒冷,我不情愿地跟在爸爸身后走着,心里想着赶紧走完回家去。走到路的尽头,我转过身刚想往回走,爸爸却叫住我,让我回头好好看看。我驻足,看着来时的路,映入眼帘是四排又大又长的.脚印,从路的那头,笔直的延伸到这头。“看到了什么?”“一串脚印。”“错,那是人生。”“?”
“不是吗?你看,我们从路的那头走到这头,不是一步一个脚印走来的吗?你想过好这一生,就必须脚踏实地,一步一脚印,一步一痕迹,没有捷径。所以,你必须认真仔细的走好每一步,步步为营走完你的人生!”
“我明白了,爸爸,这几天是我的不对,我会快速振作起来,一步一个脚印走下去!”
“对,这才是爸爸的好孩子!”
从那以后,我努力认真做好每件事,就像爸爸说的那样,一步一个脚印,脚踏实地。每每有急于求成的冲动时,便会想起那条路上从头走到尾的那一串脚印,一颗漂浮的心就又沉了下来。
只因为那条路,我学会了怎样坚持走好自己的人生。
我回头,望去那条水泥路,我与奶奶蹒跚的背影步履,怕是再也回不去了吧。
小时候,我是奶奶带大的。那时候天很蓝,草很绿,一切都是如初。小时候是不太会走路的,便是奶奶教于我。
记得早些孩童时,吃饭后奶奶便带我学走路,在那条黄色水泥路上,我踉跄的走着,奶奶在远处等我,我看到奶奶苍老的话,青苍的发丝,年迈的步伐弓着腰,也直不起来了。孩童学走路,自是蹒跚着的。我左脚右脚很是摇摆,奶奶见到,弓着身子,驼着腰,亦是蹒跚的过来了,她抱起我,拍拍灰,在那条路上拉着我的手,一步一步走着,她右手后背着腰。咧嘴笑的很是开心,即使我们都是步履蹒跚,夕阳西下,我与奶奶的背影久之不去,便让我记在了脑中,也许永不忘却。
再大一些时,我也上了学,奶奶也老得有些走不动了,但也和孩童时一样,弓着腰,驼着背,一步一步蹒跚的在那条路上走着。可满头都花白了,也抱不动我了。那条路去重铺了一次,不变的却是那情怀。
每至我上学时,奶奶都会与我一同去,也许走那条路,牵着手与她一起慢慢走下去。奶奶青丝白发,两手起茧粗糙却又无比温情,放学时走的是那条路的下坡路,坡度大,奶奶有些不稳,叉着背盯着路,一点一点仔细的走下去,那双眼很是疲惫,布满血丝,些许没有睡好,又有点呆若。那刻,我感觉,奶奶真的'老了,我扶着她牵着那粗糙的手,就像小时候她牵着我一样,蹒跚的走下去。夕阳西下,我们的背影一大一小,映照那条路上,那条原先满是我摔倒的痕迹和奶奶一次又一次抱起我的样子,满是我们蹒跚的步履,只是因为那条路,我与奶奶的感情很深很深。
只是因为那条路,将我与奶奶紧密联系在一起,让我在这条路上懂得更多。那条路现在依在,可却变成了钢筋路,但那条路有我与奶奶的点滴。
那条路依在,那路上步履蹒跚的两个人如今只剩下一个人呆呆的望着,再回首时,就真的回不去了啊。
也只是因为那条路。
当年,家还在沈河区,门前那条万寿寺路是我珍贵的回忆。
冬,冬天的万寿寺路是白色的,美。树挂像银发的仙女一样美。我和伙伴在那里玩,谁输了就要站在树下。干什么呢?别的伙伴用脚踢树,踢完赶紧跑,树上的雪“唰”地落下,落在那人头上作为输的惩罚。我也被罚过,那感觉很冷,但是快乐。冬——友谊。
春,沈阳初春还是冷的,我喜欢在街上的拉面店吃上一碗热面。现在我还记得那店主是兰州人,但他普通话讲得很好。春天是万物复苏的季节,生机勃勃,但母亲花粉过敏,自那个春天来,母亲再没送过我上下学。我理解母亲,开始自立,我学会了坐地铁,坐公交,打出租车……春雨是静的,春雨是细的。一天放学,天下着小雨,我没带伞,决定打车回家。车窗上了雾,看外面是模糊的。我用手擦了擦窗户,地面上映着街灯,下过雨的万寿寺路如同镜子,映着天上的星。春——自立。
夏,夏天是热的。很多人都喜欢待在家里,吹着空调,但是越热我越是喜欢往外跑。夏天天长,一直到晚上八点天都不黑。有时,从中午一直玩到晚上七八点。那年还没有手机支付这种东西,所以妈妈会给我拿七八个硬币。她常常让我早些回来,但是我几乎没听进去过。街上的店铺老板全认识我,我几乎去过街上每一家店。万寿寺路的尽头是一家卖小卡片的杂货店。我想起一句而歌词:“走到万寿寺路的尽头,坐在卡片店的门口。”夏——成长。
秋,叶子被秋染成了红色或黄色。门前那棵枫树是最美的.景色。秋风似刀,刮在脸上,痛。母亲过敏症逐渐有了好转。放学,她会去接我,每次,我都会拉着母亲的手,望着天空看夕阳朝着我们在笑。地上,我和母亲的影子都被夕阳拉得好长,一个长影子,一个短影子,一个是母亲的,一个是我的。秋——亲情。
如今我已经不住在万寿寺路,但我经常回去那边看看,洗澡、理发……店主依然认识我,他问我为什么要来这边理发,我说:“只是因为那条路!”那条路是窄的,但是在我印象中永远都是宽的。人生的道路也是如此吧!
成长路上,每个站点,都有风景。只是因为那条路,我才懂得:
有梦便追,何惧?
“耳听得悲声惨,心中如捣,同遇人为什么这样哀嚎?”一袭红帔,一双彩鞋,那点翠头面熠熠生光,几支凤挑随着《锁麟囊》唯美的调儿而光彩流动。那时我还小,哪里知晓这繁复的行头?但那演员的一颦一笑,那精致的妆容却已深深地镌刻进了孩提时代。
可我偏偏是近视眼——从专业的角度来讲,近视眼可以唱京剧——但在学习的过程中,未免会遇到不少的“麻烦”。会不会被所有人恶意嘲笑?会不会少学很多动作?那年深秋,幽阒的小巷中,无情的夕阳下,行走着一个热爱京剧而又纠结的孩子。
“叫梅香你把那好言相告,问那厢因何故痛笑无聊。”脑海中回忆起那红帔,那凤挑。是啊,既然热爱,既然选择,既然懂得,又何必放弃?
学习,很难。稍一疏忽,戏词便会唱混;稍不小心,衣服便会弄乱;稍一大意,台步便会踏错。
大拇指和中指微微捏合,其余三指稍张开。为了兰花指的`柔美,我时常对镜苦练。慢慢地,僵硬的手指有了些许灵性。目光聚焦,眼皮抬起,或跟着绢帕左右移动,或长时间注视着墙上的“定睛物”。为了让眼神更灵活,更坚定,我忍受着眼睛的酸涩,眼皮的打架,只想在学戏的路上再踏上一小步。当老师夸我的眼神更加干净时,我是那样自豪。京剧程派的“脑后音”常常使我这样尚未学成的孩子不知所措,既不能压着气唱,又不能过于明亮,所以,除了唱戏,体育锻炼也成了我的必修课。每完成一句小小的唱词,我都觉得在这条成长之路上迈出了一小步。
“莫不是夫郎难谐女貌?”京胡一响,聚光灯下,我便融入进了时空远处的那个女子,水袖一舞,台下响起从未有过的掌声和喝彩。那一刻,我终于释然。
只是因为追梦这条路,我才知晓:有梦便追,何惧!
在秋天的清晨美极了,田野的雾气笼罩着房屋、森林、庄稼。我走出门外,院里有一棵白杨树,秋天到来树叶就给地面铺上一层厚厚的棉衣。
就在这时妈妈走出门外对我说:“现在你婆婆那里的田地是金光闪闪,硕果累累。”一想现在是秋天,秋天是个丰厚的季节,妈妈说:“不如今天我们一起去婆婆家看风景吧!”我说:“好。”于是我们便收拾一下去外婆家,我们走在乡间的小路上,回味着田野间浓郁的野花香,一会儿功夫,便到了外婆家,看见外婆正在忙碌地收地里的粮食,我们便也开始展开行动,帮外婆收地里的粮食。人多力量大的这句话一点儿也不假,不一会儿地里的粮食已经被收耕完毕了,在外婆家吃完午饭时,在外婆家玩了一会儿,便回家了。再回家的路上妈妈走了一条跟我们来时走的路不一样,这条路给我一种新鲜感,这条路的风景,就像是走到一种梦境一般,于是妈妈便让妈妈停车,我下车在梦境的我是多么的漂亮,多么的风度。
妈妈在督促我赶快回家,我回家时,到了晚上我便又偷偷溜了出来,走向今天走的路,结果走近之后,就感觉这条路像梦境一样,我独自漫步在乡间的这条小路上。
这条小路使我有一种新鲜感,回到家的我,也不一样,当回到学校时,如往常我经常上课说话的我,今天也不说话,下课之后我就觉得不一样,便想着明天看看会怎样,等待明天的来临却和今天的一样,不在玩耍而是认真地学习,晚上时我便又走向那条乡间的`小路,对梦境说谢谢你让我上课不在玩,而是认真地学习,回到学校还是和往常一样,这使我在期中考试达到了好的学习成绩,回到家告诉了妈妈我的成绩居然也不相信,这在往后的成绩中增长很快。
这让我的学习如快的是那条小路,是那条路,我才知道了自己错误,及时改正,是那条路让我的成绩增长速度如此之快。